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和“理解”的辩证关系

2019-12-24 08:57郑青岳
物理教学探讨 2019年11期
关键词:辩证关系理解

郑青岳

摘   要:“知道”和“理解”是教师制定教学目标中频繁使用的两个词。文章阐述了“知道”和“理解”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帮助教师认识:知道的,并不一定能理解;同一个知识,会有不同的理解,理解需要更多的知道,同时也能让学生知道得更多;知道和理解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关键词:知道;理解;辩证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9)11-0061-4

“知道”和“理解”是教师教学中频繁使用的两个词,虽然有时我们容易将两个词混用,例如,对于中午和晨昏时太阳的颜色,我们问学生:你知道中午的太阳红些,还是晨昏的太阳红些?你知道为什么晨昏的太阳看上去要红些吗?这里的两个“知道”,前者是生活中可以直接观察到的一个事实,后者要对观察到的事实作出解释,而对事实的解釋则属于理解的范畴。但是,在教学目标分类体系中,“知道”和“理解”分别代表两个不同水平的学习目标。那么,“知道”和“理解”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1    知道的,并不一定理解

我们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农夫与蛇”的故事,但小时候我们却不能领悟(理解)到这个故事蕴含的“对坏人不能仁慈”的深刻道理。

同样,人在自然界中生活,每天都通过自己的感官感知到大量的自然现象,但对这些自然现象,内心却充满着不解和困惑。例如,人们都知道电闪雷鸣现象,但许多人并不理解为什么会发生电闪雷鸣现象,也不理解为什么闪电是一闪而过,而雷声却常常轰鸣不绝,更不理解有时为什么只见闪电,不闻雷鸣;人们都知道潮汐现象,但许多人并不理解为什么会发生潮汐现象,为什么一天之内有两次潮起潮落,为什么月亮圆的时候潮水特别高;人们都知道树木秋冬会落叶,但却并不理解树木为什么在秋冬落叶,难道它是为了在秋冬时节能让树下的人获得更多的阳光吗?许多人也知道河流通常是蜿蜒弯曲的(如图1),但却并不理解河流为什么会蜿蜒弯曲,难道这样是为了能使河道更长,由此可以恩泽更多的人吗?

实验是科学的基础,但实验只是给我们呈现某些现象。这些现象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实验现象的背后有一双怎样的手在操控?等等。要回答这些问题,则需要对实验现象建立理解。例如,在做如图2所示的并联电路实验时,先闭合开关S1再闭合开关S2,学生将发现,当闭合开关S2灯泡L2亮时,灯泡L1的亮度将会稍稍变暗。但对这一现象,许多学生即使学了并联电路的特点等知识之后,仍然无法正确理解。

由此可见,对某个知识,知道是一回事,理解则是另一回事。“知道并不意味着理解”这个道理启示我们,在科学教学中,一方面,我们不能将知道与理解混为一谈,以为学生知道某知识就理解该知识;另一方面,我们不能满足于学生在实验中感知到种种现象,满足于让学生知道所学的知识,而要积极追求指向理解的教学,引导学生对事物从现象的认识进入本质的认识。

2    知道的,会有不同的理解

对同一知识,无论是事实性知识还是概念性知识,不同的人,由于知识经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会建构不同的理解。在不同的理解中,有的可能是正确的,有的可能是不够完整,甚至是错误的。例如,对于图2实验呈现的现象,有的学生会作出这样的解释:只闭合开关S1时,电流全部都通过灯泡L1;当开关S2也闭合后,电流会被灯泡L2所在的支路分掉一些,这样,通过灯泡L1的电流会变小,因而会变暗。有的学生却会作出这样的解释:电源的内部存在电阻,它会把电源提供的电压分掉一部分。当闭合开关S2后,电路的总电阻变小,电流变大,电源内阻分得的电压也会增大,这使得灯泡L1(及L2)两端的电压变小,因而灯泡L1会变暗。

由于理解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而事物本质的层次是不同的。所以,对同一知识的理解不但存在对错之分,也存在深浅之分。

案例1  对惯性概念的理解

惯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初中、高中和大学物理课程中,都有惯性这一内容。一个初中生初次学过惯性概念后就知道: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但随着学习的深入,他们对惯性的理解则会逐渐丰富起来。

理解1:因为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所以,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理解2:因为物体具有惯性,所以,所有物体都企图保持“当下”的运动状态。在某时,如果物体的速度为零,它就企图保持静止状态;如果物体的速度不为零,它就企图保持这时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理解3:因为物体具有保持“当下”运动状态的惯性,所以,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都是物体的“天然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即力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而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理解4:因为物体具有惯性,所以,虽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但物体的运动状态是不会突变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的变化都需要时间的积累和空间的积累。例如图3中,当将细线剪断瞬间,由于两个小球具有惯性,它们的速度都不会突变(都为零),因此两个小球的位置也不会突变,弹簧的长度也不会突变,小球2受力仍平衡,而小球1由于失去了细线的拉力,受力发生了突变。

理解5:因为惯性是物体保持“当下”运动状态的性质,所以,惯性的大小反映的是物体保持“当下”运动状态的能力大小。惯性越大,物体保持“当下”运动状态的能力越大,运动状态越不容易改变;惯性越小,物体保持“当下”运动状态的能力越小,运动状态越容易改变。

理解6:在电梯内的弹簧秤下挂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如图4),当电梯以加速度a向上加速运动时,弹簧秤的读数会变大,为F=m(g+a)。以电梯为参照系所作的解释是(在这个参照系中,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由于物体具有惯性,系统加速度向上相当于物体除了受到重力之外,还受到一个向下的附加力ma(称为惯性力,这个力是一个等效力,没有施力物体)。可见,所谓超重(和失重)是跟物体的惯性直接相关的。

上述案例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关注不同学生对知识理解上的差异,及时帮助学生纠正对知识的误解;同时要随着学生学习的进程,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逐渐引向深入。

3    理解意味着更多的知道

虽然知道并不意味着理解,但知道和理解却存在密切的关系,我们不能将两者决然割裂开来。

首先,要理解某知识,需要知道比理解对象更多的知识。有许多道理,年少的时候很难理解,年长之后却很容易理解,就是因为年岁的增长,使人具有更为丰富的阅历和知识,理解就容易了。这表明,知道是理解的基础,不具备足够的经验知识,是很难理解某知识的。

例如,学生要理解图2所示的实验现象,必须知道电源存在内阻,知道电源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和电源内阻两端的电压之差,知道电源的电动势是不变的,而电路的总电流却是会因电路总电阻的变化而变化,等等。

這启示我们,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十分清楚学生理解某个知识必须知道些什么,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学生已经知道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要为学生的理解补充必要的知识。

案例2  并联电路电压关系的理解

在教学串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知识时,学生虽然通过实验得到结论: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段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并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但他们对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比较容易理解,而对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却较难理解。他们感到疑惑的是:为什么并联电路的总电压不等于各支路两端电压之和呢?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如图5(a)的并联电路中U=U1=U2的关系,首先调动学生已知的知识:

①在电路中,导线上某两点之间如果没有别的电路元件,一个点可以移到另一个点。

②在电路中,导线可以任意伸缩。

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如下活动:

活动一:把a移到c,把b移到d,所以,a、b两端与c、d两端是一样的;把a移到e,把b移到f,所以,a、b两端与e、f两端是一样的。

活动二:将图中的a、e、c三点之间的导线缩在P点,将图中b、d、f三点之间的导线缩在Q点。这样,图5(a)电路即可等效转化为图5(b)电路。

通过上述活动,学生认识到,所谓a、b两端,c、d两端,e、f两端,其实是一回事。由此理解并联电路总电压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这里,知道①②两个知识就是理解并联电路电压关系的重要基础。

其次,理解了某知识,可以知道比理解对象更多的知识。学习的意义在于迁移,知识达到理解的层次,学习者可以把它作为推理的起点,推导出更为丰富的知识,从而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

案例3  磁化的理解

在初中科学学习中,学生在实验中认识了铁磁性物质在磁场中被磁化的现象[1]。教师通过引进磁畴概念,帮助学生理解磁化现象,即:在铁磁性材料中,存在着许多小区域,在每个小区域内部,由于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原子形成的微小磁体会整齐地排列,具有较强的磁性,这个小区域叫做磁畴 (如图6,图中的小箭头方向代表N极指向)。虽然每个磁畴具有磁性,但在没有外磁场时,铁磁性材料内各个磁畴的排列方向是随机的,各个方向是均等的,对外产生的磁场相互抵消,所以宏观上不显磁性。在外磁场的作用下,铁磁性材料内部的磁畴排列方向会趋于一致(图7),宏观上对外显现出磁性,两端分别表现为N极和S极。

理解了磁化的原理,学生可以知道,铁磁性物质在外磁场中被磁化会产生一个附加磁场,这个附加磁场并不会一直随外磁场的增强而增强。因为外磁场的增强只是促使铁磁性物质内部的磁畴排列得更有序些,从而使附加磁场更强些。但当外磁场足够强,使铁磁性物质内部的磁畴排列足够有序之后,外磁场的增强就不会使附加磁场继续增强了。

4    知道和理解可以相互转化

对知识的理解需要经过一番费心的思索,而对“理解”了的事情,我们便“知道”了。“这意味着曾经需要一系列推理才能把握的事情,现在不需要了:我们已经‘知道了。”[2]这表明理解和知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理解是将知识从低水平的知道转化为高水平的知道。正如列宁所说:“人的思想由现象到本质,由所谓初级本质到二级本质,这样不断加深下去,以至无穷。”从知道进入深入的理解,再从高水平的知道进入更深入的理解……我们正是通过这样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逐步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如图8所示)。这启示我们,对知识的理解是有层次的,在科学教学中,我们不能满足于对知识的初步理解,而应积极引导学生逐步深化知识的理解。

案例4  液体的蒸发

液体蒸发有快有慢,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是什么?带着这一问题,学生通过对图9的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温度、液面气体的流速、液面的大小。实验所得的结论是对实验现象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知道液体蒸发的普遍规律。但得出这一认识并不意味着理解的终结,我们可以继续追问:如何理解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呢?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用分子运动的理论加以解释:蒸发是液体中运动速度较大的分子摆脱液体表面力的束缚,离开液面进入空气中。液面表面积越大,单位时间内离开液面的分子越多;液体温度越高,液体内部速度较大的分子越多,单位时间内离开液面的分子也越多;从液面逃逸出去的分子并不立即远离液面,它们有的还会聚集在液面附近,并且跑回到液体中。这样,在液体的表面附近就既有分子从液体内部跑出到空气中,又有分子从空气跑回到液体中。液体表面气流越大,从液面跑出的分子就会被气流驱赶走,这样,单位时间内跑回液体的分子就会减少。这在总体上就表现为:液体表面气流的速度越大,蒸发越快。一旦学生在更深层次上理解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他们就能更为信服地接受实验的结论,同时也使学生将所学的不同知识建立起内在的联系。

参考文献:

[1]朱清时.科学(七年级上册)[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

[2][美]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格.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39.

(栏目编辑    罗琬华)

猜你喜欢
辩证关系理解
扶贫生态移民工作中一些辩证关系的处理
语言学习与不同语境的辩证关系
劳动价值与制度价值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重点切入法
良好班集体的班风建设方法略谈
谈科学故事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尹雪艳,永远的上海梦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
浅谈艺术设计与设计艺术之间的辩证关系
关于如何运用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培树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