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育人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索

2019-12-26 08:38段晓静程懋懋毛慧青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3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课程思政育人

段晓静,程懋懋,毛慧青

(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江西上饶 334000)

1 “课程思政”与“全方位育人”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就强调了在高校教育当中必须要将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并在大学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贯彻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有效地实现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重要教学目标。“课程思政”这种新型的教育理念也因此被正式提出。这就要求在大学课程建设过程中也应当要贯彻落实这一理念,从而有效地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水平、高觉悟的创新型外语人才。

那么什么又是“全方位育人”呢?其主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当中的理念为主,即高校必须要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由此可见,在高校教育当中不仅需要加强教授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让学生有“才”,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素质,让大学生有“德”。实际上世界上不论是任何教育观念,在这一点上还是具有很大的共同性的。例如:在通识教育观当中将全方位育人描述为:每个人都应当要拥有知识、态度和技能的教育。而在1945年发表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当中在谈及通识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具有能力和达到标准这一话题时,就从道德、理智、生活和情感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并指出通识教育所培养出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能力、清晰的说服和沟通能力,同时还需要具备辨识普遍性价值的认知能力。这就要求所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同时还需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较高的审美意识。并且在全人教育当中还摒弃了传统教育当中的功利性,倡导学生必须要自我实现,从而进一步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跨文化理解。在20世纪6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当中也将学习者的社会批判能力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目标之一,要求学习者应当要在批判当中加深对自我和社会的认知,然后对世界多元性进行认同,以此来提升自身跨文化意识的养成。同时其还主张教育应当要让受教育者具有社会责任感,促使社会的和谐发展。

而“课程思政”的教育观念和上述的这些教育观点都具有相同的核心思想,都是强调人才的全面培养,提升人才的社会服务意识,进而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2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学习动机有着很强的功利性

由于我国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其具有较强的功利性。通过相关调查表明,很多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都是能够在考试和求职当中取得一个好成绩,很少会有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去利用英语去进行国际交流。这些都表示了我国当前学生学习英语动机的功利性比较强,个人未来的良好发展就是他们英语学习的动力来源。这项研究虽然不能表示什么,不过依旧具备着一定的普遍性。

2.2 教学关注点有失偏颇

由于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导致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教学的关注点存在一定的偏差。这一现象具体表现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就是在实际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的人文色彩被大大的弱化了,从而导致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也没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使得教学的主导依旧是教师,而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成绩,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考试来开展;社会对于英语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使得大学英语教学表现得非常的浮躁,很多高校都会将大学英语课程和专业课程进行整合,形成英语教育的主流特色。同时大学英语教学还带有较强的职业培训和技能培训的特点,不过语言不只需要具备较强的工具性,同时还得有着人文性。

3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索和实践分析

3.1 大学英语课程本质特点分析

由于大学英语课程的思政特性属于隐性的,因此,在“课程思政”教育体系之下,应当要在其实际教学过程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还需要加强英语学科的文化性,这样才能够将外语教学的文化本性以及英语课程的育人功能充分地展示出来[3]。据相关研究表明,我们需要以包容和理解的态度去学习和了解文化,并且不断地加强语言学习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对本族文化的认同和理解,这样能够很好地促使学习者自我认同并发挥,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而怎样才能充分地体现这种文化性并且取得实际效果是我国学术界一直在分析探索的问题,其核心还是“以人为本”这一理念。要想更好地展示出大学英语课程的文化价值,那我们首先就得明确其教育目的,然后就是需要积极的转变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重新定位,由于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处于主体间共存的关系,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则是师生围绕着教学内容平等对话和交往的过程。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得加强重视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提升,使得他们清楚地感受到生命的价值,促使学生情感方面不断地发展,最终形成一种协调美好的生态式发展循环。

3.2 不断的优化大学英语课程

在课程思政体系下,大学英语课堂建设应该具备着以下几种改变和思考:(1)除了语言知识教学以外,课程内容要尽可能的丰富,并且还得合理地渗透思政课的核心思想,充分地展示出其文化性。同时还需要适当的增加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等方面的内容,这样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4]。最后就是在英语教学当中适当地增加一些中西方文化对比的相关内容,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文化多样化的理解,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文化适应性;(2)教学过程应该尽可能地进行扩展,其中需要具备知识理解和获取、发展与创新等环节,这样对于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有着极大的作用;(3)调整好师生之间的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际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必须得改变将学生看成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观念,然后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图书馆资源等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转变评价方式。传统以考试成绩为主的终结性评价方式弊端非常的明显,这种评价方式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不够全面,严重地影响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5]。因此,必须得积极的转变评价方式,不仅需要应用师评,同时还可以应用学生自评和同学互评的方式进行评价,以此来有效的改善学生的情感态度,提升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3.3 重视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

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直接关乎教学质量,因此加强教师的各方面培养十分的有必要。首先就需要让教师清楚地认识到思政教育不仅不会影响到大学英语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这样对于提升大学英语教学的思想性和人文性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还会不断地深化教学内涵;另外,教师还必须要通过学习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精神气质,进而提升思政教学的水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将大学英语和思政教学相结合。同时教师还应当要做到言传身教和教育育人,不断的熏陶和感染学生的审美、思想以及情感等;最后就是需要组织教师形成团队,然后统一讨论和调研,并且合理地制定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英语的教育目标、教学方法等,使得大学英语教学能够真正地和思想政治课程共同进步和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从我国每次英语教学改革的历史中可以发现,每一次的革新都并非易事,人们在不断探索前进的过程中也一直遭受着各种挫折。如今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也是如此,在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也遭受着各种坎坷和曲折。但是我们必须要相信通过广大教育学者们的不断努力和积极探索,一定能探寻出一套适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体系,进而为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有思想、高素质和该觉悟的创新型外语人才。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课程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及实践路径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科学素养视角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论高校大学学术英语课程的建构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