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丹
党的十九大把乡村振兴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并写入了党章。文化振兴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没有繁荣发展、高度自信的民族文化和乡村文化,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将难以实现。节庆活动是充满乡土特色与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为汇聚群众人气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公共空间与时间节点,是该地区一年中最有“人气”的时节。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蕴含丰富的民俗节庆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好该区域的节庆文化资源,不仅可以促进该地区经济转型、助力乡村振兴,在国家层面也有一定的示范意义。本文将以四川凉山普格县洛乌乡日都迪散火把节为例,探讨节庆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必然性,并提出路径。
洛乌乡所在的普格县地处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南部,全县涵盖34个乡(镇),有彝、汉、回、布依等16个民族,其中彝族人口约占11.5万,占总人口的77.7%,是一个以彝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县。普格县共有99个火把场,在2004年被四川省文化厅评为“中国彝族火把节之乡”。洛乌乡日都迪散地处普格县城东部,日都迪散火把节由洛乌乡政府主办,属于乡级火把节,一般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历时三天。第一天,家家户户饮酒、吃坨坨肉,并宰杀牲口祭祖。第二天,人们聚集在一起,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男人们在火把场内参加斗牛、斗羊、摔跤等活动,火把场周围许多人观看,每当牛角或羊角碰撞发出重响,围坐的群众就会爆发出阵阵吆喝声,现场气氛被不断推向高潮。妇女则会唱歌、弹月琴,慕名而来的旅客也会积极加入彝族人载歌载舞的队伍中,恣意享受火把节带来的快乐。晚上,人们会举着火把在房屋前后游转,寓意辟邪庇佑家族。活动最后一天的晚上,村民们高声高唱,成群结队,高举火把遍游山野,然后集中到一处点燃篝火,打着火把,载歌载舞,一直玩到天亮,火把节才结束。
乡村振兴是乡村建设的全面升级,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而言,乡村振兴的本质就是重建乡村文化自信,即对乡村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的提升。在民族乡村地区,民族文化是维系该民族、该地区的内生灵魂,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节庆活动具有多元的历时性和共时性价值,能够恢复民族乡村地区本身的文化功能与文化底色,重新树立起民族乡村社会的文化自信。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中,节庆活动具有展现民族多样文化习俗、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社会教育、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等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民族乡村社会发展找到其灵魂所在,是乡村振兴的强劲驱动力,发挥节庆文化的作用,对促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具有一定的现实必然性。
乡村的民族地区地理位置往往较为偏远与封闭,当地居民与外界的交流也较少,一些优秀的文化传统也常常不为外人所知。节庆活动通过一种外显的方式,使各种民俗有了展示的机会,民族的文化与民族风情都得以在节庆活动中体现。在这一文化向外传播的过程中,无疑能增强少数民族同胞,尤其是新生代民族同胞对本族文化的认知度,提高他们对本民族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增强民族、乡村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普格县洛乌乡日都迪散火把节的开展,每年都能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看,游客充分领略当地的火把节习俗、彝族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歌乐舞与民族体育文化,原本封闭的洛乌乡彝族开始“走出去”,使当地人深刻认识到自己节日的价值,无形中强化了其价值认同,文化自信得以大幅提升。
保护与传承优秀文化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一步,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也具有重要意义。仅仅依靠学校传承优秀文化将难以保证其有效性,并且仅靠学校“一己之力”承担优秀民族文化传承的重担,在一定程度上,学校也会“力不从心”。节庆活动的开展,为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开辟了更加多元的途径,能使优秀的民族文化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得到传播和继承,为民族群众日常生活意义的构建与族群聚合的紧密提供了文化支撑。据笔者调查,洛乌乡许多彝族小孩从五六岁就开始参加祭牛、祭龙等活动,十岁左右就开始参加每年的祭火活动,并学习制作节日用具、乐器伴奏等,从而使彝族火文化、歌乐舞、民族体育文化等较为完整地保存至今。
节庆活动蕴含着自身的文化内涵,这种文化内涵通过外显的活动,对当地民众产生一定的教育意义,能够为当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必要的文化载体与精神滋养。此外,节庆活动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其表现形式和活动内容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许多深刻的道理通过简单的外显活动表现出来,因而比传统的说教更易于为人所理解。从活动的形式与内容上看,洛乌乡日都迪散火把节和彝族历史与文化是息息相关的,会进行摔跤、斗羊、跳乐等各种独具特色的项目,在游戏与娱乐间,彝族人的智慧、勇气、体魄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此外,火把节第一天会宰杀牲口祭祖,此环节体现的孝文化也具有一定的人文关怀,具有一定的社会教育意义。这些活动的组织与举办,在一定程度上是民族地区乡村民众的精神皈依与情感归宿,能强化民族共同体内驱力,也使乡村、民族地区的年轻一代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本民族的文化、道德熏陶。
节庆活动是民族乡村地区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悠久的历史中,它经过了时间的洗礼,而今更是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当前,旅游业兴起,民族节庆活动得到了迅速的壮大与发展。火把节有效利用了彝族地区不同形态的文化资源,积极开拓了旅游市场,已经成为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有力促进了民族文化产业化的发展,使当地居民在经济生活上得到了很大保障,这对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区,每年的火把节都会吸引远道而来的游客与投资商,洽谈贸易和观光旅游也成了火把节的重要内容。2008年凉山彝族文化旅游博览会期间,火把节旅游品牌文化为凉山带来了315.34亿元投资,大大拉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由此可见,节庆文化在助力乡村振兴上发挥了巨大的旅游品牌效应。
实现乡村振兴的首要和关键是产业振兴,为此,应通过产业振兴提高乡村居民的收入,让农民富起来。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朝阳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市场经济能够实现文化旅游商品价值的最大化,因此,对少数民族传统节庆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需要走市场化、产业化道路。这要求充分分析民族节庆文化旅游市场,用理性、科学的现代价值理念,改造民族节庆文化中保守、封建的成分,让民族节庆文化在产业化道路上不断发展,始终保持先进性。在这样的思想指引下,有针对地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宣传和开展各种节庆文化活动,丰富民族传统节庆文化的表现形式。
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正逐渐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以文化的理念助力乡村振兴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民族乡村地区的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与乡土性两大突出特点,这一地区的节庆文化同样具有此特点,因而这种原真的文化品质能满足现代旅游者求异、求新、求美的旅游动机,是发展民族乡村地区旅游的重要资源。古老而传统的节庆活动之所以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迸发出顽强的生命力,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项活动,就是源于传统节庆活动凭借最内核的文化底蕴在人与人之间、世代与世代之间、时代与时代之间搭建起了一座联系彼此、沟通世代与时代的桥梁。实践也证明,没有民族文化内涵、乡村文化内涵的支持,民族节庆文化就缺少生命力。节庆文化要在最大限度助力乡村振兴,就必须突出其民族性、乡土性的文化特点。民族节庆活动需要增强参与者的体验感,要以参与者了解该民族文化、感受该民族文化、体验当地生活为主要目的,使当地人与游客都能获得更多的审美体验。例如:火把节中,外地游客能够加入载歌载舞的队伍,有机会亲手点燃篝火、亲自举火把,这种切身的体验能使他们欣赏到独特的民族地区乡土风情,了解当地的民俗风土人情,享受到民族文化、乡土文化的精神陶冶,这种美好的体验是火把节以及当地人的文化特点带来的,潜在促进了更多的人将这一文化推广给身边的人,可以无形中提升该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拉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故节庆文化要紧随现代化的步伐,但不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丢失了自己最本源的文化本质。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乡村振兴离不开热爱乡土的“带头人”[1],而人才的培养需要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节庆活动蕴含的文化内涵能发挥潜在的德育功能。这就对创新节庆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形式提出了要求,要在传统的民族节庆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容,最大限度发挥节庆文化的教育功能。火把节是彝族古老的传统节日,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火把节在保留文化底蕴的同时与时代实现了同步发展。洛乌乡火把节活动期间纳入了许多年轻人与其他民族喜闻乐见的活动,并且大多数活动属于群体性互动项目,在一定程度上能极大促进群体内部团结。民众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可以感受到火把节文化中蕴含的倡导光明与忠爱理念、审美艺术价值与社会和谐价值,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得以熏陶,洛乌乡日都迪散火把节凭借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来自各族的民众前来观赏体验,无形之中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进而促进民族间团结,树立文明乡风,这是节庆活动教育功能的体现,也是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必要条件。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乡村振兴,乡村振兴需要靠文化引领。充分发挥节庆文化的作用是实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需要社会工作者在相关理论上加深探讨,也需要当地生活群众在实践中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