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

2019-12-26 21:54易培强
武陵学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诚信道德

易培强

(湖南师范大学 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当代中国教育的重大使命,是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样的时代新人,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胸怀远大理想抱负,一心向上向善,充满昂扬的奋斗精神,也就是要具备健全的人格和优良的品德。思想道德素质是成人成才的根基,立德树人是教育首要的核心的任务,而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此具有关键作用。

上好思政课,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前提下,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滋养,增强对立德树人重要意义的认识,弄清楚和阐释好若干基本道德元素的意蕴,借鉴古人以文化人和自我修为的精气与有效方法。

一、察知重德修德的中华传统精神,加深对立德树人重要意义的认识

注重德治,强调立德修德,是中国社会的重要传统。

远古先王和政治家的重德思想,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多有体现。《尚书·尧典》提到尧以“克明俊德”,达到“百姓昭明”“协和万邦”①的目的。《尚书·大禹谟》记述了大禹的治国之道:“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周从殷灭亡的教训中察觉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尚书·蔡仲之命》)提出“德配天命”,以是否有德作为天命神授与否的依据,强调敬德保民,深得人心。《尚书·君陈》曰:“昔周公师保万民,民怀其德。”

春秋战国时期诸多杰出思想家力倡德文化。儒家始祖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论语·为政》),还将“崇德”(《论语·颜渊》)作为君子人格的核心。他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论语·里仁》)“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意思是说:君子怀德、追求德;君子之风是德风不是草风,小人所追求的草风必定会偃息。孔子的弟子曾子也强调:“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君子先慎乎德。”(《大学》)孟子也十分推崇孔子所提出的“为政以德”的思想。他在回答其弟子公孙丑如何理政的问题时,引用孔子之言:“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孟子·公孙丑上》)这是借用孔子的话,说明德政对人影响的速度比通过驿站传达政令还要快。孟子还提出“贵德而尊士”(《孟子·公孙丑上》)“辅世长民莫如德”(《孟子·公孙丑下》),强调要重德。

老子立足于道而论德,强调“尊道而贵德”(《老子·五十一章》)、“重积德”(《老子·五十九章》)②。老子称其所提倡的德为“孔德”(《老子·二十一章》)、“恒德”(《老子·二十八章》)、“玄德”(《老子·五十一章》)。“孔德”即大德,“恒德”意谓德行之全面,“玄德”说的是德之深远,总的是指道德的高境界。《老子·二十一章》有言:“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意思是说:具有大德的人,总是要求自己行事必须符合大道,也就是惟有德之人才能行大道。从行道离不开德的理念出发,老子主张要使道德推而广之。他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老子·五十四章)这是说要使道德从个人推行到家庭,从家庭推行到乡里,以至邦国、天下,使之泽润的地区越来越广、信奉的人越来越多,以显示其强大力量。

先贤们立足于人之根本在于德的认知,十分注重道德教化与养成。《大学》对此讲得最为明白。其开篇即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说的是:大学的使命在于彰显人光明的德行,亲爱人民,使其德行达到最美善的境界。孔孟之后的儒学大师荀子也非常看重道德操守,他说:“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1]8意即有德操就有定力,有定力才能应对各种事变,于是就能成为君子。因此,他认为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道德操守,而“学不可以已”(“已”意终止——引者注)[1]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1]3。

春秋战国以后,注重德治和立德修德的传统得到各个时期卓有功绩的政治家思想家的传承和弘扬。这里只例举略述。西汉大儒董仲舒十分赞赏古帝的德业:“尧兢兢日行其道,而舜业业日致其孝,善积而名显,德章而自尊。”[2]293他在上武帝对策中力主行德政:“德者,君之所以养也。”“古者修教训之官,务以德善化民。”[2]291唐朝名臣魏徵上太宗疏称:“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2]529-530强调德是国之本。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强调的也是要“知德”“尊德”。“德主天下之善”[3]219,因而必须尊德。“不尊德性,则学问从而不道”[3]141,意即不尊德性,就不能通过闻见顺大道而行。所谓“大德敦化”[3]79“小德川流”,就是指德既厚实又可化,有如河川渊泉之长流。明朝理学家王守仁(王阳明)倡导“致良知”。他所说的“良知”,指“随时知是知非”的道德认知和判断能力。“致良知”,也就是不断地向至善的道德本体的复归,以达到极致。清初三大儒之一的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引述了《五代史·冯道传论》所言:“‘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2]747强调士大夫尤其是为官者要重操守。

重德和立德修德,是古老的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仍然能得以长期延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近代以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使命。全国各民族经过一个半世纪多的共同艰苦努力,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了近一百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再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目前正朝着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大步前进。在这一历史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诸如家国情怀、团结精神、高远志向、奋斗意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在此基础上基本实现现代化,再进一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历史使命摆到了我们面前。新时代既展示出无限光明的前景,也意味着要面对更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和多重复杂的矛盾风险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赓续和发扬光大中华传统美德与伟大的民族精神。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在现时代,市场经济日益向深广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也更多样和精致;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突破时空限制,更趋广泛和频繁;信息传递速度空前加快,虚拟化趋势(虚实不对应的信息交流等)也愈益加强……所有这些,在释放正能量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负面效应:无节制的利欲和物欲挑战人们的正义良知,利益诱惑和利益陷阱引发一些缺德失德行为,虚拟的不对称的信息传播给一些人制造骗局提供了条件和手段,等等。这表明,重德和立德修德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弥足珍贵,应持久传承弘扬,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弃。

倡行立德修德,要特别重视青少年的道德教化养成。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与未来在青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靠一代又一代青年的接续奋斗。这就要求学校教育要履行好立德树人的圣神职责,在思政课和其他课程教学中引导青少年昭明美好的德性,完善自己的人格。

二、吸纳和利用好中华传统美德资源,充实拓展思政教育内涵

中华传统文化包涵着丰富的道德资源,对之进行开掘、提炼、吸纳,有助于拓展和充实思想道德教育内涵。

中华传统美德到底有哪些?对此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据作为“上古史书”的《尚书》记载,皋陶提出“行有九德”(《尚书·皋陶谟》)。“九德”指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法家始祖管子,曾将礼、义、廉、耻称为国之“四维”(“维”系纲纪、伦常之意——引者注),强调“四维不张,国乃灭亡”[2]66。孔孟关于德的提法有: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恭、宽、信、敏、惠。西汉董仲舒,秉承先贤的思想,将仁、义、礼、智、信称为“五常”。宋朝有“八德”之说,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称为八德。以上各种说法,对德的内涵所持见解虽不尽相同,但它们对最主要或最重要的道德元素的选取和强调,是基本一致的。笔者认为,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思政教育从内容上来看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摄取和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一)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爱国主义精神植根于中国人民心中。历代志士仁人以至普通百姓都懂得一个道理: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和国任何时候都不可分割。因此,既要爱家,也要爱国。爱国,维护国家安宁,也就是为每个家庭谋福祉。而“民惟邦本”(《尚书·五子之歌》),爱国就要心系人民,爱国主义精神与人民情怀是一致的。于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成为各民族各阶层人民普遍崇尚的精神品格。在历史长河中,我国涌现了不少为国为民而抛却私利、不顾安危的仁人志士,他们的事迹为后世广为传颂。其典型代表有战国时代的屈原,为求“美政”上下求索,九死不悔,最后抱石沉于汨罗江;有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为国之复兴奋不顾身,鞠躯尽瘁、死而后已;有宋朝的岳飞,为抗金兵,精忠报国;有南宋的文天祥,为抵御外侮,临危不惧,坚贞不屈,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壮语。到了近代,国家积贫积弱,屡遭外敌入侵,一些有识之士为了国家的前途命运奋起抗争,视死如归。19世纪中期,林则徐虎门销烟,抗击来犯的英国侵略者,却反遭诬陷,被发配到遥远的新疆伊犁,于古城西安与妻告别时,道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铮言。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宁死不屈,刑前还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壮烈诗句。1911年4月,辛亥革命广州起义失败,被俘的林觉民以“为天下谋永福”的信念,从容就义。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更有一批又一批革命者,为国为民英勇奋斗,不怕流血牺牲。

爱国主义是一种永恒的强大精神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4]中华各民族的团结统一,靠根植于爱国主义中的共同精神追求来维系;在华夏大地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靠爱国主义激发出的强大精神力量来推动。基于此,培养造就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引导他们“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5]。

(二)敬业乐群

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倡导和践履敬业乐群精神。敬业乐群,意谓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忠于职守,以勤勉严谨、精益求精的态度做好每一件事,以利于他人和造福社会。这在先秦的墨子身上体现得最突出。墨子深谙财富由劳动创造的道理,认为“下强从事,则财用足矣”,“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6]。他十分看重普通劳动者,主张“虽在农和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7]。

敬业,要有崇高的志向和踏实肯干的勤奋精神。周王朝在总结成就王业的经验时,指出“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尚书·周官》),意思是:伟大的功绩建立于远大志向之上;伟大事业的完成来自勤奋劳动。立志是成就一切功业的前提。正如王阳明所言:“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志既立,还要笃行,即矢志不渝,恪尽职守,勤勉不怠;也就是说做事要专一、踏实,不怕困难。正如老子所言:“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六十三章》)宋儒朱熹也提倡,敬就是“教人随事专一敬畏,不放逸耳”。

要把事情做好,真正有益于他人和社会,除了勤奋,还要业精。先秦古籍中重要的科技著作《考工记》提到,百工的职能是:“审曲面执以饬五材,以辨(辨通办——引者注)民器”[8]11,而“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8]12。说的是,百工审察、整治各种原材料的曲、直、方、平及阴阳两面不同形状,以备办民用器具,而能否制造出好的物件,除必要的自然条件外,关键取决于材料是否合格和技艺是否精巧。这里强调的是要做到敬业必须技精艺高,而达至技精艺高又离不开勤奋。正如唐朝韩愈在《进学解》中所言:“业精于勤,荒于嬉。”

在新世纪新阶段,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敬业乐群精神,对推进各项事业发展,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至关重要。发展各项事业、建设伟大工程、实现伟大目标,离不开各行各业广大劳动者坚守岗位,做好各自的工作。这支劳动大军,要有为参与和推进伟大事业的高远志向和乐于奉献的精神,要有进行创业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要有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勤奋精神,要有不断学习新知、锤炼本领的精业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使命最终要落到一代又一代青年身上。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立志为实现强国目标,增进人民福祉而不懈努力,担当时代责任,胸怀全局、立足本职,走好每一步、做好每件事。青年学生要抓住学以成人的黄金时期,努力提高内在素质,掌握科学技术,练就过硬本领,为投身服务国家和人民的事业作好充分准备。

(三)诚实守信

讲诚信,是中华传统美德。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将诚实守信当作为人处世必须遵循的准则,强调诚信是立国立人之本。《尚书》记载了尧舜禹汤等恪守诚信的言行,如《尚书·汤誓》中有“尔无不信,朕不食言”之语。春秋战国时期业绩卓著的政治家思想家无不看重诚信,这在《春秋左传》中多有记载。先秦诸子多有关于诚信的论说。法家的先行者管子说:“先王贵诚信。”“信之者,仁也。”③孔子视“主忠信”(《论语·颜渊》)为崇德,强调“为仁”必讲“信”(《论语·阳货》)。孟子将诚信提到天道的高度:“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孟子还将“朋友有信”列入“五伦”。荀子则从君子修为的视角论述诚信的重要:“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1]21老子最早以道论信,认为人而有信必因其行事合道,强调“言善信”。庄子则提出:“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④(《庄子·渔父》)春秋战国之后,历朝历代的贤明君主和有识之士,也十分注重传承、践履诚信的理念和精神。

先贤们认为诚信对于治国、立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治国来说,诚信是“为国之基”“政事之本”。治国之要在于政令畅通,这就要求执政者讲诚信。为政要兼听纳言,善于选贤任能,而这只有具备尊贤重士的诚心才能做到。从君民关系来说,“不诚则不能化万民”[1]21,“信,所以不欺其民也”[9]。对民众欺诈,如随意加征税赋,就不能取信于民。善于处理与他国的关系,是国治的一个重要方面。管子提出,“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管子·枢言》)意思是说:诚信是连接天下各国的纽带。所谓“讲信修睦”,就是说在与他国交往中要守信用,尚辞让,去争夺,以建立起友好的睦邻关系。诚信也是立身之本或首要条件。人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人与人交往,要观其是否讲诚信。如果不守承诺,经常失信,就得不到信用,也就难以行事;而讲诚信,则能赢得信誉满满,终致事业有成。诚信对维护整个社会的安宁也至关重要。“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老子·三十八章),因此,要力倡“忠信笃敬,上下同之”(《春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传》)的天道。

先贤们还就诚信品德如何养成的问题提出了精辟见解。诚实守信就是无妄无欺。为人首要的是要真实,也就是庄子所说的“精诚之至”,从而能动人。这就要“从不妄语始”。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说到做到。“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子“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而“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礼记·杂记下》)。对一个人的评判,要“以言察行”,听其言,观其行。因此,要做到守信,就要慎言,少说多做,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欲讷”(“讷”是迟钝的意思——引者注)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而现实中往往是“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八十一章》)。所以,必须提防一些人“巧言乱德”,用漂亮话来掩饰其诡诈行为。

历史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但诚信作为社会纽带的功能决不会消减。当代经济社会变化迅速,特别是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网络世界的兴起,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利益关系和人际关系愈趋广泛、多重和复杂,因此,更需要诚信精神与诚信规则予以协调和规范。我们必须看到,当前我国社会现实中存在不容忽视的诚信缺失甚至某种程度的诚信危机。因此,亟需在全社会大力传承弘扬诚信精神,使诚实守信、忠实无妄、践诺履约、责任担当成为人人遵循的道德风尚和行为准则。诚信精神要从小培养。各级各类学校在思政课和其他课程中,要教育学生讲诚信的道理,引导他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自觉养成诚实做人、踏实做事、不失言、不说谎的好品德好习惯。

(四)友善待人

在与他人交往中持何种态度,体现着人的品格风范。在这方面,待人友善的传统美德影响深广。古人提出“上善似水”(《老子·八章》)、“恒善救人”(《老子·二十七章》)、“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孝老爱亲”“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等等,都讲的是要友善待人。待人友善,一要做到我好你也好,惟愿他人好。这就是所谓“君子成人之美”(《论语·颜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二要乐于助人,特别是对于弱者、不幸者要慷慨伸出援手,“扶贫济困”“利济苍生”;三要严于责己、宽于待人。《尚书·伊训》有言:“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也有“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的话,说的是对别人不能求全责备,对自己要严格要求。即使遇到不公正对待,也要“以直报怨”(《论语·宪问》)。如何待人忖度出人的心态。要做到友善待人,就要有一颗慈善之心、怜悯之心、宽恕之心,也就是孟子所说的“不忍人之心”和“恻隐之心”,而最根本的是要心怀仁爱即大爱。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凡天下疲癃残疾惸(“惸”同茕,指无兄弟、孤独——引者注)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3]316

今天,友善被列为个人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意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助人为乐精神,树立公益理念,热心给他人送温暖、解难题,积极培养和构建尊老爱幼、家庭和睦、邻里团结、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引导人们养成谦让、宽容的品格。善心要及早修练。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培养孩子的友善精神作为重要课题,教育引导学生参与做身边好事的志愿服务活动,从做好尊敬父母、尊敬老师、关心同学的点滴小事中学会友善待人。

(五)崇尚节俭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瑰宝的节俭思想,内涵十分丰富。节俭不仅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生产与消费关系的重要原则和治国之道,而且是立身不可或缺的品质。老子将崇俭作为其三宝之一。在孔子那里,俭也是“温、良、恭、俭、让”五大德行之一。

先贤们认为,一个人是节俭还是奢侈,决定着其成败得失。老子提倡知足寡欲,他确信“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四十四章》)。孟子则提出:“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孟子·离娄上》)意即谦恭者不会侮辱别人,节俭者不会掠夺别人。贾谊对奢侈予以了强烈谴责:“汰流、淫佚、侈靡之俗日以长,是天下之大崇也。”[10]唐太宗李世民也力倡节俭并率先垂范,他提出:“夫圣世之君,存乎节俭,富贵广大,守之以约;睿智聪明,守之以愚。……奢俭由人,安危在己。……故知骄出于志,不节则志倾;欲生于身,不遏则生丧。”[11]87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对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生活的深入洞察中悟出一个道理:“天生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若不节之以数,用之以伦,则必地力屈于僭奢,人财消于嗜欲。”[12]1321故此他强调“天下奢则示之以俭,天下俭则示之以礼。”“制欲于未萌,除害之未兆。”[12]1320近代地主阶级改革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魏源也力主“黜奢崇俭”,称赞“俭,美德也;禁奢崇俭,美政也”[13]。曾国藩在其家书中告诫家人要练就“勤字工夫”和“俭字工夫”,再三强调:“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劳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历览有国有家之兴,皆由克勤克俭所致。其衰也,则反是。”[14]246“由俭入奢易于下水,由奢反俭难于登天。”[14]402

节约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恒久准则。当代中国,只有讲求节俭,才能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生产和消费的可持续发展,保证全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节俭的当代价值还在于俭德是一种必须承继和弘扬的传统美德。为官者,只有具备节俭精神,才能廉洁奉公,勤恳为民办事,惜用民财民力。反之,生活奢侈,贪图享乐,就会消极懒惰,精神懈怠,以致走上腐化堕落、贪赃枉法的犯罪之途,不仅危害社会,还断送自己的政治生命。对广大普通百姓来说,崇尚节俭,就会致力于勤劳致富,家庭生活也会安稳踏实、健康向上。反之,如果一心追求和迷恋奢华,就会沾染上好逸恶劳的习性,以致贪图不义之财,甚至干出违法犯罪的事。由此可见,要保证社会健康正常有序运行,必须上下齐努力,使崇俭成为一种引领全社会的良好风气。

学校思政课要重视俭德教育。当今,市场经济浪潮愈趋汹涌,物质财富快速增长,物质生活日益丰盛。在这样的环境下,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对人们思想的侵蚀不容忽视。面对种种物质诱惑,如果没有淡泊、简约的心态,就会陷入对骄奢淫佚生活的追求,淡忘理想信念,变得懒散倦怠。这样的人不仅不能成才成业,还会贻害社会。因此,要着力教育儿童、青少年崇尚节俭,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不赛家庭贫富,不比衣着打扮,不乱花钱,从小养成惜物特别是爱护公物、勤劳俭朴的好习惯。

三、借鉴传统的道德教育理念和方法,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

怎样立德树人?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形成的为学育人理念和方法,有不少有益成分,今天仍然可以借用。

(一)道德教化要泽润人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教化就是以文化人、以德润身。《大学》有言:“富润屋,德润身。”孔子说过:“温润而泽,仁也。”(《礼记·聘义》)孟子则提出:“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孟子·尽心上》)从字面上看,是说宣扬仁德,言语不如音乐那样深入人心,强调以仁化人不能只靠说教,重要的是要入心,“有如时雨化之者”。孟子还将德之润化,比作七、八月间干旱致苗枯槁,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使苗浡兴(《孟子·梁惠王上》)。

道德教化要如春风化雨,润泽人心,关键又在教育者。教师对学生要充满爱心,以助力学生立德成人为己任。要相信学生,确立人皆可教的意识,即“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的意识。要与学生心心相印,用自己的心声去打动学生。所谓“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为政》)、“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礼记·学记》),都是强调教化要内化于心。而只有正己,才能化人。因此,教育者在道德修练上要率先垂范,用自己的高尚人格感化学生,使学生“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礼记·学记》。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都不乏这样的良师。

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收到立德树人的实效,必须发挥好德育的润化功能。不能只靠说教,而要循循善诱,做到润物无声、入脑入心。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较丰富的学养,而且德性要好,情怀要深,成为为学为人的表率,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敬,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这样,教师讲的道理也自然而然地被学生接受,进入其精神境界。

(二)道德教化要坚持知行合一,加强自我修炼

知与行的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关注的问题之一。主张知行合一,是中国哲学的一种传统。孔子的弟子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子思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他们都强调学要落实到行上。南宋诗人陆游告诫儿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示子聿》)强调从书本上学到的道理,必须付诸于行动。在“阳明学”中,“知行合一”居于突出位置。在王守仁那里,所谓“知”,即“吾心良知之天理”;所谓“行”,即“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的道德实践,强调知行一体,知必须落在行上。

道德良知要见之于自觉的道德行为,有赖于道德主体的自我修炼。孔子十分强调通过自我历炼和反思养成道德自觉。他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季氏》)意思是,看到善的行为,唯恐自己达不到;看到不善的行为,就好像把手伸到开水中赶快避开一样。见到德才兼备的贤者,一心想着如何向他看齐;见不贤者则引以为戒,自我反省。孔子弟子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意谓每天都要多次省察自己,以避免过失。孟子也强调“反求诸己”,切记重视自省。

道德自省不论身处何种境况都要自觉坚持。按照孔子的要求,“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要坚持不懈,始终如一地进行道德自我修炼。道德修为,尤其要做到慎微、慎初、慎独。正如子思所言:“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慎其独也。”(《中庸》)孔子弟子众多,而他最赏识和称道的是颜回,究其原因是颜回虽身处困顿危难,仍学思不怠,修炼不止,并以此为乐。

在道德教化中提倡知行合一和自我修炼,体现了认识与实践二者内在统一和相互转化的客观规律,具有普遍意义。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道德养成的关键期,善行从小可以学到,恶习从小也易于沾染,重要的是如何教育引导。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政教育中,不仅要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还要启发他们践履这些道理。引导学生们学习英雄人物、先进人物,向往美好事物,从而激发出追求高尚思想品德的道德自觉,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的自我历练习惯。

(三)道德教化要注重发挥家教家风的作用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注重家教,积淀和形成了丰富的优良家风家教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得到了世代传承。孟母三迁、诸葛教子、岳母刺字,诸如此类的家教故事,流传久远。《颜氏家训》《朱伯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等,训诫家人要积善修德,传承着尊老爱幼、夫妻和睦、扶贫济困、诚实守信、勤俭持家、清正廉洁、谦虚礼让、邻里团结等美德,对世代中国人优良品格的塑造和形成起到了积极作用。

先贤们言传身教,蒙以养正,促成后代修德立身的精神值得今人体悟和效法。笔者略举几例,以管中窥豹。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训诫子孙:“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11]32南北朝时期大学者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教子篇》中指出:“父母威严而有慧,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在《治家篇》中指出:“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而妇不顺矣。”《勉学篇》则以古今勤学的故事勉励后世:“幼儿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积财千万,无过读书。”“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宋朝司马光为教育子孙后代,特撰《训俭示康》,指出:“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他通过述说一些历史名人的事迹,警示后人:“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省,远罪丰家,故,‘俭,德之共也。’”[11]127“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福;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侈,恶之大也。’”[11]128陆游在《放翁家训》中告诫子孙:“大抵人情慕其所无,厌其所有。但念此物若我有之,意亦何用?使人歆艳,于我何补?如是思之,贪求自息。”意谓不要羡慕自己没有的东西,这样就不会产生贪求的欲望。宋儒朱熹告诫其子慎交友:“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谀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清朝曾国藩则以家族“门第过盛”,常告诫子孙出门在外,“以谦谨二字为主”,要戒除“傲惰”,“常存敬畏”,不要“持人傲人”、侮人。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的地位不会改变,家庭对于下一代品德养成的作用不可替代。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15]354“作为父母和家长,应该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15]355因此,学校的思政教育要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要弘扬中华民族注重家教家风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好千千万万家庭小课堂的作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是家庭教育的突出特点和优点,这就要求每一位家长都率先自觉修为、历练品德,给孩子做榜样;每一个家庭都注重家风建设,让孩子从小就受到优良家风的熏陶。

注 释:

①引自陈戌国点校《四书五经》(上、下),岳麓书社2002年版。本文凡引自此书者,不详注。

②转引自赵又春著《我读老子》,岳麓书社2006年版。本文所引老子之言,皆出自此书,不详注。

③引自许嘉璐主编《文白对照诸子集成(上册)》,广西教育出版社1995版。本文凡引自本书者,不详注。

④转引自赵又春著《我读庄子》,岳麓书社2010年版。本文凡引自此书者,不详注。

猜你喜欢
诚信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浅谈诚信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有必要制定从政道德法
道德模范自有后来人
照片之争,诚信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