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静,王鹤
(1.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河北秦皇岛066004;2.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城市建设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
青岛这座城市伴随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而诞生,见证了60年前的第一次全国城市规划工作座谈会和中国建筑学会举行的以青岛为题目的专题学术研讨会。2013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起草的《青岛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在中国城市规划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宣言》得到周干峙、邹德慈、赵士修、陈为邦、周一星、李晓江、樊杰、石楠、顾朝林等专家的指导认可并经年会参会代表讨论之后通过发布[1],在今天中国城乡发展状况发生巨变的时代背景下无疑是一杆改革大旗,指引前进的方向。与具体规范要求不同,纲领性文件更具有发展的导向性,揭示一种趋势;与政府参与的政策制定有别,《宣言》在趋势层面之下,探及更多的是规划专业范畴的操作方略和现实意义,印证了我国城乡规划从“纯粹的技术工具”向“独立的行政职能”进而向“综合空间政策”的演变进程,对当今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及规划教育具有指导意义。
《宣言》第1 条为“立足城镇化前沿,完善理论体系”。我国城镇化率从20.00%到40.00%只用了22年,这个过程比发达国家平均快了一倍多[2]。“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55.00%。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81 347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 049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58.52%,比上年末提高1.17 个百分点。“十二五”规划建议,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3]。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4]。城市群作为未来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形态被赋予更多关注。《宣言》率先提出这一政治化导向,目的在于奠定文件的主导思想和规划工作的发展方向,在尊重历史规律、立足国情的前提下提出各项指导建议。
第2 条“配置公共资源,推动社会和谐”体现了《宣言》“以人为本”的社会导向。在差距问题依然突出的当下,坚守公共政策的基本原则、满足公众利益的基本诉求、实现社会资源的均质共享,围合公共关系朝着良性方面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这种围合性,更具有意象感,是一种亲融共和的美好祈愿。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及“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4]。“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4]。在政治导向之后即谈人文关怀,充分体现了《宣言》人情至上的一面,预示城乡规划工作的主体和客体应当平等互动,相互支持,从而实现“住有宜居、学有优教、劳有应得、老有颐养、病有良医的公平社会环境”。
宣言将“优化产业布局,促进经济转型”作为第3条,旨在设定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基调之后强调经济基础在城乡规划进程中的内在作用。以产业布局为先导是《宣言》提倡的又一积极导向:产业结构的优化、经济形态的转型对重新深入思考城乡规划的政策和方法提出启示。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一项重要现代化经济体系改革任务加以论证。在“配第—克拉克定理”和库茨涅茨提出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揭示出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个产业创造的国民收入价值占国民收入总值的比重是不断发生变化的,产业结构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演进[5]。因此,《宣言》中经济导向的意义在于重申城乡规划行为的动态特性,即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城乡问题,以可持续的意识指导城乡产业空间布局的建立和调整。
城乡规划和建设的过程实质上是对生态环境人为干预的过程,然而这种参与性行为不可避免。如何以最小的生态代价实现最大的利益化和目的性是整个行业乃至社会共同探讨的问题。宣言在第4 条提出“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发展质量”就是对规划行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最好诠释。这与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第九项“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相吻合。在相继提出政治、社会和经济导向之后,《宣言》又对规划过程中的几点考虑要素逐一提及。生态导向提出要将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乡规划工作中,切实研究和推动低碳生态技术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与低碳技术逐步应用于建筑设计项目中相比,城乡规划学科中的低碳问题则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在《宣言》这一纲领性文件中将低碳技术提升到城乡规划应用层面无疑是城乡规划学科的一种进步,是对后续技术使用的一种鼓励和支持。
城乡规划过程中的另一个考虑要素是文化问题,包括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宣言》第5条提炼为“传承历史文化,保持地域特色”,这与最新版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提出的“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的要求一致。城乡规划建设不能以损害历史文化遗产和地域文化精髓为代价,否则本末倒置的发展进程只能落得自食文化失传、文明丧尽恶果的下场。吴良镛先生提出的“积极保护”概念的核心是要尊重历史文化所在主体的情况,以烘托文化遗产,加强原有历史文化特色。此外,马炳坚先生强调“创造有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现代建筑”,无国界的建筑没有根,是失败的。
第三个考虑要素是地理问题,具体体现在城乡规划过程中对乡村价值的正确认识。第6 条宣言为“认识乡村价值,协调城乡发展”,强调城市时代不能忽略乡村的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4]。关于城乡关系,美国著名城市学家芒福德指出:“城与乡,不能截然分开;城与乡,同等重要;城与乡,应该有机地结合起来。”[6]《宣言》提出地理导向,只能说明城乡规划在这一方面做得还不到位。乡村规划往往以“移植城市意识”为主,其结果导致规划实效与乡村发展和村民意愿严重脱节,引起村民的漠视和不满。因此,地理导向倡导的乡村价值地缘性是规划人员态度的“人文”转向,村民态度的“主导”转向,对城乡统筹规划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第7 条“推进协同规划,促进学科进步”提倡人作为个体的合作关系和对学科外延和内涵的建设,强调城乡规划工程中各环节、各部门职能与责任的协同性。这种工程导向是明智的——现阶段对职能部门协同规划的研究成果尚不充分,对规划矛盾深层次的制度因素、思想因素及政策工具的操作方式认识不深,对规划衔接的价值判断及多元利益的整合与博弈缺乏建设性分析。因此,构建协同规划理论体系应当包括思想基础、技术方法和实施过程3 方面协同[7]。无论怎样,《宣言》 提出职能责任的协同性体现出起草者敏锐犀利的洞察力,为城乡规划改革和发展提出一条思路。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在向“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奋力迈进之际,《青岛宣言》 承载了城乡规划变革的发展重任,可以划分为3 个基础导向(政治、社会、经济)、3 个要素导向(生态、文化、地理)和1 个总结导向(工程),字字计较,句句斟酌,85 字基本涵盖城乡规划的各个方面,成为规划工作的纲领和指导,同时对城乡规划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未来,《青岛宣言》 不仅体现其城乡规划进程中的阶段性价值,而且在充分契合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的基础上,对城乡规划专业领域工作任务的指导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