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亮
摘 要: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重要理论来源。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基本内容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必须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团结带领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33-0177-0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的基本内容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必须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团结带领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一、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
(一)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是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基石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前,唯心史观是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历史观。唯心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否认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否认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英雄史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1]社会历史是由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构成的。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突出表现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创造了人们开展活动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和从事政治、经济、科学、艺术、文化等活动必需的物质条件。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物质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产品产生的源泉和不竭动力。例如文学艺术、科学理论、宗教哲学等,都来源于人们的物质实践活动中。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受到特定历史条件的制约,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实践活动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等条件的制约,同时也受到特定时代、阶级等条件的制约。社会主义制度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文化渊源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汲取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孔子主张“为政以德”,主张以德治国、以礼制人。孟子主张统治者施仁政于民,强调“仁者无敌”。孟子主张“得民心者得天下”,强调“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2]。孟子是明确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家,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2]。李世民在总结隋朝灭亡的教训时,强调“君,舟也;民,水也。水可载舟,亦能覆舟”,认识到民心向背关乎政权的兴衰。中华传统民本思想源远流长,在古代治国安邦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重民、利民、富民、施仁政”等传统民本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重要思想资源。
二、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基本内容
(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3]
必须坚守人民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3]马克思主义为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指明了方向。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动摇,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为了全体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奋斗,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全面把握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致力于在更高水平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今后,我们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
(二)必须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必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体人民进行改革开放伟大革命,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我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努力提升人民获得感。党与人民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险阻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3]
(三)团结带领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生产力高度发达,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社会,是一个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为实现人民幸福而进行了不懈的奋斗。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4]江泽民指出:“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绝不能动摇。”[5]胡锦涛指出:“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6]共享发展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共享即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共享发展理念。要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通过全面深化改革,通过创新驱动,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要坚持我国基本的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问题。
(四)必须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制胜的重要法宝。在党的历史上,较早提出群众路线概念的是周恩来。1929年周恩来主持起草的“九月来信”中,明确提出了“群众路线”这一概念。1929年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决议中也使用了群众路线概念。1943年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系统总结了党在领导方法上长期积累的宝贵经验,科学阐述了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在党的七大会议上,毛泽东把群众路线作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从而使我们党对群众路线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全新高度。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上做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也强调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极端重要性,并把它提到了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高度。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中,还规定了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第一次完整地把我们党的群众路线概括成“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的这四句话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整体,前两句讲的是党的群众观点,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后两句讲的是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党中央对群众路线又做出了新的理论概括,从而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理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7],“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8]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使我们党的根基永远坚如磐石。
参考文献:
[1]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7.
[2] 孟子[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94-132.
[3]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8-22.
[4]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2.
[5] 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66.
[6] 胡锦涛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624.
[7]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2013-12-26.
[8]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