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嘉威
摘 要:区域环境承载力理论是指导环境管理的重要理论,通过对区域环境承载力进行定量分析,实现对人类活动的指导。区域承载力理论能够很好地分析区域环境容量和阈值,为协调区域生产建设活动与环境保护提供参考和依据,对解决当下我国快速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区域环境承载力;应用;环境承载力评估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20-0094-02 中国图书分类号:X22 文献标志码:A
新时期以来,国家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着力处理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环境承载力理论研究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对于解决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问题很有帮助。目前,环境承载力理论逐渐被人们认识和接受,并用于环境保护的实践,在评估区域环境的承载力、进行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应用广泛。同时,必须认识到环境承载力理论的局限性以及在实践中遇到的挑战和困难。应结合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不断完善区域环境承载力理论,使其能够更好地指导区域环境保护和生产建设活动。
1 环境承载力
1.1 环境承载力概念
承载力的概念提出得比较早。在生态学领域,1921年帕克和伯吉斯首次提出了承载力的概念。在后来的发展和延伸中,该理论逐渐被引入环境科学,环境承载力理论开始出现。国内较早提出环境承载力概念的是曾维华[1]。他指出环境承载力是在一定时期与一定范围内,以及一定自然环境条件下,维持环境系统结构所能承受人类活动的阈值。该定义指出境承载力的承载对象是人类活动,因为人类活动具有不同的特征,活动的影响、区域、规模等因素,都决定了环境承载力具有矢量特征。后来,很多学者对环境承载力的概念进行完善,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也越来越丰富。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新问题和新情况,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也不断更新,但其核心还是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分析人类活动和环境容量,使环境与人类和谐发展[2]。
1.2 环境承载力内涵
从环境承载力的概念来看,环境承载力研究的是人类活动。人类所处的环境是个复杂的系统,充满了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输入、输出及流动,并且是动态的和开放的,该系统支持的人类活动存在一个阈值。环境承载力需要将这个复杂的环境系统抽象化,并在人类不同强度、广度的活动中得到不同的结论值。从已有的研究看,环境承载力具有客观性、变动性、实用性等特点[3]。
(1)客观性。环境承载力客观性的特点是环境承载力理论以及应用的理论基础,如果没有客观性,环境承载力将不复存在。环境承载力是环境系统自身的特性反映,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环境承载力的客观性也要求对人类活动进行科学控制,否则将会破坏环境系统,严重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4]。
(2)变动性。一个区域的环境承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环境系统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系统。一方面,环境系统自身在不断地发生运动变化;另一方面,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会发生交互,相互影响。环境的变化也会带来环境承载力的改变。
(3)实用性。对于人类活动来说,环境承载力能够指导实践,是宏观调控的依据。对区域的环境承载力作出了科学评估,能有效指导人类的活动,守住生态环境保护的红线和底线,处理好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5]。
2 区域环境承载力理论的应用
区域环境承载力理论的应用基础和主要方面是对区域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估。随着人们对环境承载力研究的深入,出现了很多评估环境承载力的方法,主要有指数评价法、承载率评价法、系统动力学方法和多目标模型最优化方法等。在实际的区域环境承载力评估中,可以结合各种方法的特点和区域环境的特点,灵活选择[6]。
2.1 指数评价法
在区域环境承载力评估中,指数评价法应用比较广泛,具体包括主成分分析法、模糊评价法和矢量模法等。通过建立一套科学反映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各项指标进行评分,再经过统计处理,得到区域环境承载力指数。该方法应用相对简单,容易被接受,但是指标的选择和指标的评分易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进而对评价结果造成一定干扰[7]。
2.2 承载率评价法
目前,承载率评价法的应用也比较多,这种方法引入了承载率的概念,可以通过计算承载率实现评估的目的。承载率是指区域环境承载量(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现实取值)与该区域环境承载量阈值(各项指标上限值)的比值[8]。
2.3 系统动力学方法
系统动力学方法采用动力模型对环境系统多种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反馈关系进行模拟,实现对变量的预测,然后获得环境承载力和相应的最佳发展方案。系统动力学方法是目前环境评估研究的重点和发展方向。
2.4 多目标模型最优化方法
多目标模型优化方法是研究复杂系统的一个重要方法,该方法将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分解为多个子系统,这几个子系统既可以相互配合,又可以单独运行。子系统可以反映环境中的局部状态,大系统则进行整体协调,然后得到整体系统优化的结果,即可以实现对区域环境承载力的评估。
3 结束语
环境承载力理论需要对一个复杂的环境系统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在实际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保证分析结果的科学性,同时也需要面对分析结果是否能被接受和认同的问题,因为这会阻碍环境承载力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完善环境承载力理论,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区域规划、区域环境管理等具体实践活动,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环境承载力理论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曾维华,王华东,薛纪渝,等.环境承载力理论及其在湄洲湾污染控制规划中的应用[J].中国环境科学,1998,18(S1):70-73.
[2]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科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3]路忠贤,唐永顺.环境承载力及其在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J].環境科学与管理,2011,36(9):184-186.
[4]宋来敏,李侠.产业转移背景下安徽省区域环境承载力分析[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19,29(1):60-63.
[5]周翟尤佳,张惠远,郝海广.环境承载力评估方法研究综述[J].生态经济,2018,34(4):164-168.
[6]王树强,徐娜.雄安新区生态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38(1):31-34.
[7]陈楷根.区域环境承载力理论及其应用[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2.
[8]冉圣宏,王华东.区域环境承载力理论及其应用[J].环境科学进展,1997(S1):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