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静
【摘要】数学思维能力是发展数学探究能力的基础,建立一个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能够促进自主数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学习数学,并将数学知识巧妙地运用到生活中.打破固定的思维定式,多角度多程度地分析问题,实现数学课堂高效率.本文针对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走出传统旧式数学误区,进一步找出数学课堂高效率的方式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兴趣;误区;高中数学;教学探索
高中阶段是学生升入大学殿堂的重要阶段.高中生的各门学科知识很复杂,学习压力重,心理负担多,但是他们的智商也是处于最发达的阶段.良好地运用这个时期,找寻怎样帮助高中阶段的学生快速找到学习数学的方法,以及激发学习数学的潜力和兴趣能够很容易地提升学生学习成绩,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误区
高中数学知识丰富而且难度很大.高中数学在近几年教学改革的实验过程中,知识点变得更加精炼,但是为了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以及思维能力的建立,数学教师一般采用题海战术,但是实验结果告诉我们这种教学模式成效不是很好,对那些本身对知识点就不是很熟悉,知识点掌握不牢固的学生来说,重复做题不仅不会加固知识点的把握还会打击自信心,产生挫败感,这将直接导致成绩下降.渐渐厌倦数学课,对数学失去兴趣[2].
二、提升高中生數学学习兴趣的措施
(一)贴近生活,善于引导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学生的思维去思考数学问题,精心设计数学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丰富数学课堂的内容,采用活跃的授课方式,带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展他们的思维,加快知识点的吸收程度.例如,在课堂上多增加一些生活常识,将课程与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让知识贴近生活,将故事与数学知识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同的教师带给学生不同的教学体验,同样的知识,不同的教育方式可以造成不同的教学效果.授课过程中举例子都可以结合超市大减价等实际案例[3].
(二)主动思考,提高兴趣
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传统的教育模式主要是“填鸭式教学”为主,教师作为课堂上的主体,通过他们的经验和所掌握的知识,通过书写板书和教材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在这个时代的大背景下,教育学生需要不断更新方法,作为一个合格的高中教师,应该要改变传统模式,让学生提前预习,讲述自己对本节课程的理解,教师作为辅助者,对他们的对错进行相应的指导.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建立他们的自信心,才能够让学生对知识渴望程度增加,相信自己可以自主学习,对知识的查找,知识了解都能够掌握得很好.这也对今后的学生个人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班级分为几个小组,让大家集体先讨论,再根据大家掌握的实际情况,对他们进行数学概念、数学公式等基础知识探索和引导,在这种欢快的自由的学习气氛中,让学生对抽象符号、函数语言、图形语言、逻辑运算语言、象限符号等烂熟于心,为今后大学数学打下扎实基础[1].
(三)巧设问题,调动激情
高中生的思维能力很强,一些简单、直白的提问方式一般并不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我们需要采用巧妙地问答方式,来调动学习热情,解锁学习这项枯燥无味的过程.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加以设计,抛出问题,引发学生的自我思考,探究,让他们在自己与自己“较劲”的过程中得到启发.这种方式下的教学,远比传统教学模式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深.知识点记忆得更加牢固.例如,在等差数列一课时,如果在c和d中插入一个D,使c、D、d形成等差数列,那么D将满足什么条件.通过类似略增加难度的题目来发散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灵活掌握数学知识.
三、结束语
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无论对高中生来说,还是对高中教师来说都是一项挑战.学生要主动学习,教师要深入了解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开发思维能力.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各种面临的问题和教育改革新政策接踵而至,每位教师员工都会或多或少的接收到许多心理困扰,教育部门也对这些问题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充分发挥自主、合作能力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激发兴趣,走出误区——综合高中数学教学探索”课题进行深入讨论与研究,并且针对目前情况,对如何更好地提高高中生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做出一系列简单分析.希望对教育事业人员能够有所借鉴和参考.为当代青年教育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曹俊亭.激发兴趣,走出误区——综合高中数学教学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11):975.
[2]李青云.坚定“生本”不放弃,重心留在课堂中——生本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探索江苏省阜宁县实验高级中学李青云[J].新课程导学,2017(23):97.
[3]崔金花.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从“棱柱、棱锥、棱台”教学展开的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2017(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