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楚,林璇,李志峰
(广州航海学院,广东广州 510700)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党建工作融合是现阶段高校党建工作的新视角,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方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高校党建工作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依托党建工作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对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文章试图结合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特性,客观地分析了依托党建工作平台优化大学生创业机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探索“党建+”模式下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可行性方式。
借助高校党建工作优势,依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助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将思想育人和创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推进党建工作服务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作用和成效。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载体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也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一些正确有效的思想引领。高校的学生党建工作具有基础性的特点,可以广泛联系学生。因此,高校可以在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体师生的同时,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创业就业现实,把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理念贯穿到育人的全过程,不断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党支部的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理论学习会等平台,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其中,明晰创新驱动战略意义,启发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实践性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显著特征,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技能与经验也主要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获得,大学生只有深入到社会实践中,才能将社会所需技能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精神财富,提升综合素质。高校可以以党建工作中“示范点”“党员先锋岗”等为载体,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立特色党支部或者党员服务中心,开展创新创业的教育、咨询、实训等活动,鼓励、组织大学生积极参与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攀登计划等省级和国家级创新创业科研竞赛;以党建带动团建,鼓励高校创新创业类社团的发展,不断丰富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与经验。
大学生党员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在学生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威信,能在广大学生群体中起到很好的表率、引领作用。高校可以依托学生党员的这一特色,积极促进学生党员和党组织在科技创新中的先锋模范和引领带动作用,自觉做创新创业的标兵和先锋者,营造大学生创新创业良好氛围。高校可以以实验室、兴趣小组为单位建立起党支部或党小组,并设立专项创新基金提供资金保障,开展学生党员创新创业素质拓展活动、创新创业意识讨论会等,将学生党建工作与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相结合,进一步发挥党支部在学科发展、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如此,通过校外师资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形成合力,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近几年,高校党内主题教育主要围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教育活动以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来开展,教育的内容包含政治理念、道德品质、文化观念、精神修养等,这些教育内容都是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理念,其核心在于培养大学生求真务实的精神,拓展以人为本的发展思维。可以看出,高校党内主题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有着一定的契合性,因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也需要培养大学生面对市场竞争的沉重冷静的思维,应对问题的实事求是的精神,一切从实际出发,关注人本精神等。因此,两者的教育内容之间存在重叠部分,相互之间具有关联性。
高校党建工作以人为本,是培养全面的人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机构,高校党建工作的教育目标主要在于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理想信念坚定、道德情操高尚、价值理念正确、党性观念强烈和爱国情怀浓厚的党和国家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目标集中在培养富有企业家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以及引导大学生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前途、民族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在党和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方针下放飞创业梦想,实现人生价值。因此可见,大学生创业教育目标和高校党建工作教育目标有共通之处,都致力于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具有崇高理想信念和良好精神品质,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共产主义不懈奋斗的人才。
高校开展党建工作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效果具有互促性,相得益彰。一方面,党建工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精神激励和榜样示范,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是党建的德育内涵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价值延伸;另一方面,党建工作始终贯穿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全过程,这是新形势下高校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的必然要求。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提升党建质量而言具有深刻的“反哺”意义。高校应不断深化党建工作引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断推进党建工作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良性互动,实现两者之间有效融合。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发挥党建工作在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的积极作用,将基层党建工作与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有效结合,为社会培养发展所需求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大学生党建活动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思想引领作用。一方面,高校应通过系统的党课和讲座,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相关创业政策学习,引导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坚持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积极投身创业实践活动;另一方面,高校应将创新创业能力作为党员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把创新创业成绩突出的大学生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同时将创新创业能力纳入学生党员评价体系中,以此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活动,如通过党的理论学习,培养自身开拓创新的创业意识;通过党史学习,培养自身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高校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辐射作用,营造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高校可以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基地特色党支部,完善创业实践体系。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基地特色党支部为单位,依托大学生党员暑期社会实践、“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等平台,开展学专业、定规划、重实践等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活动,激发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主体意识,提升大学生群体创业能力素养;在学生群体中开展 “一对一”帮扶活动,有计划地结对帮扶,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骨干作用和桥梁作用,通过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形成创新创业联动工作机制,提高青年大学生党员团员综合能力和创业能力,切实扩大服务大学生创业工作的覆盖面;注重支部先进性,激励党员发挥先锋作用,开展多种支部创业活动,充分党建工作覆盖面广、服务性强的特点,实现“党建”与“创新创业教育”的互动双赢。
大学生创业教育与高校党建工作的有效融合可以丰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载体。高校应完善党建工作平台功能,整合资源,创新平台,建立多渠道的支持系统,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凝心聚力作用,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更多创新载体。以基层组织为核心,发挥沟通、凝聚、组织作用,搭建高校、社会、企业、政府等方面良性互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科学化平台系统;主动适应互联网思维,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信息化与网络化建设,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微信群、QQ群等信息共享平台,常态化开展专家指导、资讯参考、信息交流等活动;在党建服务工作开展过程当中,融入网上志愿服务、网络培训等活动,形成健康的网络环境,营造一种鼓励创新、支持创业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明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高校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机构,应以党建工作为抓手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应依托党组织优势,遵循党建工作规律,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堡垒作用和党员个人的模范带头作用,创新思路,优化载体,不断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培养良好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切实促进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