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鹏飞 姚 琳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9年,文艺界开始了初步的拨乱反正,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中,对以往的文艺工作作出了肯定评价,回答解决了文艺届的理论问题,提出今后文艺发展的基本方针。该祝词为新时期文艺的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在邓小平文艺思想的指导下,文艺领域各个方面的工作步入正轨,文艺创作热情高涨,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迎来了文艺发展繁荣的春天。
马克思、恩格斯将文艺放在意识形态领域,解决了文艺的属性问题及其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问题。邓小平在继承这一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文艺具有独立性和能动性,在政治的范围内可以自由发展,不再是政治的附属品。邓小平高度重视文艺事业的发展,站在现代化建设的角度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将文艺纳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科学论证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在尊重文艺自身特征及规律的基础上,指出文艺应自觉承担起启发教育人民大众、培养社会新人、提高人们思想道德水平的重任,这指明了文艺发展的前进方向,丰富了精神文明的内涵。
文艺人才的培养关乎文艺队伍的建设。“文化大革命”时期,人才选拔培养机制遭到破坏,文艺工作者遭到不公正待遇。邓小平指出:解决文艺人才匮乏、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必须做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为文艺人才队伍的组建和文艺方针的践行提供了科学指导。邓小平十分重视文艺部门和人才物质条件的改善,不断增加科教文卫方面的投入,这为文艺事业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基础。邓小平不仅关注文艺队伍的建设发展所需,而且对文艺工作者自身的政治素质和艺术修养提出了具体要求,指出:“文艺工作者……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同各种妨害四个现代化的思想习惯进行长期的、有效的斗争。”[2]这为文艺工作者世界观的改造指明了道路,要求文艺工作者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武装自己,自觉抵制错误思想侵蚀,承担起自身的责任,自觉树立职业道德,努力向人民群众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提高作品质量,创作出被人民认可、历久弥新的作品。
卢纳察尔斯基曾指出:“到现在为止,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特别注意的正是艺术的意识形态性质。”[3]这是因为文艺的意识形态性决定了文艺的本质与归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和平时期,关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出现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要求文艺从属于政治。文艺成为政治的附庸,在题材上出现单一化、刻板化倾向,艺术表现上出现公式化、概念化倾向。另一种是主张文艺脱离政治。在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中,文艺公然宣传抽象的人道主义并以此为创作主题。邓小平在克服两种错误倾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指出二者均属于上层建筑,不存在隶属关系,更不是对立关系。文艺从政治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中解脱出来,具有自身独立发展的空间,使党的文艺工作方针更加完善科学,为新时期的文艺工作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是对社会主义文艺本质的规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仅包含物质生活需要,更包括精神文化审美需要。就文艺而言,人民群众享有文艺的所有权、享受权、评判权。邓小平把人民放在突出地位,根据新的历史特点指出:文艺工作者应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从现实生活出发,发掘代表人们精神面貌、为人们所喜爱的艺术形象,文艺创作应表现时代的要求和历史发展趋势。从古今中外的文艺发展史中,我们不难发现:当文艺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时,文艺成为消遣的工具,自身的活力也随之丧失;只有当文艺为人民所拥有,才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实现自身价值。邓小平告诫文艺工作者:“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4]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文艺工作者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需要艺术”,在文艺满足人民审美需要的同时,可以提高精神境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艺术更需要人民”,人们的社会生活及生产劳动是文艺创作的源泉和不竭动力。因此,文艺工作者要深入人民生活,创作优秀作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市场化的触角延伸到文艺领域。出现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的文艺作品,缺乏对社会现实的关怀和主流价值观的引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格格不入,甚至挑战了社会公序良俗。过分追求经济利益的文艺作品是远离人民、远离时代、远离生活的。习近平赋予文艺的“人民性”新的时代内涵,社会主义文艺向人民群众提供精神食粮,应以反映人民的生活、赞扬人民的优秀品质为己任。就新主流电影《战狼2》而言,其在刷新我国电影票房纪录的同时,反映出人民对优秀文艺作品的巨大需求,这是其取得“主流价值”和“主流市场”共赢的原因所在。因此,文艺作品必须主动适应市场发展趋势,以质量立身,不做市场的奴隶而沾满铜臭味,用正确的思想接受人民的考验,做到以人民为中心,社会效益优先,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代表时代风貌,引领时代风气。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离不开文艺创新的推动,创新是文艺发展的动力。当前,我们坚持习近平文艺思想的创新性与时代性,就需要广大文艺工作者发挥创新创造热情,勇攀文艺创作的“新高峰”。首先,在实践中实现文艺创新。优秀的文艺作品来源于新时代的社会实践,中国人民在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涌现出无数英雄人物,其鲜活的事例为文艺创作提供了时代素材。其次,挖掘传统文化的创新基因。创新是传统文化永葆生命力的灵魂,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要在继承发扬的基础上促进传统文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拓展题材、内容形式、手法上下功夫,推动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5],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时代光彩。最后,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化。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中华文化有着兼收并蓄的传统,在中西文艺交流的过程中,不能简单拒绝,也不能简单“移植”,而是要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努力构建我国的文化主体性,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6]文化自信的底气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文艺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历史虚无主义这一社会思潮已渗透到文艺领域,出现编造歪曲历史、调侃崇高、丑化人民英雄的现象。文艺上的历史虚无主义实则是对本民族文化的不自信、不认可。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发展,必须摒弃历史虚无主义,打破对西方的盲目崇拜,不可用西方的审美观念套用、解构中国人的审美。强化马克思主义对文艺的领导,要坚守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文化立场,不断弘扬和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催生优秀的文艺作品,构建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体系。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习近平文艺思想立足我国文艺发展的实际,着眼于文艺发展的未来,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其内容涉及广泛,具有鲜明的人民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的特征,对我国文艺事业的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为建设文化强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实现中国梦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