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璜?华坤?郑曦?高亮
摘 要 为适应电力体制改革和新技术发展形势,更好地服务于深圳市一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结合电网企业管理长期实践经验和深圳电网实际,探索构建较为完备的电网企业运营管控体系,借助“云大物移智”等前沿技术,深挖数据资产价值,打造實时在线的运营管控智慧平台,开展运营监测、分析预警和全景展示,持续提升企业运营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 深圳电网 运营管控 智慧平台 企业管理
一、前言
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管制业务日趋严格、新能源大规模接入、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电网企业运营面临多重挑战。为更好地顺应现代企业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电网企业亟需建立一套以价值为导向的运营管控体系,发挥数据在企业管理中的牵引作用。[1,2]
运营管控在国内外电力企业都有探索实践。法国电力运营监控体系,通过监测整体运营数据、分析业务运作等措施,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提供运营分析报告,辅助战略决策。[2]天津市电力公司构建了企业战略“SPACE”模型,实现运营监控业务从“执行监控”到“战略监控”的转型升级。[2]山东省电力公司搭建了一体化综合监控中心,构建了二级“同心圆”监控体系,通过强化“三大”监控管理职能、建立健全“四个一”保障机制,夯实了运营监控一体化管理。[3]
本文在研究国内外电力企业运营管控的基础上,总结深圳供电局的探索实践经验,构建了基于数字化转型的电网企业运营管控模式。
二、企业运营管控主要做法
深圳电力供应具有高负荷密度、高供电可靠性、高电能质量需求、土地受限的特点。为适应深圳市一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深圳供电局建设了高度自动化电网,配套高度信息化业务系统,积累了海量电网运行和客户服务数据,为企业运营管控打下了良好基础。2014年,深圳供电局开始探索运营管控工作,在各区局试点建立运营管控中心。2017年,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成立企业级运营管控中心,进行集约、高效运作,并形成一整套企业运营管控体系。
(一)企业运营监控架构
聚焦战略目标,围绕企业工作重点、热点、难点,构建“两横两纵”企业运营管控架构,实现公司层与基层纵向贯通,企业级与专业域运营管控有效衔接,如图1所示。两横:公司层与基层单位两级贯通,公司层结合实际经营发展需求,开展运营管控建设;基层单位应用运营管控成果,做好工作承接和落实。两纵:企业级与专业域运营管控有效衔接,企业级运营管控重点关注公司整体绩效,专业域运营管控聚焦专业领域提升,两者均在公司层和基层单位贯通,有效衔接。
(二)企业运营管控体系
运用智慧管理理念,开展顶层设计,构建“1213”运营管控体系,即聚焦一个目标:高质量创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立足两个定位:企业决策的参谋助手、管理提升的有力抓手;打造一个平台:企业运营管控平台;强化三项职能:运营监测、分析预警、全景展示。
(三)企业运营管控工作机构
成立企业运营管控中心,代表企业行使运营监督职能,着眼于整体与全局,立足于监测与分析,服务于管理与发展,填补跨领域、跨部门、跨流程的监控盲点和空白,从第三方视角,对企业整体经营、各业务领域情况等进行全面的监测与分析,推动解决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以深圳供电局实践为例,运营管控人数从原来在10个区局分散设置时50多人减少至企业运营管控中心8人,用工人数减少84%。
(四)企业运营管控职责界面
运营管控中心注重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整体业绩的达成、业务全过程效率最优。专业部门注重专业内指标的达成,职责范围内的流程环节效率最优。基层单位是业务执行机构,根据已制定的制度、流程和标准,开展具体业务。运营管控与专业管理、业务执行相辅相成,主要遵循“四不原则”:不替代专业部门自身业务领域运营监测、分析工作;不替代专业部门履行专业管理职能、处理自身业务问题;不改变专业部门与直属单位正常信息传递和职能业务办理流程;不重复专业部门垂直管理职能。
(五)企业运营管控平台
基于大数据平台,开发建设企业运营管控平台,整合资产、营销、人资、财务、物资等业务系统,打破各业务系统信息壁垒,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实现企业核心业务数据的整合和应用。平台包含数据监测、数据分析和数据展示等功能模块,包括大屏版、桌面版和移动版,实现不同应用场景全覆盖。
(六)企业运营管控主要业务
围绕工作目标,结合企业实际业务,依托企业运营管控平台,主要开展三项业务:运营监测、分析预警、全景展示。运营监测业务,主要对核心指标、关键流程和重点任务进行在线监测。分析预警业务,从第三方视角对企业运营中出现的跨专业、跨部门、全局性重大问题开展专题分析,为领导提供决策参考;对监测发现的经营异动和问题发出预警通知,要求限期整改。全景展示业务,结合宣传片、大屏展示、无人机、机器人、体感互动等内容建设企业运营管控大厅,构建“1+N”主题库,对企业经营业绩、发展成效、品牌形象等开展全景展示。
(七)企业运营管控制度流程
制度设计方面,采用“1+1+N”模式,即1个建设方案,1个管理办法,N个作业指导书,设计企业运营管控规范运作相关制度。流程设计方面,结合运营管控业务内容,设计监测、分析、预警和展示流程,明确各节点责任部门和时限要求,保障业务规范运转。
三、效益分析
(一)核心指标明显改善提升
2018年深圳供电局客户平均停电时间同比下降73.85%;中压故障平均复电时间同比下降53.37%;第三方客户满意度85分,达到同业世界一流水平。
(二)经营决策得到数据支撑
围绕企业战略目标,精准定位经营管理问题,开展即时、专题、综合分析,为经营决策提供参考;针对深圳电网特点,以客户为中心,对电网规划、建设、运维、客户服务以及二次系统全链条进行分析,跟进落实举措,提升了运营效率,提高了投资有效性。
(三)人力资源更加集约化
通过运营管控集约、高效运作,压减机构,运营监控用工减少84%。构建了以企业运营管控中心为主,柔性专家团队辅助支撑的团队,加快培育现代企业数据分析和价值挖掘的专业化人才,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结语
本文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探索电力企业运营管控模式;利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现指标、流程和任务的实时在线监控;建设了一套完整、可复制、可推广的管理工具,打破电网企业存在的专业部门和信息系统壁垒,实现了数据的互联互通和信息的共享共用;能够对企业整体经营管理、规划建设、生产运行、客户服务、企业资源等各业务领域进行监测,支撑新时期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为电网以及其他行业企业的运营监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作者单位为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刘毅.大数据时代下电力运营监控数据处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8(32):21-22.
[2] 赵剑慧,于洋,崔振辉,等.电网企业战略运营监控体系建立[J].中国科技信息,2018(24):96-97+99.
[3] 张富,苗立国,辛涛,等.“四步走”夯实运营监控一体化管理[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8(11):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