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晶晶 赵平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自觉、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力量;价值先进、思想解放是一个社会活力的来源。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1]可见,文化已经上升到一个战略高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信息化时代,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文化主要通过手机、网络等媒介来进行传播,在其影响下所产生的媒介文化也就潜移默化地走进了我们的工作、学习及生活等方面,对我们原有的思维方式和交往行为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凯尔纳指出:“‘媒介文化’这一概念既可方便表示文化工业的产品所具有的性质和形式(即文化),也能表明它们的生产和发行模式(即媒介技术和产业)。”[2]洪念德认为:“媒介文化是大众传播时代一种新兴的文化形态,泛指由当代传媒技术所引发的文化景观。”[3]他们指明了其本质是一种文化形态,同时依靠传播媒介来发挥文化特有的社会功能。学者赵勇指出:“首先,可以把媒介文化看做是大众文化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之后所出现的文化形式。”[4]于德山认为:“大众文化是媒介文化的主体与最重要的部分。”[5]这两种观点指出了媒介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它们相互补充、相互依存,但二者又不完全等同,媒介文化促进大众文化的发展,大众文化又丰富着媒介文化的内容。综上所述,媒介文化是在电视、手机、网络等现代媒介的社会影响下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形态,主要表现为网络文化、影视文化等。
文化是人们在长时间的社会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它是对一定时期内社会发展变化的反映,也是人类在进行交流时大家普遍认可的一种无形的规范,文化具有传承性、共享性、发展性等特点。媒介文化是在手机、网络等现代媒介的社会影响下产生的,它是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除了具有文化的普遍特性,还具有自身的特点。
从媒介文化特殊的传播工具来分析媒介文化的特性,主要包括以下三点。第一,数字化的传播方式。媒介文化的传播方式是通过媒介实现的。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及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融合,促使媒介文化的传播方式转向数字化,由信息形成表达和使用的“话语”实践构成了媒介文化的主体脉络。第二,商品性。媒介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必须要得到更多媒介用户的支持,为其提高收视率或收听率,从而带来商业利益。媒介文化是随着各种媒介的广泛使用而渐渐形成的,追求经济利益也就成为它的动力和目的。第三,愉悦性。在现代传播技术的推动下,媒介文化越来越关注感性主义形态,其中主要以视觉为中心,媒介文化的价值、认知、教育等功能被弱化,然而其游戏功能、娱乐功能得以增强,目的就在于及时愉悦以引起媒介用户情感上的共鸣。
文化形成于人们长时间的社会生产实践,它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社会发展的变化,文化具有传递性与感染性,它在传播的过程中,同时影响着政治、经济、社会乃至个人的发展。媒介文化是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除了具有文化的普遍性,也因介质的不同而具备其独特的特点。随着媒介的广泛使用,媒介文化也在潜移默化中对政治、经济、社会及个人产生影响。
广义的媒介是指维持双方关系或传递信息的物质,而狭义的媒介却没有明确的定义,有时与传播形式相混淆,包括电视、广播、报刊、通俗文学和音乐;有时与符号混淆,包括文字、记号、有象征意义的物体等。“媒介作为一种社会性的符号形式来说,其本质就主要体现在人们对于媒介的特定使用方式和价值态度方面,表达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特定的社会关系性质。”[6]媒介文化的存在也就见证了在传播媒介影响下的人际关系变化。在媒介文化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通过手机、网络等现代媒介以一种间接的方式来实现,人际关系的维系方式得到了丰富,其领域也由现实向虚拟拓展。
人处于社会中,不可避免地要与周围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人际交往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经历。然而,随着媒介文化的兴起和发展,媒介文化数字化的传播方式、商品性、愉悦性等特性也在影响着人们的交往。
媒介文化在各种技术的发展和高度融合下,其传播方式渐渐向数字化转变,由信息形成表达和使用的“话语”实践构成了媒介文化的主体脉络,这种特性也给人们的人际交往方面带来了一次变革。随着大众传媒的广泛使用,人们借助传媒工具进行的人际交往大多是通过文字、图像及音频等方式来实现的,无论人们之间的距离有多远,都可以通过媒介来进行沟通。但这种呈现方式是以冰冷的文字和符号为主,在面对媒介中所显示出来的信息时人们无法感知对方的喜怒哀乐,这难免会冲淡面对面交流的人情味和亲和力,出现了一种交际怪状。这种由符号、文字信息为主的交流方式是一种间接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不仅通过这种交流方式与现实好友确定联系,而且渐渐扩展到虚拟网络中的陌生人,在轻松、自由、平等的网络环境中,人们更倾向于和陌生人吐露心声,而渐渐淡化和现实朋友之间的交流,阻止人们情感交流的深入。
“娱乐性是媒介的功能之一,它能够引起人们精神上的享受与满足,娱乐和消遣是人们接受媒介文化的直接目的,基于此,快乐原则就成了媒介文化创作的一个基本原则。”[7]媒介文化在现代传播技术的作用下,渐渐脱离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越来越关注感性主义形态,媒介文化的价值、认知、教育等功能被弱化,然而其游戏功能、娱乐功能却得到大大强化。各种媒介的出现使得人们之间的交往可以通过它们以一种间接的方式来实现,媒介所营造的虚拟的人际交往具有平等性与快捷性,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交往需求。再加上媒介文化的愉悦性更好地契合了人们的精神需求,人们的精神世界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实与满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容易引起人们的过度依赖,导致人们沉迷于其中无法自拔,进而减弱现实中的人际交往。
媒介文化的商品性使得各种媒介之间存在着竞争,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各大媒介为了追求自身的发行量和收听、收视率,为了获取最大经济利益,往往在没有确切证据的情况下就对人们感兴趣的时政热点或新闻进行任意炒作,进而忽视其真实性。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手机、网络等现代媒介凭借其自身的优势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各大媒介因媒介文化商品性的特性,往往会极尽所能迎合人们的需求和喜好,不断地给人们推送各种类型的资讯信息,将他们的日常生活分割成碎片,破碎的时间也就阻止了人们沉思与深刻交流的可能,久而久之,人们逐渐沦为接受信息的“容器”。各种真假不一、纷繁复杂的媒介信息包围着人们,人们交流的话题也多是时政及热点问题,但是他们之间的交流仅仅停留在浅层认知中的“是什么”,而不去深入探讨“为什么”,交往思维模式渐渐趋于简单化。
随着手机、网络等现代媒介的广泛使用,媒介文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媒介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态,除具备文化的普遍特性,还因传播媒介的特殊性而具有数字化的传播方式、商品性、愉悦性等特点,这些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着人们的人际交往,主要表现如下:媒介文化数字化的传播方式使得人际交往的“伪亲密性”增强,媒介文化的愉悦性使得人们现实的交往呈现减弱倾向,媒介文化的商品性使得人际交往思维模式简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