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重慧
【摘要】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会涉及到立体图形,这对小学生来讲有着一定的难度。立体图形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都有着一定的要求,而这些是小学生还不具备的。如果教师不能使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对空间图形的理解,会加大学生学习难度,也不利于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如何在小学高年级开展有效的“空间与图形”教学策略,是教育界需要共同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空间与图形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48-0189-01
小学数学与其他科目相比,有着一定的抽象性,尤其是图形教学,对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考验。随着年级的升高,小学生会接触到立体图形。立体图形属于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如果学生不具备空间想象能力,很难彻底弄懂相关数学问题。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老师多采用口述结合黑板展示的形式来进行课堂教学,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讲,可以明白空间图形的相关知识。但是对于一些思维能力弱,还不具备较强空间想象能力的学生来讲,会相当吃力,这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动力和兴趣,逐渐拉开学习差距。因此,教师要利用自身的教学经验,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解决空间图形的学习困难,提升教学效率。
1.小学高年级空间图形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课堂形式枯燥
传统的教学模式多是老师在讲台上讲授知识,学生在下面听讲,师生之间缺少必要的交流。虽然偶尔会有提问,但是学生多害怕回答错误受到老师批评,不去积极回答问题。这就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有问题时不主动提问,老师也难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空间图形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属于较难的一部分,所有学生不可能全部听懂。但是对于老师的敬畏导致学生并不主动去询问,从而影响到教学效果。并且枯燥的课堂氛围会进一步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教学质量低下。想要提升教学效率,首先需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空间图形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起到提升学生兴趣的作用。
1.2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
老师的鼓励会让学生变得更加优秀,这属于心理学上的“安慰剂效应”。学生由于家庭背景、成长环境以及性格特点等的不同会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在学习能力方面也会不同。有些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较困难,学习效果也不如其他学生,但是他可能在其他科目上有不错的表现。这说明学生只要有一定的学习兴趣,再稍加努力会取得不错的效果。但是在面对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时,教师的耐心不足,态度也欠妥。多数教师都是以成绩为评价标准,认为学习成绩更好的学生优秀一些。这对于那些基础薄弱的学生不是很公平,他们也渴望老师给予更多的关注。但是老师的忽视会让学生逐渐丧失学习热情,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之间差距逐渐拉大。教师应当看到每位学生身上的优点,然后给予学生更多的认可,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小学学生的认知简单,喜欢哪个老师,也会逐渐喜欢这个老师的课堂。但是由于评价体系的单一,会导致一部分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尤其是在学习较为困难的空间图形时,没有足够的动力会导致学生丧失信心,学习效率低下。
2.小学高年级空间图形教学策略
2.1鼓励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对学生来讲非常重要,有效的预习可以让学生大致了解课堂内容,并且发现学习内容的难点。然后在带着问题进行课堂学习,提升学习效率。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通过课前预习跟上老师的步伐,避免出现问题卡壳现象。尤其是空间图形教学过程中,课前预习更加重要。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并不会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想象,而一些较为复杂的图形会需要经过分解与思考才能解决与之相关的问题。如果不进行课前预习,学生很难在课堂上做到这些。而要让学生更好的进行预习,一定要提升预习内容的趣味性。比如,教师可以将一些实际生活问题与课堂内容联系在一起。生活中有多种立体建筑,将这些与课堂内容结合起来制成预习内容,可以有效提升趣味性,让学生更主动的进行预习。同时这样的内容可以改变一些认为数学脱离实际的看法,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认同感。此外,预习内容与实际相结合还能提升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便于学生将所学到的内容灵活运用到今后的学习中。所以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在备课时应当选择有趣的内容,给予学生较多的鼓励,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2.2丰富课堂形式
传统的课堂形式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教学质量差,因此必须丰富课堂形式以提升教学效果。现在多数学校拥有多媒体,将其应用在小学高年级空间图形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课堂气氛。与传统的口头教学相比,视频、动画等有更强的视觉冲击力,将学生的视线和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之上。并且空间立体图形通过多媒体也更容易展现出来,立体图形的拆分都可以呈现在学生面前,变得更加直觀明了,降低学生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要求,提升教学效率。此外还可以采用情景教学,小组学习等形式,多种教学形式会改变枯燥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而教师在课堂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则能逐步提升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掌握空间图形问题。
2.3引导学生课后复习
课后复习可以查漏补缺,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提升知识掌握程度。在小学高年级空间图形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的思维认知很难跟上老师的讲解速度,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很难掌握全部内容,这就更凸显复习的重要性。由于知识内容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较高,部分内容在课堂上很难理解,而通过课后复习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但是部分图形结构问题无法通过笔记记录,导致无法进一步复习。教师可以将微课应用于学生复习过程中,微课内容少,时间短,不会过多的浪费学生的时间,可以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突破难点问题,提升复习效率。并且微课针对性强,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学习到难一些的问题完成知识突破。而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可以多次学习基础知识,巩固基础。并且微课可以更好的展现一些难以记录的课堂知识,让学生顺利完成复习。此外,由于微课的特性,其不止可以应用于学生的复习过程中,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可以应用。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合理利用微课,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3.讨论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难度会不断提升。在小学高年级会进行空间图形的学习,但是由于小学生认知程度较低,空间想象能力还存在一定的欠缺,所以这部分自然成为了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并且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难有较高的教学质量,进一步影响到教学效果。只有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才能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预习,采用丰富的课堂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复习,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学生对空间图形知识的掌握程度。
参考文献:
[1]殷海燕.微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立体图形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 学周刊,2018(01):148-149.
[2]廖红燕.农村小学高年级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探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8(19):123-124.
[3]张金艳.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J]. 中国校外教育,2016(32):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