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泓
(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航空旅游学院,山东日照 276826)
空中乘务专业“校企一体、协同育人”模式是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专业发展大趋势下的产物。校企协同育人不仅可以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科学性、职业性,而且能保证学生实习实训有的放矢、推动学生充分就业。目前,空中乘务专业的校企合作发展并不容乐观,因为民航业自身经营管理比较成熟,拥有严格的行业准入制度,行业的特殊性加之社会对空乘岗位趋之若鹜的现状,使空中乘务专业的校企合作,相对比其他专业,应该是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的短板。即使学校和企业建立起了校企合作,相应的保障机制却没有建立起来,致使校企双方推行在“校企一体、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问题,影响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1.1.1 校企协同育人没有呈现良性发展的态势
空中乘务专业校企双方能达成协同育人非常不容易。因为企业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单位,空中乘务专业相比较其他专业,设备资金投入都比较大。大部分情况下,校企无法达成合作主要是投入大、产出少的原因。校企双方能够排除万难,达成合作成功,共建实训基地实属不易。但因为校企合作缺乏有效的机制支撑和保障,比如实训基地的管理,缺乏自身的造血功能,校企合作并没有呈现良性发展的态势。
1.1.2 校企协同育人深度融合不够
纵观大部分高职院校空乘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校企合作主要停留在订单培养、实训基地共建、实习就业等方面,一些更深层的精品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质量标准建设等内涵性的重要模块,尚未启动,校企协同育人的深度融合不够。
1.1.3 专职“双师型”队伍建设跟进不上
校企合作的空中乘务专业会搭建起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但就现状来看不容乐观,仍然存在着教师专业性不高、学历结构偏低、科研能力较弱、“双师型”教师缺乏等问题。因为学校绝大部分教师没有民航背景和相关办学经验,专业老师也是由原有的礼仪、酒店、外语等专业老师改行充当,教学的专业性以及专业研究的视野经验都不够,教学主要以基础课程、理论教学为主;从校企合作的企业里请来上课的老师,主要担任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实训,虽然具有丰富的民航实战经验,但在教学研究方面功底不足,加之企业兼职老师的流动比较强,教学研究的持续跟进性无法保证,使得校企双方产学研合作很难持续深入的实现。总之,专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薄弱制约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1.1.4 地方政府没能发挥引领、监管作用
空中乘务专业的开设和校企合作的开展缺乏地方政府的引领和监督作用。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地方政府没有在经费的统筹、合作层次、资源的分配、信息共享等方面为校企合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建设性作用,校企合作缺乏源源的动力,没有生机与活力,校企合作的质量和特色得不到保证。第二,对开办空中乘务专业院校的培养质量监管不够。由于民航业迅速发展,人才需求的扩张,各职业院校都看好了民航人才培养这块蛋糕,纷纷开设空中乘务专业,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开办的学校越来越多,空中乘务人才严重供过于求,这也是影响校企合作的重要原因。
1.2.1 “学校+中间企业方”特殊校企合作模式
所谓中间企业方,是指民间的中介机构和航空产业的教育培训企业。因为民航企业的行业特殊性,并不热衷校企合作,由此,催生了另一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即“高校—中间企业方”的合作模式。中间企业方,拥有丰富的人脉资源,这种资源成为了他们与学校合作的最大资本。他们与学校的合作模式基本上都采取了同一模式,即中间企业方为合作院校提供航空模拟舱、救生舱、地面服务等实训设备,并为学校提供一定的专业教员师资,与学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负责学生实习实训,同时保证一定数量的学生能被航空公司录用;中间方企业对合作院校的学生收取一定的培训费用,提高学生专业化程度。目前,民间中介机构合作模式最为典型的就是“金通模式”。金通公司是辽宁一家培训机构,它利用自身与民航企业的人脉优势,先后与内蒙古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山东旅游职业学院等15所公办本科、高职院校建立起合作关系。航空产业的教育培训企业最为典型的是“北京通航模式”,北京通航全称北京通用航空产业基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它利用自身的国内外通用航空教育培训资质和资源,现后与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工业职业学院、江西现代职业学院、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宁夏工商职业学院等二十多所高校建立了不同形式的校企合作。中间方企业主要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虽然具备大量的民航资源,但是如果合作院校的招生规模跟不上,企业对学生的就业不能给予保证,合作往往就会进入冷淡状态,导致了以上问题的出现。
1.2.2 校企协同育人运行保障体系缺失
造成上面提到的问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校企双方在专业课程、师资队伍、实训基地、课堂教学、实训就业等方面缺乏与空乘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质量标准和保障体系。另外,合作的长效机制和约束机制都尚未建立,企业缺乏动力和热情,合作院校也没有制定出科学合理、可持续的校企合作方案,所以很难推动校企合向高层次、全方位发展。
2.1.1 建立和完善实训基地的市场化运作机制。社会服务是职业院校的重要内容,借助校企合作建设的专业化、高标准的实训基地,可以发挥出社会服务的功能,并按照市场化机制进行运作。可以面向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利用校企合作专业的共享资源开展企业职工的在职培训、转岗培训方面等市场业务。不仅能扩大学校空中乘务专业建设的知名度,还能带动校企合作办学体制的改革,加强校企双方紧密联系,促进校企双方在师资、产学研方面深度合作。
2.1.2 建立和完善实训基地的评测机制。职业教育重在学生实践技能的掌握,专业的实训条件保障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完整完善的评测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依据评测标准,才能不断检测学生培养质量如何、设备器材是否跟得上行业变化等,保证人才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
2.2.1 建立学校和企业的挂职兼职“双职”机制。学校应从民航企业引进兼职的行业人才,也可以选派专业课教师进入合作的民航企业进行挂职顶岗锻炼,接收企业的专业培训;同时企业应积极给予合作院校专业师资支持,接纳院校老师参加岗位挂职锻炼,促进彼此深度的合作交流。只有这样,师资队建设才能走上校企深度合作的共建之路。
2.2.2 建立“双师型”教师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双师型”教师成长,对已经取得“双师型”资格的教师不仅在专业研究、课程建设、进修等方面给予支持倾斜,也会在课酬待遇、职称评审、绩效考核等方面给予加分鼓励。同时,鼓励教师们进行教学实践改革研究,提高教学科研能力,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有力的保证。
空中乘务专业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职业院校空中乘务专业的教学当中,注重实践教学,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因此,实践教学的课程设置与实施的保障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2.3.1 学校是课程设置的主体。课程设置要以实现民航人才职业能力为目标,应对接民航业最新职业标准,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民航人才为目标,即按照职业的核心岗位群和相关岗位群,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岗位专业综合服务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来构建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时要在总结经验和对比借鉴其他兄弟院校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突出专业素质和技能培养,课程设置要采取理实一体化的课程结构,不仅要体现开设专业的特点,更要体现专业实践的特色。
2.3.2 企业积极参与。企业积极参与学校空乘人才培养规划制定和专业课程设置,并派遣专家教员参与到实际教学过程中,指导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企业主动向合作院校提供空中乘务专业需求和人才培养方向,按照产业标准和要求,及时向合作院校提供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标准、成功案例等内容,保证课程体系设置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发展的长期性、前瞻性。
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机制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校企双方依据空乘人才的培养目标,对协同育人模式的各个环节、要素做出的评判。由于企业与学校的运行机制和运营目标存在较大的不同,因此,校企协同育人的评价机制不能搞简单的一刀切模式,而是需要采取双向、全方位、多纬度的评价模式,即学校和企业在整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过程中要在教师专业教学水平、学生就业能力、实习实训条件以及运行管理能力等方面彼此监督、调整和反馈,达到全方位、多纬度的闭环评价模式,这样不仅可以保证评价更具有客观性、科学性,也可以使校企双方不断创新“校企一体、协同育人”模式,开创校企合作的新局面。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的实施以二级学院为主体,联动教务处、就业处等多个部门,共同协调筹措进行人才的管理和培养,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在经费、组织、制度等基础合作方面给予充分的保障,才能保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校企间按计划顺利实施。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是空中乘务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根本保障。解决培养中的问题,保障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培养持续、稳固发展,一方面学校要注重内涵建设,走产、学、研发展之路,改革传统课程体系,培养民航企业、社会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要基于互惠多赢的利益驱动机制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校企运行的各项保障机制,将校企协同育人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教师和学生在校企合作提供的平台上真正得到成长和发展,从而实现“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保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