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岳丰, 李剑富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 330000)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提出了精准扶贫思想,强调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改变传统“大水漫灌”式的粗放型扶贫模式。高校贫困学生资助是教育扶贫的重要方面, 2017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显示,政府、高校及社会设立的各项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共资助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生4275.69万人次,资助资金1050.74亿元[1]。高校应该合理利用资助经费,贯彻"精准扶贫"的理念,采取差别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进行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确保每一位高校贫困生都可以获得有效的帮扶。同时在资助过程中加强德育教育,更好地实现资助育人的目标。
随着国家对贫困学生资助力度的加大,受助学生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这对于资助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是对贫困生群体进行精准的识别,这是开展学生资助工作的基础。其次是资助过程的精准性,主要分为三个层面,一是简单的物质层面的资助,保障贫困学生的基本生活需求,确保学生不会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实现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均等。二是精神层面的帮扶,在资助过程中注重人文关怀,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帮扶。三是能力层面的培养,通过强化贫困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在进行资助工作时,不仅要保障学生的基本生活需求,更要充分的将育人融入资助过程,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引导,采取多样化的帮扶手段,切实将育人工作落到实处。
公平和效率是人类社会发展追求的永恒主题,古人云,“不患寡而患不均”,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对高校贫困生进行资助可以充分体现教育资源在分配过程中的有效性,缩小不同社会群体在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差距,确保每位学生可以享受到同等的社会教育资源,也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给予贫困学生实现阶级流动的机会,有力地缩小社会上的贫富差距[2]。由于生活环境的差异,在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上,贫困学生获得投入的资本远少于普通学生,贫困学生更难获得学业和工作上的成功。教育帮扶措施,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开展相应的能力提升项目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可以帮助受资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参与社会竞争。
高校开展育人的活动形式多样,但对于特殊的贫困生群体而言,资助育人的效果更为显著,既满足了贫困学生基本的物质需求,又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资助文化环境进行道德浸润[3]。在高校贫困生的精准帮扶过程中可以充分了解受资助学生的需求特点,针对性的给予指导和帮助,有效的改变传统“大水漫灌式”的资助模式,提高资金利用的效率,满足受资助学生的实际需要。精准帮扶的重点在精准二字上,要求高校学生资助部门在开展工作上,避免简单粗暴地“一刀切”,把资助当成简单的事务性工作,而是要分层次、多元化的采取差别的帮扶手段,例如,对有学业深造需求的学生优化课程安排,在学习资源上予以满足,而对于有就业创业需求的学生,则针对性的开展就业指导,强化职业素质,达到“因人施助”的效果,把每一个受助个体看作发展的主体,不断细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精准帮扶,可以大大提高有效资助资金的使用效率,达到"应助尽助"的资助目标,增强贫困学生的获得感,让学生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帮助学生树立励志报国的理想志向。
任何事物都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我国的资助体系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优化,从最开始简单的“济困”特征到现在的“育人”导向,资助体系与时俱进,不断深化内涵。建国初期,我国的资助体系建设效仿苏联的资助模式,采取“免费+人民助学金”的方式,而随着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兴起,高校贫困生资助也经历了从“无偿资助”向“有偿资助”的转换。国家设立国家励志奖学金,体现了“扶困”与“奖优”并重,鼓励贫困学生积极进取,凸显出对贫困学生进行资助也是一种社会投资,也显示出了提高助学金利用效率的重要性。资助工作的本质在于育人,是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切资助活动的开展都要实现育人的价值旨归[4]。给予贫困生基本的物质保障的保障型资助体系仅仅满足了“济困”的功能,但育人的作用却远远没有发挥出来。通过激发学生自身的动力,实现“解困——自助——助人”的资助模式,实现资助体系的优化升级,充分体现资助育人的效果,这也是资助体系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校贫困生群体的产生原因具有复杂性,每个家庭都有各自独特的致贫原因,但国家的政策导向、区域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体制的弊端等是造成贫困生群体产生的深层次社会因素,对贫困生进行合理的资助是政府应尽的职责。将物质资助与育人活动相结合充分体现了高校的育人本质,使得贫困生可以获得同等的发展机会。精准育人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区别于传统的“撒胡椒面”式的资助形式,精准资助更加强调差别的对待不同贫困程度的学生,将每一位贫困学生都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根据他们成长成才的需求针对性的采取帮扶手段,更加注重受助学生的心理感受。对贫困生个体差别化对待是进行精准帮扶的前提,这种差异化不是指突出贫困学生与普通学生的差别,而是指在进行帮扶的过程中,重视资助手段的多元化和资助方式的人性化,满足学生渴望受到尊重的心理,资助方式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差异化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受助学生群体的差异性,高校招生一般面向全国各省市,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成长于不同的家庭背景,需要满足的需求也具有多样性。二是资助手段的差异性,精准化资助育人要求资助手段多元化,形成具有多种资助手段的“资助包”,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合适的资助方式,差异性的资助方式充分考虑了学生不同层次的受助需求[5]。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在满足了较低层次的需求以后,人们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充分表明了人的需求具有多样性。高校的贫困生群体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他们不仅仅具有基本物质生活的满足,同时也追求自身存在的价值,迫切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世界的认可。为贫困生构建基本的生活保障仅仅满足了他们的基本需求,资助工作应该更加关注深层次的需求,采取多种资助方式,构建完善的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体系,在做好物质生活保障的前提下,让贫困生群体和普通的学生群体一样可以得到更深层次的需求满足。
精准育人对于资助工作的规范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含了规范认定贫困生群体、资助过程的规范化管理、按照规章制度落实责任人等方面,规范性彰显了资助育人活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资助人员进行规范管理,强化资助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更好的服务贫困学生。对资助金额进行规范管理,明确资金的流向,提高资助资金的使用效率,将资助资金用在“刀刃上”。对资助过程进行规范管理,避免贫困生评选过程中的暗箱操作,确保公开公正透明。强化资助管理制度的约束性,确保资助措施可以覆盖到每一位贫困学生,才能形成精准育人的长效机制,保障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正常开展。
党和政府一直重视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工作,明确提出“不让一名同学因家庭困难而辍学”的目标。历经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学生资助体系帮助成千上万的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学生资助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学生资助工作也出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制约了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效果。
高校对贫困生进行精准的识别是做好精准育人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当前贫困生认定是将由学生填写的家庭情况调查表及当地民政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作为贫困生认定的有效材料。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了很多问题,极大的影响了认定的公平性[6]。首先,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标准不同,缺乏可以衡量贫困程度的统一标准,造成了有些经济并不贫困的同学获得的资助力度大于更加需要帮助的同学,引起同学们对资助工作科学性的质疑。其次,有些处于真正贫困状态的学生会由于强烈的自尊心和自卑感不愿意申请贫困资格认定。很多生活并不贫困的学生为了获得额外的贫困补助,开具虚假的贫困证明,造成了资助资源的浪费。受制于认定程序的复杂性和实际认定工作的成本,负责学生资助工作的班主任或辅导员很难有效的核实材料的真实性。学生家庭所在地的相关机构在开具贫困证明时不够严谨,所开具的贫困证明缺乏公信力。这些在高校贫困生认定过程中存在的实施问题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实施。
很多高校开展贫困生资助的形式比较简单,注重“输血式”资助,将资助的重点放在了对学生学费的减免和基本生活的补助,直接将资助资金发放给受助学生。这种资助方式可以有效的保障学生的基本生活需要,但却忽略了学生自身的发展需求,很容易使学生产生不劳而获的心理。部分学生在接受了资助之后,不是将资金用于提升自身综合能力上,而是把这笔资金当成一种额外的收获,进行攀比性消费或者大吃大喝,在学生群体中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违背了学生资助政策的出发点。在评选贫困生的过程中,有的高校让贫困生当众陈述自己的家庭状况,让同学投票选择应该受助的对象,家庭困难学生认定变成了“比惨”过程,打击了贫困学生的自尊心。在物质方面的匮乏使得贫困生的心理更加的敏感脆弱,在这种缺乏人文关怀的评比中,学生被看作成“弱势群体”,影响了学生在社交和学习上的积极性。
很多高校对于学生资助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独立的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受制于编制数额和资金,学校资助工作人员数量严重不足,很多学校的学生资助工作都是由辅导员或学生干部来兼职,这些从业人员没有经过系统化的培训,而且工作中的其他事物繁多,并没有足够的精力来处理学生的资助事宜,直接影响了学生资助工作顺利开展。对贫困生的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根据变化及时做出调整,还要兼顾学生在受资助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做到及时的指导和教育,而资助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是资助人员和受助学生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资助人员扮演的角色仅仅是将资助金额发放到学生手里,资助工作者和被资助学生形成一种不对等的关系,受助学生感受不到党和国家对于他们成长的关怀,使得资助效果大打折扣。
很多高校并没有将资助过程看成是学校育人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忽略了受资助学生在接受资助过程中的感知,对于资助育人的效果缺乏有效的追踪和评估,依然停留在上行下效的传统资助方式上,侧重于资助资源自上而下的单向流动。在制定相应的资助计划和项目时,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尽管部分院校已经开展了针对贫困生群体的能力提升计划,但忽略了收集被资助者对于资助效果的反馈,资助工作者与被资助者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对于贫困生进入社会以后实际的生活状况缺乏了解,资助过程存在短效性和片面性。
对于贫困生资格的认定,一直是比较复杂的过程,很难做到绝对的公平,但是通过有效的评定手段和科学的评定程序,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公平的现象。贫困生资格的认定要用定量和定性两个指标[8]。定量指标是指综合考虑导致高校贫困生现象的各种因素,对每种因素进行赋值,按照所占权重计算,获得最终结果,作为衡量指标,并通过学生校园卡消费来综合衡量学生的消费水平,利用大数据平台对每位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学生真实的消费水平。定性指标则是根据学生自己提交的贫困申请,在班级进行民主评议,广泛听从大家的意见进行评选。高校资助人员也要对申请贫困生资格的同学进行走访,通过访谈的形式了解学生家庭的实际状况。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综合起来进行考虑,确保认定过程的公正透明,将信息及时公开,并接受学生的监督。
在对学生资助的方式上,可以借鉴欧美国家的成熟做法,将单一的资助方式转化为包含多种资助方式的资助包,为每一个学生进行量身定制。比如,对于生活极端贫困的同学,可以采取学费减免、勤工助学、申请助学金以及社会爱心捐助等一套资助方案,而生活比较贫困的学生则采取助学贷款和助学金的组合方式,不能千篇一律的对学生进行资助。而且贫困生的资助不能仅仅满足于简单的物质帮助,还应该帮助贫困学生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包括沟通协商能力、创新能力、谈判协商的能力等,对于创新创业和出国交流等项目,也需要适当向贫困生倾斜。做到“授人以渔”,帮助贫困学生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才是彻底摆脱自身乃至家庭贫困的正确方法。
高校应设立独立运行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适当增加人员编制。聘请具有相关专业背景或工作经验的老师作为专职负责人员,在上岗前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知识能力和服务水平。资助中心的管理人员也要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包括基本的办公能力、统计和分析软件使用能力、利用大数据平台的能力,加强自身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促进学生资助工作的理论研究,不断进行创新,修改完善资助工作制度,运用信息技术不断提高资助的精准化和科学化。资助人员要与贫困学生开展平等的对话,学会换位思考,考虑到贫困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在服务的过程中做到耐心、仔细,进行平等的交流,资助过程更加人性化,保持良好的服务态度,对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加强心理引导,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扰,把党和政府的关心送到受资助学生心中。
学生资助档案的管理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进有出,很多突发事件的发生会显著改变学生的家庭状况。对于学生经济状态的认定不应该是一劳永逸,而是做到动态追踪,将资助发放到真正需要的同学手里。对于学生受助后的反馈也要认真收集,包括学生受助后的感受、在资助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资助的力度等等,有效的反馈可以帮助资助管理人员改进自己的工作,加强自身的反思和总结,并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8]。高校学生资助应该重视资助的全过程,从新生入校到学生毕业,实现全过程的资助育人,对于贫困学生毕业的发展状况也要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了解,清楚学校资助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实际作用,不断优化学生资助体系,切实达到资助育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