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兰芳 张世锋
摘要:为了考察人在会话时的认知过程,很多学者开始分析人们的言语运用过程,因为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反映了人的认知过程。只有理解了言语运用过程中所涉及的心理机制,人们才能更好地理解言语运用的过程。尽管,目前仍无法获得认知过程的直接证据,但通过进行相关假定、考察和推断仍可以进行一些有意义的探讨。本文试图结合对认知过程的分析,理解英语口语表达中的停顿和发声之间的推进模式,以及信息在这过程所发生的相关变化。
关键词:英语 口语话语 信息流 认知限制
中图分类号:H31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22—0087—02
为了考察说话时人的认知过程,很多学者使用“新旧信息”“主题与述题”“主语与谓语”“声调单位”等术语来分析人们的言语运用过程。在理解语言运用背后的心理机制前,我们很难理解自己使用语言的过程和机制。虽然,学者长期使用的一些术语,如“旧”信息或“已知”信息、“新”信息、“主题”“述题”等,为人们理解言语运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这些术语的使用相互重叠,概念含混。为了更有效地理解语言运用中的认知机制,论文将继续使用“已知”信息和“新”信息的传统术语,同时选择诸如“已激活”和“未激活”这样描述认知方式更为合适的术语。另外,文中还使用了“出发点”(有时被称为“主题”)和“附加信息”(有时被称为“述题”)来分析信息块中的不同成分。
一、语调单位
人在意识中存储了大量知识或信息,但在某个特定时刻,只有极少量的信息被关注或处在“活跃”状态。毫无疑问,我们激活信息的能力存在着巨大的限制。我们过去认为活跃信息储存在短期记忆中,例如,研究发现短期记忆只能容纳7个(加减2个)项目(Miller,1956)。我们无需纠结这个数据是否完全正确,以及这里的“项目”究竟指的是什么。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即短期记忆不能容纳太多信息。因此与其讨论记忆类型,还不如考察在人的意识中暂时被“激活”的少量信息。从这个角度说,采用“激活”这一术语是恰当的。当言说者说话时,她或他将暂时处在活跃状态的逐条信息用语言表达出来。David Crystal将被激活的信息称为“语调单位”(Crystal:1975)。根据他的解释,语调单位是指一个处在某个连贯的语调轮廓,前面通常存在暂停的声音片段。英语中的语调单元通常包含大约五个或六个单词。在英语口语表达中,通常在停顿大约两秒钟后开始新的语调单元。换句话说,每个活跃信息以大约两秒钟的间隔被后来激活的其他信息替换。
通过考察言语产生的情形,研究发现暂停和发声的交替模式为:“...×××××,...×××××,... ×××××,etc.”其中符号“...”表示停顿,“×××××”表示会话中的发声片段。研究也发现,语调单元中的单词数量以及语调峰值的数量和位置是可变因素。虽然,我们还无法获得这些因素变化的直接证据,但考察会话暂停与发声期言说者意识中信息被激活的状态变化对于理解言语运用的实际情况是非常有帮助的。这种变化可能需要言说者在认知上作出一定程度的努力,这可能是言说者在会话中沉默的主要原因。不仅某些信息在言说者的意识中被激活,而且,如果在某个时刻可以被激活的信息总量是有限的,则其他曾经被激活的信息就必须退出活跃状态,被其他新近激活的信息取代。在启动暂停期结束时,所有在随后发声期将要表达的信息都将在言说者的意识中被激活。这不意味着说话时言说者意识中的信息不会出现激活状态的变化,但是出现这种信息激活状态的变化时,这种变化仅代表了一种不流畅或偏离理想的现象。我们也可以考察听话者意识中信息状态的变化。据考察,言说者的发声同时会激活听话者的某些信息,而让其意识中的其他信息退出活跃状态。事实上,言说者说话就是为了引起听者意识中信息激活状态的变化。然后言说者与听话者实现角色交替,在暂停期言说者的意识中出现信息激活状态的变化,在言说者发声期听话者的意识也发生相应变化。
二、三种激活状态
在分析中,不应假定每个语调单元所表达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单一信息块,应考察这些信息块中的信息片段以及这些片段中所涉及的激活类型。在言说者暂停和发声期,我们将重点考察言说者和听话者的想法中激活和停用信息片段的方式,学会识别处在激活状态的概念。语调单元中所表达的内容涉及人们对对象、事件和属性的看法,这些看法通常用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和形容词短语来表达。本文将对象、事件和属性的想法称为“概念”。当我们谈论信息的激活状态时,这些概念并不适用于以语调单位表示的较大信息块,而适用于考察这些信息块中的单个概念。研究表明,特定概念在特定时刻只能处在一种状态之下:“活跃”“半活跃”或“非活跃”。“活跃”状态是指信息当前被“点亮”,处于意识的焦点。“半活跃”状态是指信息处在意识边缘(或称背景意识),但当前没有获得意识的直接关注。“不活跃”状态是指信息处于人的长期记忆中,既不是处于意识焦点,也不是处于意识边缘。
1.活跃概念(已知信息)
让我们想象一下,在起始暂停期结束后的某个时间点,言说者即将发出一个新的语调单元。此时,对于言说者而言,即将在语调单元中所表达的概念都处于活跃状态之中。但在这一点上,言说者也将评估其中哪些概念已在听话者的意识中被激活。换言之,哪些是“新”概念,哪些是“已知”概念。一般来说,已知概念通常用减弱的声调发出,至少表现为弱强调。
2.半激活概念(可获取信息)
由于人的意识有限的聚焦能力,意识中的概念在不断被“激活”的同时,也不断地“退出活跃”状态。这些概念被称为“可获取信息”。在考察会话中的信息流时,我们也考察了这些概念是如何从活跃状态转变为半活跃状态的。研究发现,活跃概念转变为半活跃状态存在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概念从先前的活跃状态中直接退出活跃状态。除非这种激活状态被刷新;否則,任何概念都难以长时间处在活跃的状态之中。尽管这个概念被停用,但这个概念不会立即转变为完全不活跃状态,而是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半活跃状态。第二种方法跟图示相关的系列期待相关,因为这些概念从属于与图示相关的系列期待。图示通常被认为是相互关联的期待集合。如果某个图示在叙述中被激发,则构成该图示的某些(如果不是全部)期望可能会进入半活跃状态。从那个时刻起,这些概念要比处在非活跃状态的概念更容易被回忆和获取。
3.未激活概念(“新信息”)
在起始暂停期间发生的另外的改变是概念从非活动状态转变为活跃状态。该概念并不会因为先前说过的任何内容而保持激活或半激活状态,也不会因为模式的唤起而变成半激活状态。这种变化相当于从长期记忆中唤起一个概念。这种变化在认知方面显然比任何其他类型的转变所需要的成本更高。相比之下,人们说话时将概念从活跃状态停用转变半活跃状态可能无须成本,这是聚焦意识能力有限的自动结果;激活半活跃概念可能只需最低成本。
三、信息出发点和附加信息
各种认知因素相互作用,从而确定语调单元的内容和形式。激活状态的分布和变化影响语调单元可包含的信息量。接下来,文章将探讨的因素与激活状态的分布存在差异,但与之密切相关。这个因素与新近回忆起的信息与其他信息的关联方式有关。言说者并不是简单地将概念向前推进,而是选择一些概念,通常以某个讨论对象为出发点,然后添加相关信息。当一个发言者不断用一个又一个的意识焦点来表达信息时,每个被添加的信息都附加在意义已知的其他部分上。这种格式化策略的语言表现形式就是我们熟悉的主谓结构。许多信息单元符合这种结构,使用主题来表达出发点,使用谓词继续添加该出发点的相关信息。出發点和附加信息与前面讨论的三种激活状态存在何种关联?关于出发点,我们认为,(1)通常是已知的讨论对象;(2)偶尔是可获取的讨论对象;(3)很少是新的讨论对象。而且这个出发点通常位于话语的开头部分。
附加信息是指什么?与出发点相比,附加信息存在比较大的限制,而刚刚描述的出发点只存在轻微限制:所添加的信息通常包含一个新概念,但也可能包含一些可获取概念,甚至包含一些已知概念。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要添加一个限定条件,那就是:如果语调单元表达对比度,则所添加的信息无须包含新概念。这是因为对比度的表达在认知上需要付出巨大努力,因此言说者不能同时引入对比概念和新概念。最常见的语调单元类型是:出发点+附加信息,这是一个反映典型主谓结构的语调单元。而大多数其他语调单元在某种程度上寄生或附属于子句。这样的子句为原始的语调单元类型,而大多数其他类型则为派生或变化出来的单元类型。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言说者在认知上付出更多努力将一个已知的讨论对象作为出发点。
四、结语
本文认为,分析话语的认知过程,比将话语分析为静态的单词和句子更有意义。一段口语可以分成一系列起始停顿期和发声期,每个发声期可以被称为“语调单元”,每个“语调单元”表达言说者意识中的单个焦点,但是,语调单元所传达的信息是可以分割的,包含对象、事件和属性的概念。在特定时刻,这些概念仅处在某种激活状态之中:活跃、半活跃或非活跃。言说者通常在起始暂停期改变某些概念的激活状态,这些改变决定了下一个语调单元的内容和形式。对于听话者来说,语调单元所产生的影响就是激活单元所包含的所有概念,而其他概念则被停用。一个概念可能变成半活跃状态:或者从早期阶段退出活跃状态,或者通过图式被激活为可获取概念。对于非活跃概念,言说者在每个起始暂停期只能回忆一个概念,这意味这一个语调单元只能表达一个新概念。关于信息的组织机制,本文将信息流分为出发点和附加信息,并且探讨了出发点和附加信息的相关限制条件。与出发点比较少的限制条件相比,附加信息存在较多限制。
参考文献:
[1] Miller, George A. The magic number seven, plus or minus two[J]. Psychological Review,1956(63): 81-97,.
[2] Crystal, David. The English tone of voice[M]. London: St. Martin, 1975.
[3] 胡壮麟.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4] 胡壮麟. 认知隐喻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 Chafe, Wallace (Ed.). The pear stories: cognitive, cultural, and linguistic aspects of narrative production[M]. Norwood,NJ: Ablex, 1980.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