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英
[摘要] 目的 分析总结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急救策略,同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 2017年3月—2019年3月间选择43例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纳入研究,分为两组。所有患儿均接受常规临床急救,在此基础上对照组(n=20)给予常规急诊科护理,观察组(n=23)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急救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护理后的血糖、血钾与血钠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合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症状表现,在给予急救治疗的同时,配合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利于强化患儿血糖控制效果和提升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针对性护理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11(a)-0157-02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内分泌系统疾病中的一种,其发病机制主要与胰岛素作用缺陷有着直接的关系。糖尿病在老年群体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但是近年来受到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糖尿病呈现出年轻化发展趋势,其中小儿糖尿病发病率逐年提升[1]。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也会进一步增加。如果没有给予及时有效的急救,则会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引发严重的后果[2]。与此同时,为了最大程度上保证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急救有效率,有学者提出配合实施针对性干预这一措施。该文针对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救中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展开以下研究。现分析2017年3月—2019年3月间该院收治的43例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43例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纳入研究,分为两组。对照组(n=20)中男女患儿比例为11:9,年龄3~10岁,平均(7.00±2.20)岁。观察组(n=23)中男女患儿比例为13:10,年龄3~10岁,平均(7.11±2.1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急救策略 入院后,第一时间开放两条有效静脉通路,其中一条静脉通路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干预(剂量250 mL),将其加入0.4 U胰岛素溶解,静脉泵组速度控制在1 mL/min。给药期间,要求每间隔1 h,对患儿的血糖与pH水平进行1次监测。如果发现患儿血pH超过7.3同时血糖水平低于12 mmol/L,则需要改为2%~5%的葡萄糖溶液干预,通过持续滴注方式给药,以此将患儿的血糖水平维持在8~12 mmol/L之间。如果发现患儿血糖水平持续升高,则需要合理增加胰岛素药物剂量。除此之外,如果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速度过快,为了保证急救安全性,需要通过适当减少胰岛素用量,以达到增加含糖液体浓度的目的。观察患儿病情基本稳定后,需要将胰岛素转为皮下注射方式给药。另外一条静脉通路则负责碳酸氢钠溶液干预,通过持续静脉输注方式给药,其目的在于纠正患儿的电解质平衡。观察患儿pH值超过7.2后,需要立即停止给药。急救过程中,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配合相应的吸氧与血氧监测干预,针对合并感染症状患儿,还需要落实基础的抗感染治疗。
1.2.2 护理干预 对照组患儿临床急救过程中,配合实施基础性护理干预。护理过程中,需要为患儿提供安静、清洁的病房环境,同时落实常规消毒与通风管理。严格控制病房温度与湿度,全面了解患儿疾病进展情况,在此基础上为其制定针对性饮食干预,确保足够的营养摄入,为患儿血糖控制创造良好机会。
观察组患儿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①入院后向患儿家属详细说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原因、疾病进展、基本表现以及急救方法等,使其明确长期胰岛素干预的重要性,保证规律性饮食以及配合相应的运动干预。向患儿家属分享成功治疗案例,安抚患儿家属情绪,强化疾病治疗信心,促进患儿及其家属自我保健意识的提升。②心理干预。考虑到患儿年龄偏小,整体治疗依从性较低,因此需要给予患儿针对性心理干预。以亲切、温柔的语言安抚患儿情绪,消除患儿对于陌生环境的紧张感,必要时可以通过播放卡通影片等方式,转移患儿注意力,从而配合相关诊疗工作的进行。③病情监护。急救过程,密切注意患儿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同时监测患儿体温动态。为了避免加重患儿病情或者诱发患儿出现酸中毒及脱水症状,要求避免使用退热剂。必要时,可以根据患儿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物理降温干预。定时监测患儿呼气丙酮指标,如果监测结果显示阳性,则需要立即报告医师,对其实施抢救。关注患儿脉搏强弱和节律变化情况,综合评估胰岛素与补液干预的应用效果,方便及时调整干预方案。每间隔1 h,记录患儿神志变化情况。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护理后血糖、血钾与血钠指标,同时借助自助问卷调查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后血糖、血钾与血钠指标
对比两组的血糖、血钾与血钠指标,观察组3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
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观察组(91.15±4.40)分,对照组(80.14±3.8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内分泌疾病,其治疗大多以胰岛素干预为主,因此在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急救中,也需要给予相应的胰岛素干预,在长期干预的情况,可以有效控制患儿血糖水平,在纠正患儿胰岛素抵抗等方面,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在血钾与血钠水平降低等方面,其尿素氮水平会随之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情况。针对这一情况,在急救期间应该注意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预防出现低血钾、低血钠等问题[3]。
相关研究结果提示[4],酮症酸中毒的出现与感染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给予有效的抗生素干预,也是十分关键的。而科学的饮食习惯对于强化血糖控制效果和改善患儿预后,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考虑到患儿及其家属对于疾病缺乏了解,所以为了进一步强化患儿及其家属对于血糖控制重要性的认知,需要配合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
综合分析该次研究结果,可以发现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儿,护理后血糖、血钾以及血钠几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上述结果,进一步论证了针对性护理在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急救中的应用价值。究其原因,与针对性护理可以有效稳定患儿情绪以及保证患儿营养支持相关。其中保证机体营养供给,可以有效避免出现血糖大幅度变化等问题,而稳定情绪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除此之外,强化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中患儿疾病进展的监测,可以及時发现和处理异常问题,确保急救安全性与科学性。同时,在引导患儿家属强化对疾病的认知和提升患儿治疗依从性等方面,均起到关键性作用[5]。
综上所述,在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急救过程中,结合患儿实际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利于调节患儿血糖、血钾、血钠水平的同时,促使疾病急救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因此,可以将其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实现其作用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何冬梅.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急救措施及护理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10):174-175.
[2] 官清珍,许珍珍,颜燕玉,等.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急救措施及护理方法和效果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1):108-109.
[3] 吕宁.浅析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急救措施及护理体会[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21):126-127.
[4] 柳王芳.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急救及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8):259-260.
[5] 张志彬.探讨20例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急救及护理措施[J].糖尿病新世界,2015(6):192.
(收稿日期:2019-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