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应用研究

2019-12-25 01:12官益群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21期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针对性护理应用效果

官益群

[摘要] 目的 研究针对性护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9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研究组(针对性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1例,评估两组血糖控制、视力水平与治疗依从性。结果 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值较对照组均低,视力水平较对照组高,研究组遵医嘱服药、运动锻炼、饮食控制与生活习惯的分值较对照组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能将其血糖值控制在合理范围,促进患者视力水平早期恢复正常,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预后效果,促进其病情早期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关键词] 针对性护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11(a)-0079-02

目前临床常见的基础代谢性疾病是糖尿病,主要表现出脂类、糖类或蛋白质代谢异常,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属于该项疾病常见的并发症,指的是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对视网膜血管造成损害,早期患者眼部无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则发生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表现出视物变形或色视等症状,若不能采取对症的治疗措施,极易造成患者视力丧失,直接影响生活质量。经调查研究显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病情康复期间实施合理的护理措施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治疗依从性,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该研究以该院于2017年2月—2018年9月收治的62例患者为对象,分析针对性护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2例,研究组(n=31):男17例,女14例;年龄43~72岁,平均年龄(58.29±11.23)岁;其中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11例,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20例。对照组(n=31):男19例,女12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8.32±11.14)岁;其中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16例,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15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确诊,符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标准[2];住院时间低于5 d;病程在1年以上;患者或家属对《知情同意书》签字;研究符合伦理委员会要求。

排除标准:肝肾功能障碍;合并恶性肿瘤;严重精神障碍;临床资料不全。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时监测患者病情,若视力下降明显,则给予其陪护措施避免摔伤,定期监测患者血糖值,根据病情恢复情况调整药物剂量,增加维生素与蛋白质摄入量。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针对性护理:①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根据患者年龄、受教育程度与既往病史等基础资料给予一对一健康教育指导,重点包含疾病发病机制、疾病转归与药物作用等,确保患者能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疾病治疗流程,遵医嘱按时服药,促进病情能早期康复,同时根据患者病情积极取得其与家属的信任感,结合疾病类型与发生机制给予患者对症的心理疏导措施,向其分享以往治疗成功的病例与经验,确保后期治疗流程能顺利开展[3]。②生活指导。护理期间密切观察患者各生命体征,根据病情帮助其制定合理的营养食谱,饮食以低脂或低糖为主,增加高蛋白与高维生素食物的摄入量,养成规律性饮食习惯,同时定期开展有氧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影响病情康复,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定期监测自身血糖值,发生异常需及时告知医师处理,保持良好的生活心态,并且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在医师不允许的前提下不能擅自更改药物剂量或停止用药,从而促进病情早期康复。③社会支持系统。定期给予患者家属健康教育指导,耐心照料并陪伴患者,使其能感受到照顧与关怀,改善心理应激反应,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4]。

1.4  观察指标

血糖控制:测定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值,各数据与护理效果呈负相关。

测定两组护理后视力水平,视力在5.0以下者均是视力低下,数值与护理效果呈正相关。

治疗依从性:根据该院糖尿病治疗依从性评分标准,评估患者遵医嘱服药、运动锻炼、饮食控制与生活习惯的评分,分值与护理效果呈正相关[5]。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血糖控制、视力水平与治疗依从性)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糖控制与视力水平

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值较对照组均低,视力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治疗依从性

研究组遵医嘱服药、运动锻炼、饮食控制与生活习惯的分值较对照组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属于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主要表现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高血糖损害视网膜毛细血管后发生渗出情况,造成机体发生毛细血管闭塞或周围组织水肿等现象,视网膜出血或玻璃体内积血最终引发视网膜病变,早期若不能采取对症的治疗措施,极易造成患者视力水平下降,影响生活质量。

常规护理模式的护理重点是疾病内容,对影响病情的精神层面干预往往忽视,开展护理流程前护理目标不明确造成相应的护理措施针对性较弱,护理人员工作负担增加,导致护理措施不能满足患者对护理质量的实际需求,因此不断改进护理流程是很重要的。

有研究报道,针对性护理能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预后效果,其属于新型護理模式,根据病情进展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流程,明确护理目标便于后期护理流程能顺利开展,首先实时监测患者各生命体征,根据其身心状态与认知水平等内容合理开展护理流程,给予患者对症的心理指导措施,避免焦虑或恐惧等负性情绪造成机体发生应激性高血糖,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确保其负性情绪处于稳定状态,同时详细向患者详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疾病知识、危险因素与预后效果等内容,利用文字图片或视频等形式开展一对一健康教育流程,消除其与家属对疾病知识的错误理解,详细告知患者以往病房治疗成功案例与经验,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其次,告知患者定期监测自身血糖值,遵医嘱按时服用药物,避免发生低血糖情况,定期开展科学合理的运动锻炼,保持营养均衡搭配,减少脂肪与糖分的摄入量,有不适感及时告知医师处理。

程晓容等[6]研究中明确指出,针对性护理能提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合理控制血糖值,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视力水平早期恢复,改善预后与生活质量,具有时效性与可靠性。

在该次研究中,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值较对照组均低,视力水平较对照组高,研究组遵医嘱服药、运动锻炼、饮食控制与生活习惯的分值较对照组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能将其血糖值控制在合理范围,促进患者视力水平早期恢复正常,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预后效果,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张映爽.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5):2870-2871.

[2]  梁博.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21):4000-4001.

[3]  郭才冬.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18,31(17):181-182.

[4]  刘志琴.计划行为理论的针对性护理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8):92.

[5]  孔一帆.针对性护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糖控制、视力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我院医学杂志,2018,16(7):72-74.

[6]  程晓容,陈诗君,韩霞君.护理干预措施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8, 36(24):134-135.

(收稿日期:2019-08-14)

猜你喜欢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针对性护理应用效果
输尿管撕脱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及效果研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后眼压变化的规律性临床研究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43例车祸致脑部外伤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护理体会
糖尿病视网膜增殖膜应用抗VEGF因子后组织病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