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内在要求

2017-05-03 20:58王晶雄
理论导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唯物史观供给侧改革

摘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彰显了唯物史观的深厚底蕴,也集中表达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初心。由于人是感性对象性存在,现实的人具有丰富多样的感性需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然要求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坚定信心,自觉排除一些模糊认识的干扰。

关键词:唯物史观;“以人民为中心”;供给侧改革;执政为民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7)04-0101-04

作者简介:王晶雄(1960-),男,浙江宁波人,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區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社会发展必须“以人民为中心”,这是新发展理念的核心要义,这一思想既彰显了唯物史观的深厚底蕴,也集中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的初心。由于人是感性对象性存在,人具有丰富的感性需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然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一)

社会发展以何为中心,是各种社会发展理论长期争论的焦点,它直接关乎社会发展的方向。在奥古斯丁这样的神学家看来,社会发展要以上帝为中心,这是因为上帝既创造了宇宙世界,也创造了人类社会,社会发展只有根据上帝的旨意,听从上帝的安排,人类社会最终才能奔向“上帝之城”;在柏拉图、黑格尔、鲍威尔这些精致的唯心主义思想家看来,社会发展要以理念、观念和自我意识为中心,这是因为理念、观念和自我意识是人类社会的本质,社会发展归根结蒂是理念、观念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与神学家和唯心主义哲学家不同,在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直观唯物主义者看来,人类社会的发展要以人为中心而不能以上帝为中心、以观念为中心,这是因为宗教世界和观念世界是现实世界的反映。所以,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创造了上帝而不是上帝创造了人。

毫无疑问,与历史上的神学思想家和唯心主义思想家相比,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显然高出一筹。因此,在1844年前后他的思想受到了马克思的青睐,以致于马克思曾经指出:“费尔巴哈是唯一对黑格尔辩证法采取严肃的、批判的态度的人;只有他在这个领域内作出了真正的发现,总之,他真正克服了旧哲学。”[2]96在1844年下半年出版的《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还如此评价费尔巴哈:“到底是谁揭露了‘体系的秘密呢?是费尔巴哈。是谁摧毁了概念的辩证法即仅仅为哲学家们所熟悉的诸神的战争呢?是费尔巴哈。是谁不是用‘人的意义而是用‘人本身来代替包括‘无限的自我意识在内的破烂货呢?是费尔巴哈,而且仅仅是费尔巴哈。他所做的事情比这还要多。”[3]118在这里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曾经认为费尔巴哈是“旧哲学的真正克服者”,这是因为他不仅“揭露”了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而且还“摧毁”了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但是我们注意到,半年以后,在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马克思在论述“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时,特意加了一个括弧——“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说明此时的马克思已经认识到费尔巴哈哲学仍然属于旧哲学的范畴,这是因为其人本主义哲学中的“人”是抽象的人,是离开具体社会关系的人,他的“人”仍然戴着抽象概念的神学光环。于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与费尔巴哈不同,唯物史观必须“从现实的人”出发,社会发展必须以“现实的人”为中心。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4]11这意味着在唯物史观的视野中,“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构成了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前提,“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4]16这意味着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与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虽然都主张社会发展要以人为中心,但是两者具有质的差别,马克思主张社会发展必须以“现实的人”为中心。为了进一步扬弃费尔巴哈“抽象的人”,马克思恩格斯对“现实的人”作了全面阐述,他们认为唯物史观“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4]17质言之,马克思心目中的“现实的人”,主要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物质生产劳动、具有感性需要的人,这种“现实的人”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由于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发展的推动者,所以,社会发展要以“现实的人”为中心,首先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为中心,要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归宿。但是,在以商品为中心、以利润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社会,人民群众深受资本逻辑的统治,他们成为资本增值的工具。唯物史观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认为社会发展必须以人的解放、首先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自由和解放为目标,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广大人民群众不断从资本的统治和物的统治中解放出来,从而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体。

在中国共产党走过了95年光辉历程的重要时刻,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历史、展望未来的过程中再次向世人宣示,中国社会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一宣示充分彰显了唯物史观的深厚底蕴,也集中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的初心,这对于确保中国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正确方向,对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由于“现实的人”具有丰富的感性需要,这就要求我们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密切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感性需要,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我们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有更多的获得感。

唯物史观认为,需要是人对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等依赖关系的自觉反应。“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人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2]105由于人不像全智全能全善的上帝那样是一种自足性存在,而是感性的对象性存在,因此,人不得不依赖于外在对象,人離不开自然界的水、阳光、空气等,也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关系。作为对各种外在条件依赖关系的自觉反应,人便产生丰富多样的感性需要。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有一段马克思恩格斯的名言:“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4]23这里的“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即“现实的人”的最基本的感性需要。所以,在马克思看来感性需要是“现实的人”的一个重要标识,“现实的人”与“抽象的人”的显著差别之一就在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4]98因此,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具有丰富的感性需要,并且这种感性需要随着社会关系的发展而变化,而这种变化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羊或狗那里是没有的”。[4]67

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在当下必然要求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发展结构,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个不能否认的事实是,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我们用3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300多年的历程,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古老的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充满生机,勤劳的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充满自信。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1]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一方面,在供给方面,钢铁、煤炭等传统产业的产品堆积如山,产能严重过剩;另一方面,在需求方面,人民群众在医疗、教育、环保等方面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两者之间的矛盾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发展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有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地发展”。[1]唯有如此,一方面可以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有更多的获得感,从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更多的认同;另一方面可以走出经济发展的困境,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以“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为抓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已经取得初步的成效。在去产能方面,4500万吨钢铁和25亿吨煤炭的去产能目标任务已经提前完成,同时,包括高新技术、健康产业以及环保产业等出现了快速增长,经济结构已经出现了逐步优化的态势,这为我国宏观经济持续向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必须强调的是,这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不是照抄照搬西方经济学供给学派的理论,而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当下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综合研判世界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形成的重大理论创新。

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由于现实的人具有多种需要,而单个的人能力有限,无法生产多种商品满足自身多种需要,于是有了社会分工和交换,所以马克思认为,生产、分工、需要、交换紧紧联系在一起:“要说明交换价值就要有交换。要说明交换就要有分工。要说明分工就必须有使分工成为必要的种种需要。”[5]78在这里,人的“种种需要”成为社会再生产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在《哲学的贫困》中,针对蒲鲁东这样一位“德国人心目中的经济学家”“法国人心目中的哲学家”忽略人的需要的错误,马克思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在马克思看来,忽略人的需要导致蒲鲁东很难正确把握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蒲鲁东先生最困难的究竟是什么呢?那就是他干脆忘记了需求,忘记了任何东西只有在对它有需求的条件下,才说得上多或少。他撇开需求不谈,就是把交换价值和稀少、把使用价值和众多混为一谈。”[5]82这里的“需求”实际上就是指人的需要在经济生活中的具体表现。针对蒲鲁东认为“毫无用处但极端稀少的东西价格就不可估量”,即所谓“物以稀为贵”,马克思认为:“假定某种产品不仅极为稀少,甚至是独一无二的,可是如果对它没有需求,这个独一无二的产品也是太多,也是多余的。相反地,假定某种产品有千百万个,可是如果它还不能满足需求,也就是说对这种产品的需求非常大,那末这种产品仍然是稀少的。”[5]82马克思认为,任何商品的“多”和“少”、价格的“高”和“低”都是一个相对概念,它们都相对于人们的需求而言,一旦离开需求,这些概念都是抽象的。因此,马克思认为在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中,供给和需求制约着生产和消费,而需求又制约着供给。“归根到底,供给和需求才使生产和消费互相接触,但是生产和消费是以个人交换为基础的。供给的产品本来并没有效用。它的效用是由消费者确定的。”[5]85所以,马克思认为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消费制约着生产,需求引领供给,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的这些论述提示我们,生产、分工、需要、交换在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中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彼此互相制约,不可分割。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需要”在这个有机整体中的重要地位将不断提升,因此,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决不是照搬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

(三)

当前,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澄清一些模糊认识。

第一,有人担心,在调结构的过程中中国经济可能出现持续下降的趋势,甚至有些别有用心的人认为中国经济最终将崩溃。这种认识带有极大的悲观主义色彩,实际毫无根据。

唯物辩证法关于质量互变的规律告诉人们,数量的增加或减少都会在一定程度影响事物的存在状况,当量变超过一定的度——“临界点”,则会引起事物的质变。从这个角度来看,有些人的担忧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我们还要看到,一方面,在我国经济出现新常态的背景下,GDP仍然保持65%左右的增速,这在全世界范围来看仍然是一个不低的发展速度。而在调结构的过程中,我们压减的主要是一些产能过剩的产业,这些变化完全在“度”的范围之内;另一方面,唯物辩证法还告诉人们,事物构成要素在空间关系即排列次序和结构形式上的变化,也会直接影响到事物的性质和功能。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曾经指出:“我们还想为量转变为质找一个证人,这就是拿破仑。拿破仑描写过骑术不精但有纪律的法国骑兵和当时无疑地最善于单兵格斗但没有纪律的骑兵——马木留克兵之间的战斗,他写道:‘2个马木留克兵绝对能打赢3个法国兵;100个法国兵与100个马木留克兵势均力敌;300个法国兵大都能战胜300个马木留克兵,而1000个法国兵则总能打败1500个马木留克兵。”[6]471这说明人数相同的军队,由于组成方式的不同,即结构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战斗力。因此,骑术不精的法国骑兵要战胜当时最精锐的马木留克兵,除了需要一定数量的战斗人员以外,还需要有严明的纪律和合理的结构,这是保证“1000个法国兵则总能打败1500个马木留克兵”的基本条件。这种“结构影响整体功能”的辩证思想实际上在我国古代已有萌芽,人们耳熟能详的田忌赛马的故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不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相反,还能大大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

第二,一些人对我们把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作为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主要抓手提出质疑,认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既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也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两者并不存在本质上的差别。由此出发,有人认为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没有什么新意,完全是照抄照搬西方社会的经验。

关于资本主义社会能否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现实需要的问题,弗洛姆曾经作了精辟的阐述。他认为,在马克思看来,“社会主义是一个为人的需要服务的社会。但是,很多人会问:难道现代资本主义不正是那样的吗?”[7]72两者的区别在哪里?区别在于“社会主义的重要目的就是要认识和实现人的真正的需要,而只有当生产为人服务,资本家不再创造和利用人的虚假需要的需要时,才能达到这一目的”。[7]73这意味着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能够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真正需要的社会,而资本主义社会则是满足少数人资本增值需要的社会。为了资本的增值,资本拥有者想方设法、绞尽脑汁扩大再生产,而劳动者仅仅成为资本增值的工具,因此,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目的和手段本末倒置的社会。与此相反,社会主义社会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一个“人是目的”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才能真正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所以这两种社会形态具有质的差别,不能混淆。

第三,还有人担心,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调整,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会不会使我国全面进入消费至上的拜物教社会。

应该看到,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在资本逻辑的统治下,消费主义业已成为西方世界的主流意识形态,社会生产完全迎合人的需要,社会成为单向度的社会,人成为单向度的人,这方面的教训确实需要我们汲取。但是,人的需要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可以分为“奢侈的需要”和“必要的需要”。根据弗洛姆和马尔库塞的研究,“奢侈的需要”可以理解为虚假的需要,“必要的需要”即“真实的需要”。

什么是真正的需要?什么是虚假的需要?弗洛姆认为:“人的真正的需要是指那些对于实现人的本质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需要。”[7]72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作了更为形象的描述,他认为在外界广告引诱下而产生的需要是虚假的需要,这些需要与实现人的生命本质毫无关系,反之即为真实的需要、合理的需要。弗洛姆和马尔库塞的思考值得我们借鉴,这就是人的真正的需要与实现人的生命本质密切相关。唯物史观认为,人的生命本质是人在一定社会关系下的自由有意识的活动,是人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因此,凡是对于实现人的生命本质密不可分的需要都是人的真正需要;反之,则是虚假的需要。为了实现人的生命本质,人具有多层次、多方面的需要,从衣食住行到精神文化,这些需要都是人的真正需要。反之,那些与本能欲望相连接的过度需要是一种虚假需要,这些需要与实现人的生命本质毫无关系。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我们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满足人们的真实需要、合理需要,绝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老路,一味迎合有些人的虛假需要,这样才能有助于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本质,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1]人民立场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的集中表现,也是我们党带领亿万人民继续前进的力量源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推进供给侧改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02).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4]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复旦大学哲学系.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

【责任编辑:宇辉】

猜你喜欢
以人民为中心唯物史观供给侧改革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整体性视域下的功能解释唯物史观批判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
唯物史观下关于“礼”的起源的理论阐释
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辛亥革命
唯物史观与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