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文硕(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 济南 250300)
千百年来体育运动一直在华夏文明之中默默存在和发展着,时至今日,体育已经成为了国家之间进行友好交流的一种形式,自1896年起,奥运会便成为了世界舞台上各个国家展示体育实力的一个巨大平台,历届奥运会的举办场地都会经过严格的筛选,成功举办奥运会的国家不仅仅是一种荣誉而且也是国家综合实力强盛的证明。体育运动给我们带来了好处是受用不尽的,接下来就围绕体育院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核心课程设置进行具体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体育院校的武术教学模式也或多或少的进行着教学上改进,但是绝大部分体育院校还是很难洞察到传统武术教学存在的弊端,以至于不能及时做出教学体制上的关键改革。现代体育处在一个竞争性极强的大环境下,而传统教学方式难以适应现代体育的竞争模式,使得许多高等体育院校在自身发展上受到极大的影响,体育教学方式上的落后使得体育人才的培养更加困难。自古至今,武术这一体育表现方式在其内容上不断进行着更新,因此,想要快速掌握武术这门技术是十分困难的,在普通的院校武术教学之中常常存在教师为了在规定课程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而出现“开快车”的情况,学生学习到的仅仅是做到了招式以及套路上的模仿罢了,考试也只是仅仅考察这些内容,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学生会对所学过的技术动作、招式和套路等渐渐淡忘,“应对式”教学显然不符合武术的教学模式。“应对式”教学是现代武术教学存在的一个问题。在另一方面上,现代武术教学并未脱离“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师在进行专业授课时虽是尽职尽责,倾尽所学的去传授技术,但是在教学氛围上却是十分沉闷,武术本身就是依靠身体动作进行表演的,而一个高难度动作或是较为复杂的动作不是学习一两天就可以完全掌握的,技术的灵活运用离不开经常性的技术动作的练习,在重复训练和重复教学之中学习兴趣成为了学习的关键,活跃课堂气氛也好,组织技术动作“大比武”也好,都是为了学生能够更顺利的去进行学习而不是在枯燥乏味的训练之中难以提起精神,甚至消极下去。想要解决以上教学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日常武术教学中融入“兴趣教学”的教学特点是解决课堂气氛沉闷的绝佳途径。虽然体育院校的武术教师在教学上做到了细致化教学,并且传统武术教学具有可以让所有学生都直观的接受老师的技术动作。但是这种教学的弊端就在于教师过于强调武术专业性的练习,而忽略了学生学习的感受,有些学生对武术的学习本身就有兴趣但是有些学生在枯燥的技术练习中难以对武术学习产生兴趣,失去了兴趣的练习就意味着失去了学习最好的动力,在专业性武术技术练习中能够融入“兴趣教学”是武术教学的关键。具体教学措施可以根据学生状态和教学内容自主安排,比如,在武术技术动作难度较高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分小组竞争的方式来教学,小组形式的学习在于小组之间能够形成高效的竞争状态,而良性竞争对任何学习都具有积极作用。教学也可以采用“表演”的形式进行,所谓“表演”不是看教师进行武术技术动作的展示,而是让学生进行自我展示,给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的同时也是在教师面前进行武术技术动作上的检查,教师可以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技术动作上的错误能够及时纠正,而课堂氛围方面可以采用积分制的形式,对积分高者进行有奖表扬,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人的模仿能力随着年龄增长是普遍呈现下降趋势的,但是理解能力会随着年龄增长日渐上升,武术教学看重学生的动作模仿能力的同时也注重学生对武术招式的理解,能够灵活运用所学不被套路和招式限制自己是武术的至高境界,而这种境界离不开学生对武术本身的理解,由此来看,武术教学可以利用学生理解能力突出这一特点进行针对式教学。在专业课的设置上可以不单单是武术动作技术的传授,还可以在学习实际武术动作之前进行理论上的教学,比如在进行“连续后空翻”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组织一场武术理论教学,讲解在进行武术动作模仿是需要特殊注意的事项,防止学生在模仿过程中出现受伤的情况,传统教学中教师也会有做动作之前的要点讲解,但是理论教学的不同之处在于教师讲解武术动作的同时也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体育精神”上的教育,学习武术就是学习体育,强身健体的同时可以获得在比赛中获得荣誉,一名优秀的武术家不仅仅在技术上过硬,在“武术精神”上也是坚守自己的原则,做到精神和身体上的双重修炼。武术动作强调“意”、“神”、“气”法的精究,单一机械的动作模仿是不能够达到标准要求的,武术的内在含义体现在单个动作和组合动作上,能够做到动作上的连贯且融通“意”就在武术上达到了一定境界,成就如此境界并非一定是具有天赋,扎实的基本功,熟练的演练技巧才是练习武术的关键。在武术专业课程设计上虽注重高难度技术动作和技巧,但是也要注重基础动作的练习,基本功不合格,理解能力再强,天赋再高也是难以进行高水平的武术技巧锻炼。
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各有特色,在华夏发展史上都展示出了各自的魅力所在,民族之间文化的融合以及交流都使得华夏文明在岁月的流逝中闪闪生辉。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是千百年来华夏民族智慧的结晶,民族传统体育所包含的体育类型不计其数,其别具一格的表演形式中融合了民族特色,以武术举例,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的武术之风可谓是盛行一时,各种武术表现形式层出不穷,佛山拳法盛行,著名的有余门拳、硬门拳、法门拳等等,不少拳法流传至今自成一体。武术修腿法上有弹腿、暗腿、连腿等招式的创造也是凭借着腿法在技术上灵活性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腿法体系。民族传统体育的展示远不止这些,而提及到的这些武术发展上的精髓之处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体育技巧上的灵活运用,学生学习基本功目的是接受更高水平的体育技术学习,武术主要通过攻防两方面进行技术展示,劲力、节奏、呼吸、眼法等都是武术体现技术技巧的重要方面。在进行各种各样的武术动作技巧学习后,学生的学习目的实际上并没有达到,“智慧学习”是武术学习的核心所在,学生能够在实战中灵活运用武术技巧是武术教学的一个目标,也证明了学生对武术的学习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真正的武术不是靠模仿来谋求发展的,民族传统体育之所以能够发展至今是因为其本身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如果民族传统体育仅仅是停留在传统武术的一招一式上恐怕早已经被淘汰掉了,近现代的截拳道,跆拳道、柔道在我国的盛行就是最好的证明。因此,学生在学习武术和其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时不仅仅是学好每一个动作,还要在理解动作技巧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有创新才会有突破,民族传统体育才会有发展。在教学安排上,教师可以在进行基础教学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力求突破传统武术技巧的招式上的限制,探索出更加适合学生自身的动作技巧。在武术表演上设计出更加漂亮的动作,创新是武术表演的精彩之处,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的开场式上就是以武术表演进行开场,其独特的具有浓厚的中国色彩的表演形式为成功举办奥运会加分。而注重实际动作的武术表现形式,比如涉及到实战对打方面的武术则在创新上与武术表演不同,简单、直接有效果是其追求的目标,实战对抗中击倒对手是最终要求和目标,那么就不能太在意毫无意义的招式,创新在此来看就是“去繁取简”,简单有效最好。
我国目前缺少体育院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并不是体育院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教学质量存在问题,而是学生在顺利毕业过后难以适应社会的大环境,在社会之中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这种问题的出现跟体育院校的教育模式是分不开的,现代体育教育要想培养出人才还要注重学生毕业后在社会的发展道路,解决培养模式陈旧单一、脱离社会需求的问题。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在我国的发展存在的问题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解决的,我们只能尽力做到在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上多做研究,使体育院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继续将体育精神发扬光大,弘扬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将热爱体育,热爱武术的种子在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身上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