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霞
摘 要:分析了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推进过程中农村的社会现状,借鉴农村社会治理地方创新实践,提出了实现农村社会治理的路径。
关键词:创新;农村;社会治理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20-0134-02 中国图书分类号:D422.6 文献标志码:A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村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发展,农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农民人均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进入新时代,农村社会正经历着历史性的变革和重构。这种变革和重构对农村社会治理提出新的要求。
1 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推进过程中农村社会现状
在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协调推进的过程中,以经验传承为基本逻辑的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基层社会治理方式和治理体制亟待进行科学化创新。
首先,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方向稳步推进,但生产组织化程度依然偏低,“兼业化”现象较普遍。一部分外出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将土地流转,为农业生产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提供了可能。但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农民兼业化、副业化比例依然偏高。兼业化农民过着“两栖”的生产生活方式,农忙务农,农闲打工。其收入以打工为主,种地就是“捎活儿”,甚至“够吃就行”。农业沦为家庭“副业”,从业者不具职业稳定性,组织化程度低,影响了农产品生产,弱化了农业的社会责任。
其次,农村人口实现了“有些人走、有些人留、有些人来”,但优质农业人口“留不住”“引不来”的问题仍比较突出。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一些市场观念强的村民根据自身经济能力和市场调节,雇用本地乡亲帮忙打理生产事务,成为农业企业的经营者。但据调研显示,农业优质人才状况堪忧,农村年轻劳动力流失现状不容乐观。在农业企业急需的管理、技术等岗位,需要具备本土文化背景且对文化素质的要求较高。在现实生活中,农业对年轻人吸引力不够,农村“空心化”现象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
再次,农村社会处于要素向城市流动的阶段,农村内部社会关联度不强,治理资源仍然较弱。伴随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农村与农民都处在深刻的转型之中。农村社会形态呈现出以下一些特征:一是农村社会各主体都更加注重与城市之间的要素流动,而彼此之间关联度有所降低;二是各新型经营主体利益诉求多元化,与传统农户的利益联结有待规范;三是村领导班子无法注入新生力量,成员老龄化严重,治理方式固化,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各自治主体的多元化需求;四是基层党组织在发展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致富等方面的作用发挥不够,致使基层政府与农民群众之间的联系弱化。
新时代农村社会出现的一系列转型,为基层治理水平升级提出新的挑战。农村社会治理水平的升级和治理路径的创新滞后于农村社会发展,势必影响广大农村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基层的稳定和发展。
2 农村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
这里的“创新”有对传统意义上的基层组织尤其是基层党组织的继承和完善,也有对传统体制性或非体制性组织的再造或重构。以创新基层组织为切入点,发挥组织凝聚力,将个体农民重新联结起来,是农村社会治理地方创新实践的主要探索方向。
首先,实行产业聚集型村党委建设模式。以相近产业结构为纽带,组建党建中心村,成立中心村党委,发挥中心村党委统一领导、统一协调、统一部署的作用。发挥中心村党委的“聚合剂”作用,将镇域范围内的村级党委按相近产业串点成线。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扩大基层党建影响力,有效推动中心村内各村资源、要素、服务的优化配置,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添加强劲的动力。
其次,吸纳农村精英到“两委”组织。农村精英在农民口中通常称为“能人”,分布在村医、村教、农民技术员、种养大户中。“能人”在农村社会中具有较高的威望和号召力,凭借自身拥有的社会和经济资源对村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将“村医”“村教”等精英吸收到村“两委”组织中,有利于发挥他们的独特优势,增强村级组织在带领群众、服务群众中的功能。
再次,构建农村社区管理平台模式。农村社区是一个比自然村、行政村体制更具有弹性的制度平台。应发挥亲缘、人缘、地缘优势,建立以村党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组织为基础、村级社会组织为补充、村民广泛参与的农村社会治理新格局。引入城镇社区管理平台模式,完善村委会治理效能,从服务角度构建现代宜居的农村社区。构建农村社区管理平台,调解村民纠纷,维护社区治安,保障村民生活质量、权益保护、人居环境等民生问题。整合资源,完善服务,强化公共管理与服务功能,提升农村生活质量,在反哺乡村经济、引领乡风文明、传承传统文化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增加村民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3 实现农村社会治理的路径
中部地区在经济发展质量、乡村建设基础、改革推进深度、观念解放程度等方面与发达地区存在一定差距,农村社会形态也存在着差异。中部地区农村社会治理应在吸取借鉴先行实践经验的同时,立足自身经济和社会基础,开辟适合本地区农村社会发展的治理路径。
3.1 创新乡村产业体系,吸引人才参与共建
“人”是政策实施的执行者,是建设的主体,是治理的基础。实现治理升级,关键是要实现治理主体升级。鼓励农技推广人员、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农民工等返乡创业就业,并切实保护新型经营主体的利益。采取“请进来、送出去”“半农半读”“线上线下”等方式,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支持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乡土“能人”到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培训,参与乡村社会共建。回到乡村的本土人才在集体经济发展和乡村社会建设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为农村治理资源优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3.2 推行协同黨建模式,发挥带动效应
按地域相近、统筹协调的原则,整合多村党建资源,实行“联村党建”模式。以党建示范村为核心,将先进村、一般村和落后村整合,实行多个村庄共建基层党总支部。由党总支部负责多个村庄协同发展,构建“党建引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管理高效、抱团发展”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对党建工作开展相对滞后的村庄,由总支部协调并促进村级党建工作开展。发挥党建先进村的带动效应,实现“强村带弱村”“先进带后进”,有效提高共建共治的成效。
3.3 坚持“三治融合+村务监督”,强化村级自治
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在“三治”中,自治是核心,是调动村民参与乡村事务的主要手段;法治为自治提供规范与保障;德治是以伦理道德为准则建立在乡村熟人社会上的“软”治理。
“三治融合”要与村务监督相结合。村务监督委员会这一独立于“村两委”之外的“第三委”,要善于运用知情权、质询权、审核权、建议权和主持民主评议权这5种权力,切实发挥对村务进行民主监督的功能,从源头上遏制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4 结束语
实现农村“治理有效”,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社会建设的基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要回归乡村的战略主场,寻找农村社会治理科学化的有效模式,开辟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崭新路径。
(编辑:郭 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