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讨论中应把握好几个度

2019-12-24 08:57钱坤南
江苏教育 2019年21期
关键词:参与度

钱坤南

【关键词】課堂讨论;参与度;难易度;适时度;时限度;有效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81-0070-02

现代教学非常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进行多向交流,获取更多信息,更好地体现主体性,培养探究精神和创造意识。课堂讨论是合作学习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是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重要学习活动。然而,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看到,许多课堂讨论只是走过场,没有带来实质性的讨论效果,其根源是教师没有设计好讨论的形式和内容,也没有组织好整个讨论活动,集中体现为参与讨论的个别化、讨论内容的简单化、讨论时机的随性化、结论反馈的表面化等几个方面的问题。要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把握好以下几个度。

1.关注讨论学生的参与度。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而教师在组织讨论时要充分考虑讨论小组的人员搭配。在一个讨论小组里,既要有外向型的学生,也要有内向型的学生,要让外向型的学生起到骨干作用,也要让内向型的学生有机会发表意见,要避免出现一个学生说其余学生听的被动局面,真正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讨论。

2.控制讨论内容的难易度。

安排什么内容给学生讨论呢?这是教师必须要把握好的,需要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现实水平进行课前设计。如果讨论的主题太难,学生的讨论就难有结果;如果讨论的主题太容易,就不存在讨论的价值了。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常把“讨论一下”这句话挂在嘴上,而事实上可能不需要也没有必要进行这么多讨论。例如:有的教师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让学生讨论如何量出长方体的棱长。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完全没必要让学生去讨论,可以让学生独立去量,完成度量的全过程,然后由学生交流不同的度量方法。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启示我们要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既要让学生“跳起来”,又要让学生“摘到桃子”。

3.抓住讨论时机的适时度。

(1)在探索和揭示规律时组织讨论。课堂教学往往要通过教与学、师与生、生与生等多边的数学活动去探索和发现规律。因此,在探索和揭示规律的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探索,在探索中讨论,使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交流信息,从而自主揭示规律。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折纸活动来感知“分数的大小不变”,再让学生观察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不是零的数的算式,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你有什么发现?从而揭示分数的基本性质,同时又能让学生明白要“零除外”的道理。

(2)在重点和难点处组织讨论。在课堂教学中要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这是每一位教师需要掌握的基本教学策略。教学中的“讲”不应是教师的专利,在课堂上,教师不能将讲透、讲深、讲到位作为突出重点和分散难点的法宝,而应该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和独特性。在教学重点和难点处适时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必须突出长方体的特征,这是这一内容的重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长方体有什么特征”这一主题进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手、眼、脑、口等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中得出长方体面、棱、顶点的一些基本特征。

(3)在学生出现疑惑时组织讨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疑惑和不解。有些疑惑学生自己可以解决。有些疑惑学生自己无法理解,但如果教师简单地告知,将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建构。这时,教师就可以及时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解决疑问。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师把一个活动的长方形变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引导学生思考:周长有没有变?面积呢?这时学生出现了三种答案:一是周长不变,面积也不变;二是周长不变,面积变了;三是周长变了,面积也变了。到底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学生争论不休而又疑惑不解。于是,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同时结合直观操作,让学生在边实验边讨论的过程中明确:虽然形状变了,但原来长方形的四条边没有变,所以周长没变;而变成平行四边形后的四条边没有变,但形状变了,关键是导致平行四边形的高比原来长方形的宽短了,所以面积也变了,且是变小了。

4.把握讨论时间的时限度。

课堂讨论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让学生把想说的、要说的都说出来,充分呈现学生的思维。要避免出现教师让学生讨论的话音刚落,就指名学生回答的现象。教师应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讨论时间,同时要调控好讨论时间的长短,而不能任其漫无边际地讨论下去。

5.提升讨论结果的有效度。

组织课堂讨论就必须要有讨论的结果,要有结果就必须要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交流。因此,课堂讨论必须要有明确的主题,要有多样化的讨论形式,要有每一位参与讨论的学生的独立思考,要有全员参与的发言和交流,要让学生在讨论中产生思维碰撞,要让学生在讨论中自主去发现和创造。这样的讨论才有望得到应有的结论,才是有效的讨论。

综上所述,教师应准确把握好数学课堂讨论的参与度、难易度、适时度、时限度和有效度,这样的课堂讨论才是有效的讨论,有效的课堂讨论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启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交流,提升学生的能力,引发学生的创造。■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山湖花园小学)

猜你喜欢
参与度
在线教学下的大学生内在动机和参与度探析
把握三个度,优化学生合作学习效果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初中七年级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参与度
谈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三种”策略应用
优化课堂教学,提升学生“参与度”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作用与实施方法探究
如何提升幼儿区域活动的参与度
“上课时间太长,下课时间太短”的启示
解读数学文本提高课堂参与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