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及患肢功能恢复研究

2019-12-25 06:18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年24期
关键词:患肢根治术乳腺癌

胡 洁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4B病区, 上海, 201203)

近年来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逐渐上升,趋于年轻化,对妇女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临床上治疗乳腺癌首选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地将肿瘤组织切除,有利于患者的早期恢复[2]。然而,患肢接受乳腺癌根治术,其患侧上肢易出现功能障碍,大多数表现为上肢肩关节活动受限、淋巴水肿和肌力下降,对其生活质量造成影响[3]。所以需要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实施相关的护理措施,以改善其患肢功能。以往的常规护理比较单一,效果不佳。康复护理通过对患者进行一系列的训练以促进患肢功能恢复,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4-5]。本研究探讨康复护理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7年9月—2019年9月接诊的120例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进行研究。纳入标准: ① 均经肿瘤标志物检查确诊患有乳腺癌[6]; ② 均行乳腺癌根治术; ③患者均在知情情况下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 ① 由身体疾病引起的精神障碍者; ② 呼吸道抑制、脑功能障碍等重病者; ③ 对药物过敏者。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53.70±13.01)岁; 病程10~14个月,平均(12.33±1.27)个月; 肿瘤直径13~32 mm, 平均(18.44±4.52) mm; 肿块位置: 右侧26例,左侧34例; TNM分期: Ⅰ期18例, Ⅱ期26例, Ⅲ期16例。观察组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53.18±13.05)岁; 病程11~15个月,平均(12.76±1.33)个月; 肿瘤直径14~31 mm, 平均(18.56±4.49) mm; 肿块位置: 右侧24例,左侧36例; TNM分期: Ⅰ期17例, Ⅱ期28例, Ⅲ期15例。2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随时监测其生命体征,指导其进行日常活动,尽可能的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1.2.2 观察组: 给予康复护理,即肢体康复功能训练。① 术前: 对患者开展宣传教育,指导其锻炼上肢功能,包括抚摸侧肩部、患肢日常操作,同时指导家属协助; ② 术后1~10 d: 按照患者具体情况加强锻炼肘关节、腕、手指的功能,不要外展肩关节,前臂后伸的幅度不要过大,包括握拳、伸指、挤压小拇指、小指合拢(或分开),掌心从下至上翻转,手腕半握拳并前后弯曲,朝顺、逆时针旋转,按照患者具体恢复情况加强腕关节、屈腕的旋转锻炼; ③ 术后11~20 d: 主要进行肩关节活动,避免关节粘连,循序渐进地进行旋肩、耸肩、肩部运动; ④ 术后20~30 d: 指导患者按时训练,避免瘢痕组织收缩,影响肩关节的活动度。患者抬脚尖,朝脚背方向进行运动,然后脚踩绳子,前后站立,挺胸,手持手柄于肩上,掌心朝前,呼气时手上举、伸直两臂,使肘关节微屈,然后吸气时还原; ⑤ 出院后: 告知患者注意事项,指导其出院后继续锻炼,即负重训练、有氧运动等,叮嘱定期复查。

1.3 观察指标

护理前后的患肢功能恢复情况: 选择圆盘量角器对患者患肢内旋、外旋、前屈、外展、后伸及内收的角度进行测量,并做好记录。护理前后炎性因子水平: 清晨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 以4 500转/min转速进行15 min离心,用酶联免疫吸附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进行测定,并做好记录。并发症: 观察患者是否发生皮瓣坏死、皮下积液、上肢水肿等并发症,并做好记录。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2组护理前后的患肢功能恢复情况

护理前, 2组患肢内旋、外旋、前屈、外展、后伸及内收的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1个月后,2组患者的患肢活动角度均显著增大,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2组护理前后炎性因子水平

护理前, 2组患者的TNF-α、IL-6、IL-10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1个月后, 2组患者的TNF-α、IL-6、IL-10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2.3 2组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皮瓣坏死、皮下积液、上肢水肿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1 2组护理前后的患肢功能恢复情况 °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2 2组护理前后炎性因子水平 pg/mL

TNF-α: 肿瘤坏死因子-α; IL-6: 白细胞介素-6; IL-10: 白细胞介素-10。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3 2组并发症[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乳腺癌临床表现为乳腺溢乳、肿块等,影响患者生命健康[7]。临床多选择手术方式治疗乳腺癌,效果不错,但是,因为手术将患者乳房、胸肌筋膜、腋窝淋巴结完全切除,损伤了患者患肢的功能,使其不能很好地完成上举、内收、外展等功能[8-10]。所以,需要对患者实施一系列的护理工作,以改善其患肢功能,促进术后恢复,而常规护理的效果不理想。近年来,相关研究[11-12]表明,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给予康复护理,能够促进其患肢功能恢复。康复护理中,对患者进行一系列的循序渐进的康复锻炼,主要通过功能训练,达到恢复患者患肢功能(或降低因为手术而导致肢体的功能障碍的程度)的作用[13-15]。临床相关研究[16]显示,早期的阶段性康复护理可显著提高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患肢功能,促进其术后恢复。

本研究对本院的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康复护理,与常规护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给予康复护理患者的患肢内旋、外旋、前屈、外展、后伸及内收的角度均显著大于给予常规护理患者,这与康复护理在患者术前对患者宣教康复护理的相关操作,术后分阶段对患者进行患肢的功能锻炼,同时在患者出院后指导其进行负重训练、有氧运动有关,进一步证实了康复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患肢功能,利于术后恢复。

人类机体免疫系统属于一种比较复杂的调控免疫因子的网络,TNF-α、IL-6和IL-10均可以参与到机体的免疫功能的调控当中。其中,IL-6、IL-10可以很好地抗转移、抗肿瘤,有利于增强患者机体内的自然杀伤细胞能力,而TNF-α能够对机体炎性反应的情况进行反映。临床相关研究[17]显示,监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对了解其术后恢复情况、评估预后有益。本研究结果表明,给予康复护理患者的TNF-α、IL-6和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给予常规护理的患者,表明康复护理可降低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此外,本研究中,给予康复护理患者的皮瓣坏死、皮下积液、上肢水肿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护理患者,说明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与林文霞等[18]研究结果相符。

猜你喜欢
患肢根治术乳腺癌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