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喜
红色文化是党领导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历程中所创造的优秀文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当前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二者相得益彰、相辅相成,因此,需要深入把握二者之间内在逻辑联系,有效利用好红色文化,提升培育效果。
“红色文化”,是指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在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过程中,由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群众在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的基础上,并结合鲜明的时代主题与任务,在中国大地上创造的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的进步文化,是精神性文化与物质性文化的统一,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的内容包含以下几方面。第一,物态文化,如红色奋斗历程中的人、地、事、物。“人”是指革命英烈、重要历史人物等,“地”是指革命遗址、纪念碑、烈士陵园等,“事”是指红色革命事迹,“物”是指革命历史遗留物、烈士遗物、红色经典等。第二,精神文化,即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形成的优秀精神,如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等,以及优秀的革命道德、理想信念等。第三,制度文化,即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形成的优秀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民主集中制、协商民主制等。第四,行为文化,即一系列体现红色精神,反映红色道德的行为,如学习红色人物先进事迹、拥军爱民,庆祝红色节日,如学雷锋纪念日、建党节等[1]。
国家层面上,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民主、社会和谐是红色文化的基本导向。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基础,革命时期的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爱国精神深刻体现了我们党领导人民群众追求民族解放、国家独立、人民民主的价值追求,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伟大创业精神体现了红色文化中追求国家富强的目标。
社会层面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始终是红色文化中初心不改的理想社会蓝图,如三湾改编中的“官兵一致”原则,就明确规定不允许长官打骂士兵,士兵们拥有开会说话的自由,长官应当关爱士兵,尊重士兵的民主权利,尊重士兵的人格,废除体罚肉刑,禁止恶言辱骂,反对旧的官僚主义军阀作风,强调官兵平等;“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更是红色文化中的早期法治制度建设体现,“黄克功案”“张子善、刘青山案”的公正处理,则是红色文化中的具体法治实践。
公民层面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始终是红色文化中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榜样的不朽精神动力,雷锋、焦裕禄等兢兢业业为人民服务的榜样,他们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们虽处不同时期、不同岗位,但他们的身上无不体现着热爱祖国、敬业奉献、诚实守信、待人友善的现代公民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红色文化中所彰显的各种精神以及理想信念的继承与凝练,它提取了不同时代红色文化中的普遍共性与核心理念,将具有时代特色的红色文化抽象化,凝练为具有普遍代表意义的24个字三个层次的价值追求,彰显了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先进中国人的精神追求,是对红色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同时,它也是对具有一些历史局限的红色文化的时代化升华。红色文化形成于革命时期,其所蕴含的庞杂的、不系统的理念并非都能直接为当今时代所用,必须对其进行时代化改造,比如红色文化中的暴力元素、极端革命观念以及泛化的阶级斗争观,都必须予以剔除。将红色文化中所蕴含的不合时宜的理念进行了去粗取精、优化继承,更有利于优秀红色理念的传承与弘扬。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摸不着、看不到的,其培育必须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使其显现。红色文化中所具有的丰富而生动的榜样人物、优秀事迹、历史遗址等直观性史料,为其具体培育工作提供了丰富而有效的载体。通过对红色遗址、遗物的直接参观,可以有效增强人们对我们党和国家的红色革命史、建设史、改革史的了解与认同,知晓当今的幸福生活是来自于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勇牺牲与无私奉献,从而增强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可,进一步激励人们学习先进榜样人物,传扬他们的故事,传承他们的精神,最终内化于心,感染他们以身作则,积极用行动去践行[2]。
习近平曾说:“要化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各种矛盾,必须依靠文化的熏陶、教化、激励作用,发挥先进文化的凝聚、润滑、整合作用。”[3]保护并传承红色文化,有效将其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可以有力地增进大学生在培育中的认知力、认同感与践行力。
对价值观的准确认知是培育的第一步。大学生多数已经成年或接近成年,其价值认识、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已经有了一定的模式,对其价值观念的要求不能仅是“只知其字而不识其义”。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可以使他们了解我们所推崇的价值观的生成演进历史,了解它是无数革命先烈的精神凝练,是我们党和国家革命、建设、改革的动力源泉,是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价值引领,从而在深层次上增进大学生的认知力,奠定好培育的知识基础。
以情感人、以文化人是促进价值观认同的有效手段,红色文化中蕴含着革命先烈们对于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与复兴的不懈追求,其丰富的榜样人物事迹、真挚感人的爱国热情、奋勇拼搏的革命斗志可以有效感染大学生,净化他们的心灵、激发他们的斗志,从而增进大学生的认同感,愿意将其入脑入心[4]。
身教胜于言传,红色文化内容丰富,每个时期都有先进的红色精神践行者。红色文化中既有革命时期不怕牺牲、奋勇抗敌的革命烈士,也有建设时期不怕艰难、白手起家、建设祖国的创业英雄,也有改革时期敢于尝试、不怕失败的改革先驱,他们都是不尚空谈、扎扎实实干事的行动者。“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的培育目标不能是空喊口号而不行动的夸夸其谈者。通过弘扬红色文化,鼓励学习红色人物先进事迹,可以引导大学生身体力行、以实际行动去践行落实。
《大学》的开篇之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就体现了中国古代先贤对“德”的重视。立德树人是大学的立身之本,是对当今中国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根本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立德”就是确立培养崇高的社会主义道德,“树人”即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新人才。离开立德树人,不能履行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任务,大学就不称其为大学,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这一任务作为重点环节,要利用好红色文化中蕴含的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主要内容的革命道德,以社会主义道德引领人、感染人、塑造人。要坚持“三全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理念,凝聚育人合力,努力把红色文化育人工作贯穿落实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不断完善高校育人模式,促进红色文化育人工作的制度化、体系化。着力打造出一支素质较高的专职队伍,不断探索完善红色文化育人的课程与实践体系,从而为培养出理想信念坚定、勇于担当时代责任、德才兼备的优秀青年人才做好制度保障。
大学承担着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任务,传授必要的历史知识,使学生了解战争的残酷,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不易,明白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与正确性,明白现在的美好生活来源于一代一代自强不息的中国人的顽强奋斗,这些对于培养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尊重真实历史就显得极为重要。
在这个盛产“网红”的时代,某些人为博取关注,肆意抹黑、侮辱历史人物,比如微博大V“作业本”就曾以“烤肉”侮辱抗美援朝英雄邱少云与救火小英雄赖宁,更有一些别有用心之人,以所谓“揭秘”,肆意篡改历史,这些无不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冲击,这就使得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要着手推进传授方式的现代化与大众化,建设高校红色文化网络平台,用真实的红色历史占领网络阵地。同时,在日常教学中,要改变原先的纯粹书本式教学、口号式教学,要就近选取代表性强的红色人物、历史遗迹、遗物、博物馆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增强红色历史的可信度,以丰富直观的史料感化学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尽量把晦涩抽象的标准转化成为具体生动的可模仿对象,把先进的典型榜样具象化,为学生们所熟知,引导学生参照身边榜样寻找自身不足、寻找方向,能够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5]。
要敏于发现、敢于宣传学生身边的红色榜样典型,用切切实实贴近学生身边的人和事感染学生,既要在学生中评比彰显红色精神的榜样人物,也要在教师中间兴起向榜样学习的新风,进一步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向榜样学习的良好风尚,在浓厚的校园文化熏陶下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于无形。同时,要克服在榜样宣传上的极端美化,切忌使学生认为榜样太过高不可攀,从而导致心理上的疏远,要全面立体化展示榜样人物的个性特点。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积极的行动是检验培育效果的可视标准。道德品质的高低无法直接看到,必须通过个体的具体行为表现出来的。大学生在观念上的转变以及精神境界的提高,最终需要显化在其实际行动上,因此,要做到知行结合,以行促知,使其既内化于心,又外化于行,着重提高学生的践行能力。
高等院校可以充分利用其所处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打造课内外学习实践平台,积极将“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引导学生完成“内化—外化”的转变。首先,可以将红色文化引进校园,举办形式各异的红色文化竞赛活动,如红色歌曲竞赛、红色经典诵读大赛等,将娱乐性、趣味性与知识性相结合,吸引学生积极参加;其次,可以积极引导学生走出去,鼓励学生多走出校园,去红色遗址参观体验红色文化,用切身的直观感受体验红色文化的感染力,也可以鼓励学生参加下基层支教支边活动,支持学生利用寒假、暑假、毕业实习或社会实践的时间到革命老区或者落后边远农村地区进行支教,体验艰苦的环境,进行忆苦思甜教育,用丰富而直观的红色文化实践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与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