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华,钱芝网,施毓凤,杜小磊,赵 芳
(上海健康医学院护理与健康管理学院,上海 201318)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无病防病、预防为主的健康促进观念普遍被认可与接受,人们对健康管理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预计未来5~10年,我国大约需要1 000万健康服务人才和200万专业的健康服务与管理人才[1]。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国家要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基础上,促进基本和非基本健康服务协调发展,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2]。因此,我国在今后一个时期要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积极发展健康保险以及支持发展健康体检咨询、全民体育健身、健康文化和旅游等多样化健康服务与管理事业。然而在我国,健康服务与管理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专业人才严重不足[3]。虽然2005年10月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推出健康管理师这一新的职业,对我国健康管理专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但直到2016年教育部才正式批准开设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首批只有5家高校获得招生资格。由于本专业尚未形成规模,缺乏专业特色和完善的学科体系,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差别很大,个别高校的核心课程中没有健康服务技能类课程,其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对健康服务与管理人才的实际需求不相符[4-5]。因此,努力推动健康管理学科建设,丰富健康管理学科内涵,培养满足社会迫切需求的健康管理人才,已经成为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教育的新课题。作为第二批获得该专业本科招生资格的21家高校之一,我院在构建该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全国已开设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及相关专业的高等本科院校进行调研。通过与各院校骨干专业教师、院系主任等的访谈和交流,以及对各院校培养计划、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进行广泛的调查与分析,了解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管理现状、不足及未来设想。同时,多次组织召开相关企业管理人员座谈会,听取用人单位的具体意见和建议,对所得信息进行逻辑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总结。
根据应用型人才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特点,以及“围绕‘医工结合、医养结合、医保结合’发展方向,培养具有健全人格与心理,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具有行业引领潜质的人类健康促进者”的办学定位,我院结合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特点、市场需求,将本专业培养目标确定为: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适应健康模式转变以及大健康产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思想道德、职业素养和协调沟通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具备医学、管理学、信息学理论基础,掌握健康管理与服务知识和技能,能够在医疗卫生机构、健康管理企业、健康产业、保险公司、卫生行政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健康企业管理、社区健康服务以及健康保险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未来将主要从事个体或人群健康方面的服务和管理工作,应具备服务与管理两种基本技能。因此,在校期间应学习医学、管理学以及信息学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接受健康服务与管理基本训练,具备健康服务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等方面的能力。同时,要重视思想品德、文化修养、个性、人格以及健全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等方面的培养。学生毕业后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方面: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养成遵纪守法的法律意识和文明的行为习惯;具有基本的科学素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高尚的敬业精神。
(2)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系统掌握医学、管理学和信息学等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从事健康服务与管理工作所需的综合职业素质,开展健康管理项目设计、组织、实施和控制等全过程的综合管理能力;具有服务健康相关企事业单位实践能力和健康教育、评估、干预与评价等实用技术,富有创新精神,具有终身学习、研究、开拓创新能力;掌握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和行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技能。
(3)人文素质与身心素质方面:具备基本人文知识,具有良好文化修养和道德情操;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坚强的意志力和鲜明独特的人格;德、智、体、美综合发展,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交流能力。
为达到本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培养合格的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在构建课程体系时特别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整个教学分为课程教学部分和集中见习与毕业实习、毕业设计部分,两部分占总学分的比例分别为83.84%和16.16%。课程教学部分由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4部分组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分别为47.26%、52.74%。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学分及学时分配见表1。
2.3.1 重视通识教育,夯实医学基础,强化专业理论 通识教育主要培养学生政治素养、外语能力和计算机操作技能,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专业基础课程部分系统地开设了基础、临床与预防医学基本理论课程,以及管理学、信息学、物联网技术等相关课程,为学生将来的专业发展提供支持。专业课程则主要围绕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核心能力进行设置,包括健康教育与传播、健康风险评估、健康干预、健康经济与健康保险等。具体课程设置见表2。
表1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学分及学时分配(%)
表2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设置
表3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选修课程设置
2.3.2 开设应用型选修课程,培养个性化人才 为拓展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发展兴趣和特长,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个性化应用型人才,我院在课程设置时加大选修课程比重,学分占总学分的16.67%。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选修课程包括3个模块,即健康保险模块、健康企业管理模块和社区慢病管理模块,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今后可能就业的方向选择一个模块学习。
2.3.3 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构建课程体系过程中特别强调实践教学环节,把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对于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以及专业选修课程,主要增加课程实验和技能实训,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相应实践技能,实现“学中做、做中学”。除此之外,还利用小学期安排临床集中见习、创新创业实践以及专业集中见习,并统一安排为期20周的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环节,进一步强化学生应用技能培养,使其在实践中能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问题。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安排见表4。
表4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安排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优化结构办学特色,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这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适应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的战略调整。
应用型人才是介于精于理论研究的学术型人才和擅长实际操作的技能型人才之间的,既有足够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素养,又能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高级人才[6]。应用型人才培养以能力培养为中心,这里说的能力是职业岗位群能力,即运用科学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以及更强的社会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自我表现能力、团队精神、协调能力、交际能力等[7]。因此,应用型人才培养更强调基础理论、基本技术相关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以及后续职业发展的潜力。健康服务与管理是一门新兴学科,涉及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社会医学和管理学、信息学等多学科知识[8]。其职业岗位群的核心能力是能够运用医学和管理学科基础理论知识,进行不同人群的健康监测、健康评估、健康教育以及健康干预等全过程管理。我院为近年新组建的地方本科医学院校,办学定位为医学类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主要培养面向社区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及医工、医养、医保结合的相关辅助人员。学院充分依托上海市优势资源,探索构建“专科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贯通式一体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与本市其他开设医学类专业的高校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更好地服务本地区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结合学院办学定位和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核心能力,我们在确定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遵循以下原则。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指导下,学校和用人单位根据教育目标共同确定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培养方式和保障机制[9]。我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结合学院办学定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框架,以培养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执业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为目标,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目标,贯彻“能力本位”原则,从分析学生必备的能力结构出发,构建科学合理的理论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确定教学活动与方式[10]。因此,我们在构建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时,紧紧围绕“健康监测、健康评估、健康干预的服务能力和健康项目的综合管理能力”等核心能力,按照行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求,遵循学科分类、分工的科学规律,突出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增加实验、实训、见习和实习课时数,并引入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把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探索活动。为提升学生专业认同感,我院聘请健康管理领域相关专业人士来授课,并组织健康产业发展现状等系列讲座,拓宽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行业的认识。
(1)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理论课程主要包括在课堂上以讲授为主的公共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实践课程则主要包括课堂实验、实训、见习、实习等。我们按照“应用型本科理论课程不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以及深度,但必须够用,需为学生专业能力提升增加推动力”[10]的原则,在合理分配理论课时基础上,增加实践课时,并注意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有机融合,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
(2)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显性课程一般指列入正式教学计划、采取课堂讲授或实验实训方式进行教学的课程,隐性课程是指未列入教学计划、采取非课堂讲授方式的教学活动,如第二课堂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应用型本科院校更应注重隐性课程的开发。我们将依托学院,与农业银行共同成立“上海农银人寿健康管理研究中心”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社会实践、课题调查、创新创业比赛等活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开阔学生视野,锻炼多方面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3)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本专业应在保证开设必修课程的基础上,高度重视选修课程的开设,增加选修课程课时和门数,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培养及未来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我们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加大了选修课的比重,构建了用于专业拓展的限定选修课、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指定选修课以及发展学生个性的任意选修课3个模块,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有利的资源。
目前,鉴于我国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服务与管理理论体系和实践服务模式还不完善,各高校在健康服务与管理学科建设中,除注重人才培养外,还应在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以更好地促进本专业人才成长,推动我国健康管理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