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日常教学与职业技能竞赛相融合的思考

2019-12-26 11:15陈洁璟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题库职业技能竞赛

陈洁璟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武汉:430080)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教育部联合各部门连续数年组织职业院校的专业技能竞赛,以此来推动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通过赛中与赛后的反思与总结,教师需要根据人才需求动向不断调整教学思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在此过程中教学能力得到提升,并与时代发展接轨;学生通过高效率、高强度的训练,能在短时间内系统地巩固专业理论知识,按照行业最前沿的技术标准与要求进行实操演练,提高了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与职业发展能力。而怎样借助职业技能竞赛平台,改革高职教学工作,将技能竞赛辅导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效衔接,促进二者协同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1 高职日常教学实践与职业技能竞赛的冲突

1.1 缺乏专门的竞赛指导教师团队和师资梯队

教师的日常教学分工弱化了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专业老师对自己所讲授的课程比较熟悉,但涉及到专业内其他课程则并不精通,因此对于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也相对吃力。以会计技能竞赛为例,涵盖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出纳、税法、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各分支方向,专业技能性都较强,通讲过这些课程的老师极少,再加上近几年会计准则、税法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自己所授课程的形势变化已经应接不暇,对非所授课程的学习钻研,精力更是顾及不到。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所有专业课任课老师组成指导教师团队,共同承担竞赛指导工作。在师资有限的情况下,一名教师可能要同时承担日常教学和竞赛指导工作,工作量与压力是很大的。

再者,从国赛、省赛的竞赛结果来看,能够取得良好成绩的院校基本上都具备强大的师资梯队,形成以老带新的格局,每年都更换新的指导教师,这种教师团队建设的良性循环促进了教师能力的提升和知识的更新,也保障了竞赛成绩的优良。但从每年参赛过程来看,许多院校的指导老师都是老面孔,说明这些院校在技能竞赛培训方面并没有形成指导教师团队和梯队,后劲乏力。

1.2 竞赛辐射面窄,教学与竞赛资源配置不均衡

开展技能竞赛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水平,但现实中功利化倾向比较明显。职业技能竞赛目前基本覆盖了高职所有专业,但是参与竞赛的学生人数占全体高职学生人数是偏低的。近些年为了扩大竞赛的辐射面,要求各院校专业组建A、B队出战,B队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组队,但在组织实施日常教学和竞赛指导工作时,人数占比较高的未参赛学生参与的日常课堂教学和人数占比较低的参赛学生参与的竞赛培训是分两条线独立运行的。在这样的运行模式下,还带来了技能竞赛与日常教学资源配置的不均衡。为了赢得比赛,学校投入的财力和物力往往会更偏向于参赛学生,包括配备专门的老师予以指导,提供最好的实训条件予以支持和保障,甚至当日常教学与竞赛培训发生矛盾时,前者需要让位于后者,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正常教学资源的过度消耗,与国家鼓励开展技能竞赛的初衷是相悖的。职业技能竞赛是一项竞技活动,但它不是纯商业竞技,而是服务于教学的竞技活动,如果将优质资源过度集中于少数参赛学生,对于未参赛学生是有失公允的。

1.3 教师与学生参与积极性均不高,竞赛的宣传激励作用发挥不够

职业技能竞赛对选手的综合素质要求相对较高,一般会在大二或者大三学生中选取,虽然任课老师会举荐人选,但总体还是本着学生自愿的原则。大二学生因为专业课未学完,竞争力稍弱;大三学生临近毕业比较忙碌,愿意参加的人不多。此外,参加过职业技能竞赛的学生,并未起到激励和带动其他学生的作用。大多数学生并不清楚如果自己通过刻苦训练,岗位技能可以达到多高的水平,自己与行业要求的标准差距有多大,还需要花费多少努力,向什么方向努力……这些思考并没有通过参赛学生传递到非参赛学生里去,因此大多数学生对竞赛是茫然无感的。

教师方面,由于技能竞赛的比赛规则每年都有一定的变化,比赛平台(软件)也会根据赛项规则有一定的更新,竞赛指导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精力时间,经常存在刚把上年的赛制、规则、平台了解清楚,准备第二年具体推进相关工作,届时又出台新规则,前期工作推倒重来,让教师疲惫不堪,热情度不高。再者,比赛平台(软件)的更新也需要学校投入一定的资金支持,也为各学院带来了财务压力。

2 高职日常教学实践与职业技能竞赛相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将高职会计职业技能竞赛与日常教学相融合,并不是简单按技能竞赛的培训方式来替代日常的教学实践。虽然二者的培养目标一致,但如何将会计技能竞赛的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还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也是我们需要研究和探索的。

2.1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高职日常教学与职业技能竞赛的融合奠定了基础

技能竞赛的比赛项目、比赛规则、评分标准都是以现阶段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经过社会实践的检验和社会调研分析后设计的,比赛过程是根据外部环境和企业的工作实际,以仿真的形式模拟工作情境展开的,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说服力,比赛成果是受到各企业单位认可的,是对参赛者专业技能水平最有力的证明。无论是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实训基地,还是校外顶岗实习的基地,技能竞赛都是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平台。任何企业都更乐意吸纳成绩优异的学生成为他们的员工,而技能竞赛则提供了一个参考标准,课堂教学必须参照且融合竞赛标准,才能达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2.2 技能竞赛常态化对高职日常教学与职业技能竞赛的融合起到推动作用

职业技能竞赛根据主办主体不同,可以分为国赛、省赛,每年举行一次。尤其是省赛,辐射了省内大多数职业院校,属于常态化的技能竞赛,已经融入各院校日常工作中。教师必须主动寻找比赛和教学的结合点,在教学中融入最前沿的行业标准,积极实践探索,完善适应技能竞赛的教学模式,才能实现教学和竞赛指导两手抓,寻找和发现种子选手。再者,对于大多数指导老师来说,由于平时接触实务的机会不多。为了胜任指导学生的工作,倒逼老师钻研业务,提高自身的职业判断能力和熟练操作能力,也促进了老师执业能力的提升。

3 高职日常教学实践与职业技能竞赛相融合的对策与建议

若能将职业技能竞赛的训练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去,将对少数参赛学生的训练推广到课堂中对所有学生的训练,将精英化教育转化为大众化教育,将职业技能竞赛与日常教学实践有机融合,则职业技能竞赛的优势将会最大化显现。

3.1 依托竞赛平台进行实训教学设计,实现教学和竞赛平台的统一

大部分高职院校为了参加技能竞赛,都购置了比赛专用的软件和题库,有些软件平台价值不菲,但很多院校并没有充分发挥它的价值,仅仅只是为了竞赛而竞赛,训完、赛完就不再用了,而教学中却是使用另外的软件系统,这是教学资源的浪费,也是教学和竞赛无法实现对接的关键。因此,教学和竞赛平台应进行统一,教师在实训教学设计中,应参考国赛、省赛的竞赛方案,依托竞赛平台进行实训教学设计并开展日常教学,将竞赛题库作为日常教学实训项目,适当选择普适性强的、难度偏低的题库案例作为典型案例讲解。在训练方式上,可引入竞赛机制,激励学生不仅需要完成实训任务,更需要注重质量和速度。在期终考核时,亦可选取竞赛题库作为考题来源,考核成绩可作为竞赛选拔的重要性参考指标。

3.2 建立教学与职业技能竞赛云资源库,最大限度开放实训平台

技能竞赛最终考查的是学生理论应用与实操熟练度,而熟练度又建立在具有一定数量与质量的题库之上,这些题库包括学院购买的昂贵的竞赛软件及题库、教学软件及题库、自行开发的题库,这些题库形成了各个职业院校独有的教学资源。但这些教学资源往往只能在校园内使用,教师和学生能用到的机会极其有限,想要深度挖掘其应用价值,便利性远远达不到要求。因此,学校应最大限度地开放实训室和实训平台、竞赛平台,建立教学与职业技能竞赛云资源库,让教师和学生不光在课堂上、学校里能使用这些教学资源,在课后、在家也能自由练习和钻研,使竞赛辐射效果能够一直持续,促进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

3.3 建立良好奖励机制,激发参赛人员热情

为避免竞赛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参赛选择时应把握主线,分清主次,不求面面俱到,但求集中火力,重点突破。在如何调动参赛者热情方面,建立完善奖励机制至关重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在付出劳动时会追求投入与产出比,因此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均不可或缺。对于学生,在进行课程成绩考核时,可将竞赛成绩转化为相应的课程成绩,参赛者和获奖者给予不同程度的荣誉奖励和奖学金,还可优先推荐就业;对于教师,可将竞赛指导转化为工作量给予物质补偿,并与绩效、评优、职称挂钩,将奖励落到实处,从而激发教师与学生参赛的热情。这些工作,都需要学校管理层结合自身情况统筹规划、合理安排。

技能竞赛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指挥棒”,肩负着引领职业院校建设发展,推动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的重任。职业技能竞赛和日常教学的融合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与竞赛实践中不断的尝试和修正,探索出职业技能竞赛和日常教学相融合的有效方式,也需要职业院校给予相应的支撑,共同促成专业教学改革。

猜你喜欢
题库职业技能竞赛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铸造工职业题库开发成果审定会在沈阳召开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试析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落实方案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优题库
脑力急旋风
创新思维竞赛(3)
职业技能大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创新思维竞赛(6)
猿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