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萍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太仓 215400)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了政治、经济的各个方面。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全国性的英语等级考试,也反映出了社会发展的趋势,考试内容对中国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职英语教学不仅要教学生利用好英语这个语言工具,更要在教学中传播文化知识,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
目前高职院校选取的教材内容比较专业,但是基本上都是以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为主。部分教材有外籍教师参与编写,教材内容主要是来自于从英美等国的著作、文章或新闻摘要等,或是外籍作者编写,具有鲜明的西方特色。例如,很多院校都开设商务英语课程,而这门课的教材大部分高校选用的都是经济科学出版社的《新编剑桥商务英语初、中、高级》,教材内容涉及英美等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习原汁原味的英语,了解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在一些教材中,背景知识、案例分析、文章阅读理解大多是和英美国家有关,不管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的教材,都过于重视英文原版教材、材料,几乎没有中国文化的身影。教材中体现出来的都是西方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教学案例应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另外还应具备本土性,这样对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才有帮助。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进行了大力改革,在课堂教学中会运用大量的模拟情景教学、案例教学。但是案例教学是结合教学项目主题开展的,教学内容虽然丰富多彩,但是也是大多以英语国家为背景。教学案例具有典型性,但是不具备普遍性,可能只适用于西方国家,但不是放之四海而皆通。例如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强,很多外国企业也为国人所熟知,在讲解广告、品牌等项目内容时,教师往往会选择知名度比较高的外国企业,而忽略了中国企业。教学案例不够本土化,导致学生对国外企业了解甚多,而对中国企业知之甚少。教师选取的案例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脱节,也是导致学生在英语文化交流中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
课后拓展学习是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教师会给学生布置任务,以此来巩固知识、充实并增加学生的学习内容。教师会以不同的方式来发布任务,完成任务的形式也较多。但是为了让学生尽快了解国外的知识文化,拓展学习的内容也是以英美的电影、新闻、文章等为主。比如很多教师推荐学生观看奥斯卡获奖电影,看美剧,听VOA、BBC的新闻,阅读国外名著等。学生在完成任务时,也往往会选择以西方国家为例。课后拓展学习的目的是要让学生走到社会中去,走到生活中去。但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接触的都是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内容,学习内容不全面,会使他们在接触实际问题时,无法将实际问题抽象成知识模型,进而解决问题,最后无法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翻译可以说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2013年大学英语考试改革后,翻译的考试方式与之前截然不同。首先,翻译部分由原来的单句翻译转变为段落翻译,四级翻译段落有140-160个汉字,六级有180-200个汉字,翻译长度的增加给广大考生增加了一定难度。其次,最显著的特点是翻译内容转变成以中国文化传统为主。中国节日、历史事件、经济文化、旅游活动、社会发展这些学生有点熟悉又有点陌生的内容呈现在试卷上。中国结、手工艺人、团聚、祈求好运、辟邪、帝王、园林景观、皇室成员、微缩景观、假山、水墨画等,这些单词考生都是耳熟能详,但是在翻译时却无从下手。
早在2000年南京大学的从丛教授就指出中国的英语教学存在着“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他认为交流是双向的,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同样重要,不应存在片面性。在注重实践的高职英语教学中,也应加强学生中国文化的熏陶,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开展国际文化交流。
大部分英语教材较为成熟,选取的内容也和工作案例密切相关,如果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些中国元素,更有助于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如在设置关于品牌的章节时,可以列举麦当劳和兰州牛肉拉面,一方面介绍麦当劳代表的快乐文化,以及美国快餐业的8个“F”:fast(快),filling(饱),fresh(新鲜),fried(油炸),family(家族式),Fordism(福特主义),fantasy(浪漫感),franchising(特许经营)代表的美国及西方文化。同时,也介绍兰州牛肉拉面代表的原汉族饮食文化和西域饮食文化相结合的中国传统面食文化,以及相关的中国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学生在学习时可以一举双得,既了解了西方文化,又能对中国文化加深了解。另外一方面,通过对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学生能够较好地处理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所导致的问题,在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时也能得心应手。另外也要增加中国文化相关的英语表达,如京剧、剪纸、灯笼、端午节等方面的字、词、句等,将本土文化教学内容加入教材,这样学生才能学会用英语表达出本土文化。
中国的改革开放进一步扩大后,对外语人才,尤其是对于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的呼声越来越高。新时代社会的变革、就业的压力、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都迫切要求大学生必须拓展国际视野,加强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案例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高职的英语教学中,一方面要将英语世界的物质文化、制度习俗文化等方面的案例引入教学,同时也应引导学生将其与相关中国文化案例进行比较研究,激发学生兴趣,并学习优秀的中国传统。如在讲解西方节日,如情人节时,可以将中国的七夕节融入课堂教学。通过情景模拟中国的历史及人物,编辑故事,进行情景表演,既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使学生从生动的案例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在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的考试题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能看懂意思,但是却不知如何准确地翻译,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学生在教学中接触太少。只有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身临其境”一回,才能使学生学以致用,在运用英语时有词可表达,有句可交流。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做到教学案例本土化,更容易将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心理认知结合起来,增强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是否具有实效性,教学案例的选择和使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学案例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课后拓展学习是形成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渐进和升华的过程,目的是拓宽学生的学习方式、内容和方法。课后巩固练习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首先,在高职英语的课后实践环节中,应增加中国文化知识方面的阅读材料,这样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的能力。如观看英文视频时,可以选择CCTV英语频道,这样学生既可以学习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又能了解国际、国内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等。在选择阅读材料时,也可以将英文版的中国名著纳入学习计划中。其次,在社会实践中,鼓励学生寻找外国人作为合作对象或调查对象,让中西文化发生碰撞,引导学生关注本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异同,树立起全球意识,并提升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再次,为学生创造具有中国风的外语能力展示环境。如举办英语读书会,让学生阅读中国书籍,然后以英语的形式表达出来。只有在非常熟悉母语文化的情境下,学生才能够自如地运用英语来进行跨文化的交流活动,从而有效地避免沟通障碍。
当今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要求学生能够具有兼容并包、兼收并蓄的文化世界观。高职院校是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基地之一,中国文化的教学与西方文化的教学同样重要。高职的英语教学不再是简单的教学生听英语、说英语,更重要的是用英语将中国,尤其是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应将中国文化渗透进去,注重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为学生走向世界奠定基础,让学生真正成为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承者,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