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 云 樊巧云
(1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江苏南京 210046; 2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政教部,江苏连云港 222006)
在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教育工作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必须坚持九个方面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观点,明确了教育的“三大主体”、“六大主题”,给新时代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实践以丰富内涵和本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提出更加明确和具体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的“九个坚持”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的根本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怎样培养人:通过教育改革创新和教师队伍建设;为谁培养人:为党、为社会主义、为中国大地、为人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人。
“九个坚持”回答了教育事业的一系列最重要最本质的问题,涵盖地位、方向、保障、任务、使命、目的、特点等问题,构成教育事业的整个体系。教育事业的地位:是优先发展地位;教育的方向:是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教育的保障和依靠力量:是党的全面领导;教育的任务:是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育的使命:是担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教育的方式、路径:是教育改革创新的方式、路径;教育的中心、主体和目的:是以人民为中心、为主体、为目的;教育的特点:是扎根中国大地;教育的基础工作:是教师队伍建设。
“九个坚持”中的第一“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中的“党”、第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中的“人民”和第九“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中的“教师队伍”,三个方面都紧扣教育事业的主体展开,即人。
“九个坚持”中的第二“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中“立德树人”、第三“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中“优先教育”、第四“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中“社会主义方向”、第五“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中“扎根中国”、第七面“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中“深化改革创新”和第八“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中“服务民族复兴”,六个方面都紧紧围绕教育事业的主题展开,即事。
“九个坚持”回答了“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这一高校培养人才的根本问题。
“九个坚持”中“党”、“社会主义”、“人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扎根中国大地”这些关键词,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高频词,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关键词。由此,“九个坚持”规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最重要地位、最重要使命、最中心工作。“九个坚持”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和高等教育最核心、最本质的“中国特色”。
“九个坚持”中提到的三个主体“党”、“人民”和“教师队伍”,对教育事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明确的新时代更高要求,归纳为一要坚决拥护党的领导、有助于改善党的执政执教;二要面向教师,树立典型、营造干事创业氛围、弘扬尊师重教的校园文化;三要为了学生、依靠师生、让全社会满意。
十九大报告指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加强党对教育事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是社会主义大学的基本特征、最大优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就是要拥戴和改善党的领导,改善党的执政执教,发挥党全面领导人、首要决策者、第一责任人和监督保障人的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阐明党的思想理论来帮助高校师生维护党的领导。依托高校各级党委党支部学习、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的制度和文化,持续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党的十九大最新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从课堂教学到课外实践,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学科体系到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话语体系,从校园文化到网络文化,贯穿新媒体新技术新平台,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引导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确保政治立场原则、方向道路上同党高度一致,贯彻党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的决定,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力的意识和行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各种方式手段,树立党的良好形象,讲好党的感人故事来帮助高校师生拥戴党的领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展现中国共产党人的意气风发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追求真理的勇士形象和忠诚奉献的伟岸形象。帮助高校师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政治追求和灵魂支柱。要带领高校师生了解党的光辉奋斗历史和无私忘我的崇高境界,了解中国共产党人本着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根本宗旨,以高度的理论自觉、政治自觉和实践自觉,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带领中国人民谱写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壮丽篇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优化党的建设,充分发挥高校基础研究、理论创新的优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研究人员、党员干部、党务工作者理论具备实践经验丰富、研究功底扎实的优势,优化党务工作,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的基层组织思想政治工作能力,以改善高校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党团分级培训、新老党员分层管理、师生传帮带、学习方式创新等方面,都担负着探索和创新职责。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推进高校各级党委执政的民主、科学,不断完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高校的民即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推进高校民主执政即不断完善和扩大高校党内民主,加强对高校各项权力的监督,切实做到权为师生所用、情为师生所系、利为师生所谋。让师生认识“民主”,体验“民主”,确保高校师生依法实行民主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充分发挥高校师生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共同做好高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
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凸显了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性、基础性和重要性。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全员育人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员有责、全校有责,全校教师都需要加强和提高思想政治意识、素质和能力,参与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明确自身作为教育事业的根本、培养新时代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的身份和地位,早日形成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方法技术娴熟,能潜心教书育人,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教师团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着力培养和充分挖掘高校立德树人、德才兼备的教师先进典型。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先进就是一个样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宣扬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德高”,肯下苦功夫、学问高深的“学高”和善用现代信息技术、讲究教学艺术的“艺高”的“三高”教师标准,不断发掘和培养立德树人、德才兼备的先进模范教师和先进教师团队,总结宣传这些优秀楷模代表时代精神的先进事迹,以发挥榜样引领和模范带头作用,激励更多乃至全体教师的立足岗位、见贤思齐,持续地、源于不断地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着力营造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良好事业氛围,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成长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态度,引导、鼓励教师们在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中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倡导教师们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干事创业、奋发有为,充分发挥教师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放手让教师们把才华和能量充分释放出来,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自己作为高校主人、主体和真正的民间力量、草根英雄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发展、推动中华民族历史前进的强大力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着力凝聚和形成尊师重教的高校校园文化和社会风尚。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全校形成和弘扬尊师重教的校园文化,高校领导干部、普通教师、全体师生要凝聚共识,明确教师的本职和本分是教书育人,教书是第一工作,上课是第一责任。尊师重教是尊重教育的规律性、时代性、创造性,是尊重教师、维护教师的形象和尊严,是尊重教师的知识和专业,是尊重教师的劳动和教育学习活动,还是创设教师学习研讨、成长发展的时空条件、文化氛围和制度机制,重视教师培养、深造和教师再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就是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体现高等教育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主体、为中心的教育发展基本理念,即为了人民、以人民为目的,依靠人民、凝聚人民力量,由人民检验、得到人民认可和满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民为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学生是高校的教育对象、培养对象和服务对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民主体。面对变化发展的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紧紧围绕并积极回应国家大政方针的重点亮点、社会时事舆论的焦点热点、学生关键问题的要点盲点,思想行为有疑惑困扰的难点痛点,给予学生相应政策解答、理论解析、思想指导,为学生答疑解惑、排忧解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有助于促进高校学生的身体健康、思维发达、意志坚定,促进他们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并信仰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制度,提高养成更良好更适应社会的做人做事的能力和方法、成为接续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助于他们形成不仅涵盖在校期间,还能够受益一生的成长成才成人的习惯和理念,有助于他们梳理过去、明确现在和为未来掌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鼓励高校青年学生用“青春梦”激荡“中国梦”,珍惜和平发展的历史机遇,把握建功立业的广阔舞台,做新时代最有活力、最具创造性的奋进者、开拓者、搏击者,融入改革进程,为梦想执着奋斗。引导青年学生要学会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选择,将个人的理想志愿、信念追求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相结合,与社会需要、人民利益相一致,勇挑时代重担,多做奉献,书写出不负时代馈赠、不负历史青睐的青春答卷,留下最为充实无悔的青春回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除了要提供普遍意义、共性要求的教育和服务,还要给予特殊的、弱势的学生个体和群体更多支持和精准帮扶,通过组织机构和专业人员:如重病残疾、心理疾病、学业困难、家庭困难、少数民族、农村偏远山区、西部地区等情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依靠师生为主的人民,汇聚各方力量,形成教育学习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运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和思维方式,包括校内专业教师、公共课教师、各科教师,辅导员,行政人员,教辅人员,领导干部在内的每一位高校教师个体和团队应充分把握和学生的每一次交流接触时机,发掘每一门课程中德育元素,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和育人功能,自觉担当立德树人的政治自觉,实现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善于挖掘优秀学生事迹,发挥个体的榜样示范作用利用优秀学生团体和“女生社”、“青马学社”、“青协”、“就创协会”等先进学生社团、协会、联合会等组织的带动作用,扩大同辈影响力。和学生的家庭团结协作,还可善用学生父母的力量,帮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教育学习的共同体,汇聚合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要充分汇聚校外各种资源,如高校师生的亲属朋友,校友会、社会公益组织、高校联盟、企业公司、商会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属地组织的力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让人民满意,即由人民检验,人民评价,人民选择,达到人民的目标,满足人民的需要。这里的人民既指高校大学生本人和所在家庭,还指高校本身和高校教师,还包括用人单位、社区、政府内的全国、全社会。现实中由于各方的标准要求不同,需要探索出一套客观科学、长期追踪、多维综合的教育评价反馈机制和体系。
我国拥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基本的国家性质和本质特征,决定了我国的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即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的“九个坚持”既为“坚持”,反映了教育事业的规律性和科学性,同时强调了上述要求的长期性和稳定性。“九个坚持”为“新理念、新思想和新观点”还反映了新时代教育事业的与时俱进,反映了教育领域的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统一,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与实践行动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