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喆 徐冰清/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而大学生党建工作正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之一。过去20多年来,新发展大学生党员数量占新发展党员总量的40%。面对党员数量的不断增加,中共中央提出建设一支信念坚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的要求,并将党员素质放在了极其重要的高度,能否正确衡量学生党员队伍质量,确保和提高学生党员队伍素质,则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成败,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存亡。因此,构建普通高校学生党员质量评估体系,对当今社会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近年来,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学生党建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大学生党员的总体质量较好,大多数学生党员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得到了老师和学生群里的普遍认可[1],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面对社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不断寻求提升自身的砝码。在这种动机驱使下,一部分学生党员入党动机不够端正,政治觉悟不高。学生要求入党与其说是为了信仰,不如说是为了利益,一些同学虽然在组织上已经入党,但思想觉悟上距离党员标准还有很大差距。
一是入党积极分子同培养联系人保持着心理上的距离,在联系培养联系人方面表现不够积极不够主动;二是部分培养联系人平时忙于自己的教学工作,在考察评估上无法投入大量精力;三是部分培养联系人是专、兼职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繁杂,更是难以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目前,对学生党员的考核基本以学习成绩为主,缺乏全方位综合考评,同时考评过程多采取阶段性集中考核,缺乏经常性、跟踪性的监督,导致学生党员出现问题不能及时纠正。
大学生成为党员后,缺乏长效教育管理机制,从而自我松懈,起不到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甚至存在部分追求功利的学生,将入党看作终极目标,导致入党之后不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不能从大局的角度出发来看待问题,计较个人得失,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负面影响,导致大学生对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不能保有高度积极性,从而容易放松自己,随波逐流。
1、全面性原则
影响学生党员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思想觉悟、理论水平、个人素质、工作能力等,单一的评估体系很难全面的反映学生党员的质量。因此,对学生党员质量评估应制定全方位、多角度、宽范围的指标体系,静态成绩与动态变化相结合,这样的评估才能全面的反映学生党员质量[3]。
2、科学性原则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实现管党治党的目标,就是要积极探索运用现代管理学、组织学、心理学等现代科学手段[4]。因此在构建大学生党员质量评估体系时要坚持科学理论为指导,采取五个结合的考核评价方法[5],体现评估体系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3、客观性原则
只有客观真实的反映学生党员质量,才可以指出学生党员的不足之处。大学生党员作为学生群体中的优秀分子,除自身应具备较高的思想觉悟外,还应受到身边老师、同学、工作伙伴、学校管理人员等多方的评定。因此,对学生党员的评估应包含个人自评、党员互评、他人评价、党组织评定等内容,尽量避免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客观、公正。
4、反馈性原则
通过对评价结果进行系统分析,找出“90后”大学生党员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认真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总结出对高校学生党员培养和教育管理更加切实可行的措施[1]。
表1 大学生党员应具备的素质指标一览表
一个完整的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和评估机制,应该从目标管理机制、考核机制、奖惩机制、监督机制和反馈机制五方面进行考虑[6]。设定一个具体的目标是关键的第一步,考核监督是目标实现的有力保障,奖惩机制为实现目标提供助力,而反馈机制可以及时发现目标实现过程中的问题,及时修正不足。
1、目标管理机制
建立目标管理机制是构建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和评估机制的基础。依据党章和大学生党员标准的有关规定,将大学生党员应具备的素质,分解成思想政治素养、专业知识水平、学习与实践、党员作用发挥四个一级指标以及理论学习、党员形象、党员意识、党员纪律等十二个二级指标(表1)。
2、考核机制
考核机制是指依据指标内容对大学生党员进行相应的考核。考核主要为四步程序:自我剖析、党员面对面互评、群众满意度测评和党支部客观评价[6]。
3、考核评价机制
考核评价机制主要是指依据指标内容,对大学生党员进行综合考核。将学生党员的基本条件和具体标准结合起来,把定性评价和定量考核结合起来,从政治素质、思想品德、群众基础、学习成绩、工作能力、实践活动等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构建起综合指标考评体系[7],并采取自我剖析、党员面对面互评、群众满意度测评和党支部客观评价四步程序进行考核[6]。
4、奖惩机制
奖惩机制的目的在于依据考核的结果对不同大学生党员做出评定。奖惩机制以奖励为主,正向激励为主,惩罚为辅。在奖励方面,通过树立典型和标杆来激励党员的先进性意识。如:开展“党建优秀支部”、“优秀党员宿舍”、“优秀主题党团活动”、“优秀学生党员干部”和“优秀学生党员”等活动。同时还要建立一定的惩罚机制,体现考核机制的严肃性,对表现不够积极的培养对象以警示与鞭策。
5、监督机制
依托宿舍、班级、支部和公众意见箱,建立“四级监督、内外互动”的学生党员监督机制,将学生党员的日常行为纳入到考评体系之中,促进学生党员增强自我约束;通过要求所有学生党员关注班级情况、宿舍动态、并提供重大事件或突发性时间线索及信息,树立学生党员责任意识,增加学生党员与普通学生的接触机会。一个有效的监督机制,不仅有利于全面了解学生党员的信息,更是有利于保持党员质量的重要手段。
6、反馈机制
反馈机制主要通过正、负反馈相互交替,维持系统稳定状态。反馈机制关注目标管理实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并及时给以修正,保障评估机制的健康运行。反馈机制的建立有利于考核评价机制的自我完善。评估机制的制定者、党支部、学生党员之间建立信息反馈联动机制,保证信息上传下达、下传上达渠道畅通。
普通高校学生党员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能够更好地评估高校学生党员的质量。保证新发展学生党员的质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带头作用,促使在校学生党员的主人翁意识,也可帮助其毕业后能更好地融入社会,报效国家,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奉献自己,时刻铭记自己是一名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