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霞,张小花
(1.甘肃卫生职业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2.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截至2017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4亿,占总人口的17.3%,预计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4.87亿,占总人口的34.9%[1]。由于高龄老年群体失能率达50%以上,我国失能老人规模或从现阶段的625万人上升到2050年的1 875万人。面对如此庞大的老年群体,养老问题逐渐受到社会关注。为解决老龄化问题,政府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养老方针[2]。本项目联合医学院校教师与优秀学生组成志愿者团队进入社区,评估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进行健康干预,旨在提升老年人群健康素养,增强医学院校师生服务社会能力,深化产教融合,促进医学院校教学改革,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选取兰州市科技街社区作为目标社区,确定该社区内6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为目标服务人群,其中,60~64岁262人,65~74岁421人,75岁及以上181人,共864人。
选取甘肃卫生职业学院、甘肃中医药大学骨干教师和优秀学生作为志愿者,接受统一培训。自制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老年人基本情况、健康情况、中医体质辨识、保健需求等,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及分析、健康干预与效果评价。共发放调查问卷1 728份,回收1 658份,回收率96%。
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双录入,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
本项目效果评价有过程评价、效应评价及结局评价三大类。对本项目执行情况及项目实施前后变化进行评价,评价标准为原定计划。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同步评价实施效果,评价指标包括干预次数、持续时间、暴露率(目标人群参与情况)、有效指数等,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干预活动统计结果
效应评价是评估本项目导致的目标人群健康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在干预活动结束后一周内评价项目实施效果,评价指标有健康知识均分、健康知识合格率、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信念持有率及行为改变率,具体见表2。
表2 项目实施近期效果
由表2可见,项目实施后目标人群健康知识均分、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知识合格率、健康信念持有率均有所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行为改变率在项目实施后虽有所提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行为改变较健康知识获得更为困难。
项目实施后的远期效果,即目标人群健康状况以及生活质量的变化,于干预活动结束后半年评价,选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生活满意度指数量表及生活质量指数量表,计算日常活动指数、生活满意度指数及生活质量指数,具体结果见表3。
表3 项目实施远期效果
由表3可见,项目实施后目标人群日常活动指数、生活满意度指数及生活质量指数均有所提升,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或P<0.05)。
调查结果显示,社区老年人参与健康干预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干预活动中暴露率最低的是项目动员会,主要原因为目前社会上举办的面向老年人的健康服务活动多带有商业营销目的,过分夸大保健品的作用,追求巨大利润,导致社区居民产生信任危机;另外,多数高龄老年人处于失能、半失能状态,无法参与项目活动。本项目开展的义诊活动受到居民热烈欢迎,15次活动的暴露率高达82%,共服务3 000人次,提示社区老年人对中医药特色健康服务需求较迫切,认可师生提供的健康服务,为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力支撑。
健商(HQ)是健康商数的简称,用于衡量个人健康意识、健康知识和健康能力水平。健商强调的身心健康是指通过自我保健使身体达到最佳状态[3]。本项目实施后目标人群健康知识、健康信念及行为均有所改变,即提升了健商。老年人生活质量与健商相关,健商的提高,有利于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改善,正确的健康知识、良好的精神状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自我保健能力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4],所以要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必须重视老年人生活质量与健商的关系。由医学院校师生开展的以中医药技术服务为主的义诊提高了社区老年人群生活舒适度及生活质量。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由此可见,产教融合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也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医学院校师生参与社区老年健康服务项目,既有助于其了解工作岗位需求,又可以通过实践检验教学质量,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