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探析

2019-12-26 08:38毛锐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3期
关键词:思政政治思想

毛锐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吉林长春 130052)

自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技术进入中国,其影响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当然包括高等教育领域。网络的交互性和开放性,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各种未知和挑战,网络环境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做出科学的引导是当前高校思政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

1.1 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

网络由于其开放性和延展性,给高校的思政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平台。思政工作平台主要包括日常思政教育平台和课堂思政教育平台。在日常思政教育中,要明确网络在思政教育中的优势,运用网络信息传播的便捷性,推进思政教育大众化和生活化,弘扬主旋律,使思政理论内化到学生的思想中。在课堂思政教学中,将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源带入课堂,将“慕课”推广到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平台。

1.2 拓宽了思政教与学的交流方式

网络媒体的显著特征是交互式模式,网络的迅猛发展为教学提供更便捷的技术支持,师生的广泛参与也使网络更加精彩纷呈。学生通过使用各种网络平台和网络应用进行广泛的交流,增加了学习的主动性的参与度。这种交流区别于传统的面授交流,让学生更易于展示真实的观点与想法,从而为思想的碰撞和升华提供更多可能。

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高的原因分析

2.1 教育理念没能及时转变

高校师生作为受教育层次较高的群体,对于新推出的网络技术平台使用更为熟练,而同时,由于一些教育管理工作人员理念相对滞后,对新技术的接受较为迟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复杂多样的网络平台在高校校园运行,各种公告、信息、新闻、视频等资源共存,一方面增加了师生的选择自由,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网络管理的难度和成本。因此,很多平台的现状是虽然内容较多但质量不高。在多个平台同时运行的状态下,学生的选择范围更加广泛,对内容的要求更高,但是一些网络思政工作人员还没能及时转变思维,仍然按照传统的运行模式建设平台,对学生的诉求和偏好掌握不准确,对学生关注的热点理解不准确,难以推出有效的教育策略,加之缺少对于数据的科学分析,导致平台内容质量不高,网络教育资源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很多高校思政课教师数量不足,教学任务非常繁重,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教师数量就很欠缺,教育理念创新难以取得突破。

2.2 思政教育资源开发不充分

在网络环境下,师生可选择的学习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尽管很多高校认识到网络资源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也进行了较大的投入和开发,但无论从开发程度上还是开发力度上看,都还不能满足师生的现实需求。特别是在全球化背景下,面对各种思潮涌动和价值观的冲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必须及时更新,否则将难以实现应有的效果。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落到实处,不能流于表面。高校校园网络技术环境相对薄弱,时常发生网络故障和网络隐患。根据调查显示,网速问题是大学生最为关注的问题,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对校园网速不满意,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上网兴致。网络空间的利用还相对封闭,资源的整合度还不够,院系间和高校间的交流还很不充分。

2.3 学生的主体意识不强

大学时代还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型阶段,大学生对于不良信息的甄别能力也比较欠缺。网络由于其高度开放性和自由性,加之受到多元化思潮的影响,学生接受的多元信息中会掺杂很多不良信息,这可能会降低学生对主流文化的认同,如一些与宗教相关的信息、网络诈骗信息和违背伦理道德的信息,这些都会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身心健康。大学生在交流和传递信息时,将不可避免受到这些信息的影响,可能会混淆是非,使传统的道德观念被弱化,特别是一些西方国家利用网络对外输出的西方价值观与中华传统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冲突,这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十分严峻的挑战。同时,由于网络世界纷繁复杂,很多大学生沉迷于虚拟世界,热衷网络而对现实生活漠不关心,久而久之就会失去责任意识。

3 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3.1 注重思想引领,不断更新理念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教师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生的主动性不能得充分发挥,思政理念难以深入贯彻到学生思想中。网络教学相比传统教学的一个优势是为学生的思想和观念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发展空间。在网络时代,学生接受网络平台的教育更显灵活性,不再受到时间地点的约束,学生也能更加真实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更容易受到这种新教学理念的吸引。因此,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方式方法亟待改进,特别是面对新时代的大学生,他们的主动意识和表达愿望也在不断增加,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已不能满足当代学生的需求。因此,要求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更新理念,与时俱进,掌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的主动权。

3.2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网络教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给传统教学提出了挑战。传统教学中的教师始终具有权威地位,而在网络教学中,学生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增多,这对教师的知识和信息储备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师地位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因此,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证。因此,需要教师熟练掌握网络操作能力和技术处理能力,在海量的信息中挑选有效信息,把搜集到的信息变成推动思政教育的积极力量。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一些教育微博、贴吧平台的创设也是为了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在动态运行的教育平台上,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动态,通过发布信息和解答问题,教师的网络技术也会随之进步,从而促进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此外,高校的辅导员要树立网络意识,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和焦点。一直以来,高校辅导员都对学生的生活问题关注较多,而对于学生的思想状态关注不够,因此,通过网络思政教育平台,辅导员可以与学生进行在线交流,畅通与学生的沟通渠道。网络教育平台能够促使辅导员及时发现学生思想上的波动,从而进行有效的沟通,化解矛盾,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3.3 加强大学生的网络信息素养

在信息多元化的社会,有效获取信息和科学处理信息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必备能力之一。如果信息处理不当,也会给人们生活带来困惑,甚至产生信息恐慌心理。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提升学生的网络素养,让学生对错综复杂的信息具有辨别和处理能力,及时避开负面信息,有效获取对自己有益的信息。学生需要明确上网意图,运用好网络这种工具,而不是依赖网络被其奴役。网络信息素养包括网络信息的获取能力、运用网络进行学习的能力以及在意识形态上保持的自觉性。具体来说,包括如何运用网络进行信息浏览、检索、上传、下载、评价以及自身承担的网络道德责任,是学生运用网络进行教学内容学习的前提条件。

网络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延伸,在网络学习中除了需要掌握最基本的操作技能外,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要诚信守法,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尽管网络是一种工具,但我们应充分发挥这种工具的作用,通过网络教学塑造学生的优良品质,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3.4 建设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

要加强高校的网络文化建设,弘扬主旋律,确保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宣传国家的最新政策和方针。高校校园网络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也是高校对外宣传的窗口。高校的校园网既要体现知识性还要体现思想性和服务性,因此,校园网的内容设置要经过精心打造,让其成为高校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要将中华传统文化的成果融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中,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在校园网的栏目设置中应增加更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喜闻乐见的板块内容,这种文化传播形式不仅满足了学生思想的交流和互动,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高校要充分运用校园网络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实际,选择与学生实际生活关系紧密的问题,将网络教育内容多元化和大众化,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学生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和信息交流,实现良好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校园网络以及学校的官方微博和公众号的内容设置要与时俱进,及时发布最新动态,发挥在自媒体时代的作用,为师生的沟通提供有效的渠道。同时,新时代大学生对于网络动态的关注空前高涨,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对开展网络思政教育是极为有利的,但是由于大学生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面对各种复杂的信息可能会被误导。因此,高校要对大学生进行积极引导,针对社会热点问题给予准确的评判,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清事物的本质。

校园文化对高校的发展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激励大学生努力奋斗的精神力量。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可以将中华传统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一方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底蕴,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创新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思政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