劳动教育,为儿童的精神成长奠基

2019-12-26 07:23钱建兵
师道(人文) 2019年12期
关键词:智育林斯基苏霍姆

钱建兵

劳动教育已成为国家教育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6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出“五育并举”的要求, “劳”从过去被边缘化的境地,上升到“五育”之一。这无疑起到补偏救弊的作用。

目前,不少学校在落实劳动教育的要求时,主要还是集中在开发劳动课程、加强校园劳动、鼓励学生分担家务等方面。这些当然很有意义,但对“劳动”的理解似乎还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近日重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发现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中,劳动教育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而且其内涵远比我们理解的更为广阔。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劳动与智慧的结合是智力情感的首要的源泉”, “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也就是说,儿童可以通过创造性劳动,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磨砺意志力,提升思维能力,劳动教育是为儿童的精神成长奠基。苏霍姆林斯基的相关思考,或许有助于我们反思当前“智育膨胀”的现象,深化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作为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潜在的生产力的综合实践课程,同智育的发展是协同的。在《给教师的建议》中,为了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苏霍姆林斯基列举了下面几种劳动形式:一是设计和装配各种装备、机械和仪器的活动模型。这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学生在劳动中思考与实践相互转化,相互作用,发展思维能力。二是选择能量和运动的传递、变化方式。这是物理或化学实验,在此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好奇之心。显然,这第二种形式包括了脑力劳动在内。第三是选择材料的加工方法,选择加工用的工具、机械和工艺方法,在此过程中,达到手脑的协调。第四是为生命过程(植物和动物)的正常发展创造环境,管理这种环境。这不是简单的农业和养殖业,而是创造,如进行土壤的改造、新品种的培育等。为此,他们装备了很好的工作室和工作角,为儿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创造性劳动提供广阔的舞台,让儿童“能在劳动中最充分、最鲜明地展示他的天赋才能,并给他带来精神创造性的幸福”。

不难看出,苏氏所列举的几种劳动类型,不是我们以为的简单体力劳动,而是有创造性的、发展智慧的实践性综合课程。难怪他如此坚定地肯定劳动对于智慧发展的积极作用。这种在实践中增长智慧的做法实际上与杜威提倡的“做中学”,在经验中学习是有相同之处的,即强调学习者应在一种“经验的真实情境”中思考“真实的问题”,从学习者的已有经验出发,面临真实的情境,经过观察,产生种种设想,进行推理,并把可行的方法付诸行动,修正、检验想法。

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劳动是教育那些学习困难的儿童的唯一有效的途径。 “儿童在掌握知识上越感困难,在他通往良好学习的道路上遇到的障碍越多,那么尽量设法让他在别的劳动创造的领域里突出自己这一点就越重要。”因为一个人在劳动中显示了自己,就不会变得什么都不关心,不会对学什么都没兴趣,而且会把感兴趣的劳动中的克服困难的力量和志向用在其他领域。

遗憾的是,由于“智育”的无限扩张,劳动教育多年来一直被边缘化。尽管“全面发展”的口号提了很多年,但在很长时间里,无论学校还是家庭,抑或是教育管理部门,其实都把教育的重心放在“智育”上。在应试的大环境下,智育却被简单化为培养在考试中获取高分的能力,为了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与其让孩子动手探究、发现,还不如告诉他答案,这样可节省多少时间。很多家长,认为只要孩子成绩好,会不会劳动、劳不劳动无所谓。物质生活的丰富,使得劳动逐渐从儿童生活中淡化,再加上对智育(应试)的高度重视,致使劳动教育失去了在教育中应有的地位。家长关注得不够,而学校也没有足够的重视。在小学,很多孩子连教室的地板都扫不干净是个不争的事实。而学校里那仅有的一点儿劳动教育也已经变了味。比如值日,原本是儿童所剩不多的劳动机会之一,在很多学校,却变成了学生不得不完成的一项任务,成为他们身心上的负担。当劳动成为一种负担后,虽然儿童仍很出力地劳动,但他只是为了尽快地摆脱它,或者得到老师的奖赏,并不是出于一种集体生活的责任需要,也就无谈生命成长内在的主动需求了。

更令人担忧的是,社会中流行的一种错误的价值观,影响着学校教育中的劳动教育观。曾经,劳动最光荣。而现在,学生犯错,很多教师却喜欢让他们接受“劳动改造”:学生没做作业或违反学校纪律,就罚扫地;扫地不干净被扣分,就继续罚扫;甚至于按学习成绩的好差安排劳动任务的轻重……家长也常常这样训孩子:不好好学习以后就只能回家种地。这就向学生暗示:劳动是有尊卑贵贱之分的,体力劳动是不体面的工作,参加体力劳动没有尊严。这些观念和做法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暗示了一种扭曲的劳动价值观,腐蚀着儿童本身善良的人格,直接影响他们今后的择业观,直接影响到他们心灵的成长,人格的发展。

实际上,很多教育界人士也认同创造性的劳动对于学生智慧和心性发展的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却不让这些综合课程义正言辞地进入正常的教育活动,这种做法背后折射出的是当前教育的短视。殊不知,即便是名副其实的 “智育”,致力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也不能缺少“在真实的情境中亲自动手”这一环节。因为,缺少了产生问题的真实情境,缺少了动手探究的过程,儿童的问题意识就得不到培养,求知的欲望会慢慢萎缩,思维能力也得不到生长。人的发展是生命整体的提高,整体有内在的联系,作为完整的生命被机械地分割成各部分后,企图每一部分得到很好的发展是不可能的。在创造性的劳动中,学生能感受到一种挑战、一种智力付出后成功的心理满足,这是智力发展的强劲动力,长此以往,就能形成对劳动、对学习的热爱,这又是更高的境界。

在应试仍旧占据主导的背景下,想要以“创造性劳动”促进真实的智育,恐怕暂时不能奢望,但劳动也关乎人心,我们至少可以让孩子在劳动中形成良好的品行。教育中,没有劳动的参与,其他的方法、手段将在很大程度上丧失其意义。一个人在童年、少年时代对劳动的体验是极其宝贵的,那种对劳动的鄙薄与忽视将在其成年之后成为冷漠、懒惰、不思进取甚至走上歧路的根源。很多失败的教育追根溯源都是漠视劳动教育的结果。劳动培育了人坚韧与勇敢的心灵。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犹如犁铧因天天耕地会脱锈而光洁如镜,人的心灵也会由于劳动,克服困难,勇敢地对待失败,不为成绩所迷惑而闪闪发光。

猜你喜欢
智育林斯基苏霍姆
科技创新 智育未来
非遗剪纸绘梦想,厚德启智育新人
武术,是一生的修行
“冰人”杀手:残忍杀害200多人,家人一无所知
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做教师
他为什么令人敬仰
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让教育更美好
特雷林斯基版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本事(二)
特雷林斯基版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本事(三)
O.B.苏霍姆林斯卡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