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娇 刘 力 徐 赟 高春洁 张慧敏
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皮肤科,上海 2012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药剂科,上海 201203;3.扬子江药业集团上海海尼药业有限公司,上海 201318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是一种排除肝肾、内分泌、肿瘤等内在疾病或药物、食物等外在因素引起的老年性原发性皮肤瘙痒性疾病,患病率高达42.4%[1]。目前多认为老年性皮肤瘙痒症与其皮肤退行性改变有关,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皮肤屏障功能减退。因该病缠绵难遇、奇痒难耐,使得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本研究使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当归止痒合剂联合尿素乳膏治疗血虚风燥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并进行疗效观察。
选取2017 年11 月~2018 年3 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78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9 例。对照组:男19 例,女20 例;年龄60~90 岁,平均(75.23±7.61)岁;平均病程(46.74±22.24)个月。治疗组:男18 例,女21 例;年龄60~94 岁,平均(75.74±8.66)岁;平均病程(43.67±23.00)个月。两组性别、年龄、病程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临床皮肤病学》[2]、《中医外科学》[3]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三辑)》[4]中风瘙痒病的相关诊断标准;②年龄≥60 周岁;③受试者知情同意、自愿受试,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年龄<60 周岁;②患有肝胆疾病、糖尿病等可引发皮肤瘙痒的相关疾病;③患有精神疾病、恶性肿瘤、严重脏器疾病者;④对治疗药物过敏者;⑤近期服用抗组胺药物或糖皮质激素者;⑥依从性差或中途退出者。
对照组:盐酸西替利嗪片[优比时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批号:190061],10 mg/(次·d),口服;15%尿素乳霜(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批号:20170950),每日2 次,外涂。
治疗组:当归止痒合剂(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批号:20171131),35 mL/次,2 次/d,口 服;15%尿素乳霜,用法同对照组。
嘱咐患者用药期间禁止通过搔抓、过度沐浴等损害皮肤的方式进行止痒。洗浴后10 min 内加涂一次尿素乳霜,共治疗4 周。
1.3.1 视觉模拟评分(VAS)VAS 用于评估瘙痒症状[5],“0”分表示无痒感,“10”分为最剧烈瘙痒。
1.3.2 新发抓痕(scratch marks,SM)SM 对患者头颈、躯干及四肢部近两周新发皮损进行评分[6]。见表1。
1.3.3 夜间瘙痒程度(evaluation of nocturnal pruritus,ENP)患者利侧手腕佩戴加速度记录仪,获取患者1 个昼夜因手腕动作引起仪器加速度数据的变化[7]。通过设定light、sleep、event、temperature等参数,自动排除患者未佩戴仪器、白天活动、夜间起夜等动作产生的数据。以健康人群睡眠后夜间平均活动量作为基础动作量(阈值),将高于此阈值的时间记作夜间瘙痒时间,夜间瘙痒时间百分比(PIT)=夜间瘙痒时间/总睡眠时间(剔除入睡后和觉醒前30 min),并进行评分。见表1。
1.3.4 表皮水份含量(skin hydration,SH)及表皮油脂含量(lipid content,LC)评分 选取患者双臂(临近曲池穴)及双侧小腿(临近悬钟穴)4 个点作为受测部位。患者进入温度为20~25℃,湿度45%~65%的检测室内,用75%的医用酒精棉球清洁受测部位的皮肤,保持自然状态静坐30 min,使用GBS-805皮肤检测仪(台湾ANMO 科技有限公司)检测得到SH及LC,共测量4 次取平均值,进行评分[8-10]。见表1。
1.3.5 临床症状调查 对过去2 周的睡眠、便秘、口干三项观察指标进行评分[11],“无”为1 分;“轻微”为2 分;“严重”为3 分;“极其严重”为4 分。
表1 SM、PIT、SH 及LC 评分标准
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疗效指数[12](index of therapeutic effect,ITE)。ITE(%)=(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治疗效果[4,11]:痊愈,ITE≥80%,瘙痒症状隐约存在或消失,皮肤无明显干燥或脱屑。显效,60%≤ITE<80%,瘙痒症状明显改善,皮肤干燥脱屑程度显著好转。好转,40%≤ITE<60%,瘙痒症状减轻,皮肤干燥有些许改善。无效,ITE<40%,瘙痒改善不明显或恶化,皮肤干燥、脱屑严重。总有效率(%)=(痊愈+显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愈显率(%)=(痊愈+例数)例数/总例数×100。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的均数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改用中位数(M)四分位数(P25,P75)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VAS、SM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治疗后VAS、SM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后,治疗组VAS 评分高于对照组,SM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治疗前,两组SH、LC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后,两组SH、LC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3。
治疗前,两组PIT 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患者夜间手腕动作频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PIT 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图1、表4。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SM 评分比较[分,M(P25,P7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SH、LC 评分比较[分,M(P25,P75)]
图1 两组治疗前后PIT 图像
治疗前,两组便秘、口干、睡眠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后,治疗组便秘、口干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后,治疗组睡眠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便秘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5。
表4 两组治疗前后PIT 值比较[分,M(P25,P75)]
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及愈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6。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属于祖国中医学的“风瘙痒”,中医认为老年人群机体为“残阴残阳”、肾精虚少、精血互生、血虚生风、风胜则燥、流窜肌肤而致痒[13],故临床以血虚风燥证型多见,本次选用的当归止痒合剂是在当归饮子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当归止痒合剂药物组成包括当归、川芎、生地黄、白芍、防风、制首乌、白蒺藜、海桐皮、佛耳草、黄芪、甘草。
表5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比较[分,M(P25,P75)]
表6 两组疗效比较(例)
现代药理研究指出当归挥发油有明显抗焦虑、抗抑郁的作用[14],其主要成分当归多糖可以提高细胞的抗氧化能力,促进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生成[15];生地黄可改善脑缺血,保护神经元,对慢性脑缺血引起的抑郁有一定效果;白芍的主要成份芍药苷,有改善微循环、抗氧化的作用;何首乌中结合性蒽醌衍生物可促进肠蠕动,改善老年性便秘,其提取物能营养神经,提高皮肤痒阈[16];佛耳草中的黄酮类成分具有强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活性的作用,对于因活性氧和自由基产生过量所引起的皮肤疾病具有重要价值[17];黄芪可扩张血管,改善皮肤微循环,具有抗衰老、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应激等作用;防风的水煎剂可明显提高痛阈,达到很好的镇痛[18]及抗过敏作用[19];川芎中提取的水溶性保湿因子对皮肤有很好的保湿作用;白蒺藜中的挥发油、脂肪油和树脂类物质对防治水份丢失有重要作用;甘草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及垂体促皮脂激素样作用,可以刺激皮脂产生,其成分甘草酸有扩张毛细血管、改善微循环的功效[20]。
本研究提示,对照组服用盐酸西替利嗪片4 周后,瘙痒和睡眠明显好转,但对照组夜间搔抓动作频率并没有明显改善,且口干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有所加重。本次试验将PIT 值作为瘙痒程度的观察指标,可以较准确地将瘙痒程度进行量化,避免了镇静安眠类药物的干扰,能够更加直观、客观、准确地评价瘙痒程度。
综上所述,当归止痒合剂缓解瘙痒血虚风燥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提高表皮水份含量及油脂含量,可以起到润肤止痒的效果,并能一定程度上改善老年人便秘、口干的症状,轻度改善睡眠。当归止痒合剂可减少瘙痒发作的诱因,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