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中高衔接“集团化运作”体制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2019-12-24 02:00:57胡秋玲
时代经贸 2019年35期
关键词:中山市集团化运作

胡秋玲

2016年10月,为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国家和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加快解决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高技能人才紧缺问题,构建与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有广东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南方职业教育高地,中山市教育和文体局印发《中山市中高职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试行),明确了由中山市域内3所高职院校牵头,组成广东理工职院职教集团等3个职教集团。职教集团的成立,一方面,为中山市中职、高职集团化办学拉开了序幕;另一方面,对中高职衔接集团化办学的体制机制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一、中高衔接“集团化运作”体制机制的现状

中山市职教集团成立目的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山市中高职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系统地完成中高职衔接的任务,它整合中山市中职、高职10多所学校而组成了3家职业教育集团,其本质上属于政府主导,以学校为主体的职教集团类型。广东理工职院职教集团是中山市职教集团之一,由广东理工职业学院联合15家企业、3家中职学校共同组建,成立了集团理事会,设有3个职能工作部,制定了集团章程。2016年底,政、企、校联动的办学体制和学校、系部、专业三级运行机制正式运行。集团以专业为纽带,积极探索开展“中高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工作。集团内中高职院校选择生源稳定、就业率较高的“会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专业,与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中山一职、中山三乡、沙溪理工等职业学校等开展中高职教育对接,从专业、课程、技能、师资、资源等方面进行衔接,做到中职和高职教育一体化,中职和高职技能衔接。会计专业在系部层面成立中高衔接领导小组和中高衔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业衔接领导小组负责中高职衔接工作的开展、组织和协调,制定中职校和高职校合作的工作制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相关规章制度,定期召开年会,定期与不定期听取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工作汇报和指导专业建设,及时总结专业衔接问题,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对合作中高职院校的责、权、利予以规范,明确合作学校的目标和实施途径,形成了双方院校“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审核中高一体化人才方案、转段考核方案,互兼互聘教师,协调课程衔接、实施教学检查、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组织衔接课程的考核,形成了“共建共享交流机制”,保障校专业衔接工作的平稳运行。2017年广东理工职业学院会计专业对接中山市中等职业学校,对接学生50人;2018年对接集团内2所中职学校,对接学生80人;2019年对接集团内3所中职学校,对接人数130人,实现了师资共享、实习实训基地共享、以高职带动中职、中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互动互促,深化了中高职一体化教学改革,为高质量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搭建了良好的运行平台,形成了学校发展、学生受益、教师成长的多赢局面,开创了中山市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新模式。

二、会计专业中高衔接集团化运作体制机制建设问题

中山市职教集团至今已经运行了3年,集团化架构基本形成,集团化主体的市级、校级、院系级、专业级别和层面的任务构成、职责分工、目标体系,基本明确。在集团化办学的推进中,实施了基于专业、课程衔接的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开展和扩大了“中、高职”教育学历贯通人才培养工作,集团化办学的规模效益已经初步显现,虽然建立了会计专业中高衔接办学的规章制度及其运行管理办法,但从专业视角的集团化运作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省级标准”推广使用的保障问题

目前在职教界,中高职衔接“衔接”什么、怎样“衔接”,处在探索和试点阶段。2015年1月,广东省教育厅颁布了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联合研制的《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标准”的颁布一方面为中高职院校组织、实施会计专业中高衔接奠定了技术标准;另一方面,由于技术标准要求高,也为各个实施单位保质保量完成“标准衔接”提出了新的挑战。毫无疑问,广东理工职业学院会计专业中高衔接所遵循的标准是广东省教育厅颁布的《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关键是“省级标准”推广实施中遇到一系列问题,比如衔接前中职、高职学校各是3年的人才方案,衔接后从中职到高职毕业5年,会计专业在制定一体化人才方案时,由于中职校和高职校主管部门不同,要求不一样,在执行“省级标准”过程中,所以会涉及学分、学时、衔接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教师的授课水平和教学能力等等问题。

(二)会计专业中高衔接集团化运作体制机制建设问题

1.以专业衔接的集团组织松散,缺乏利益机制的制约。目前中山市职教集团由政府的部门牵头处于摸索阶段,并且集团化办学的各成员单位只是由于缔结契约而联合在一起,各成员单位都是独立的个体。这种方式在职教集团运作的初期,可以吸引成员参与,但由于各成员单位仍然保留原组织性质与管理体制,并且各成员单位之间缺乏经济上的联系,不仅造成集团化办学统一管理的困难,而且导致成员单位之间的缺乏凝聚力。

2.以专业衔接的集团合作平台建设落后。良好的集团化运作平台是职教集团化办学的基础。目前以专业衔接的职教集团的合作处于中高职会计专业联合招生、教师互聘和实践基地共享等低层次合作项目,在制订人才方案、教学计划、开发课程等高层次的合作方面还存在很多矛盾和问题,比如,会计专业中高衔接集团化运作中,通过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等体制机制保障“衔接”的顺利开展,但在制定转段考核方案时要保证教学质量,就需要统一考试课程、课程内容、考试时间、录取学生的职业技能证书等,应由哪个部门统一标准并予以实施,没有明确规范,各学校各专业处于摸索阶段。在具体实施一体化方案时,实施转断考核方案时,课程考核由高职院校专业组织还是中职学校专业组织也没有规范。中高职专业衔接集团化运作中更没有涉及到社会服务等高层次的合作。

三、完善会计专业中高衔接集团化运作体制机制的建议

中山市职教集团会计专业中高衔接集团化运作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方面完善:

(一)以政府为主导建设中高衔接“标准化推广”的体制机制

在广东省教育厅颁布的《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基础上,由教育主管等政府部门主导,制定一套中高衔接专业推广的规章制度和相应的推广运行机制。这是“标准化推广”的需要,也是“集团化办学”的前提条件。教育主管部门在职业教育集团化运作过程中应当积极协调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政府主导建立专业人才质量考核指标,建立并实施中高衔接“标准化推广”奖惩机制,使区域内中高职院校积极、主动地参与职教集团化办学,保证集团化办学的质量效益。

(二)完善会计专业中高衔接集团化运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在会计专业中高衔接中,因为广东省会计专业教学标准的存在,省级“标准化推广”反映的是中高衔接办学的“品质”要求,而“集团化运行”则是反映中高衔接办学的规模效益需求。由于品质是规模效益的前提,而规模效益是省级教学标准的诉求,所以,集团化办学的主要功效就是不仅要在集团内“规模化”推广,而且政府部门还可以制定和实施激励机制,鼓励职教集团跨区域办学,从而提升职业教育的规模效益。在中高衔集团化运作中,政府部门一方面应当进一步明确职教集团运作的管理体制,完善职教集团的组建、变更、撤销等规章制度,避免出现管理无序的状态,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职教集团办学的调控和监督,从而使其各项活动的开展都有质量保障。职教集团内部也要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避免相互推卸责任,使各项工作职责分明。

(三)在“标准化推广、集团化办学”的基础上,探索会计专业中高衔接“创新化服务”制度体系

借助职教集团的政策优势、资源优势,抓住“双创”的大好机会,加强“中小微企业”财税服务技术创新,通过开设“创新工作室”“中高职服务联盟”和“名师工作室”等形式,建设会计专业中高衔接“创新化服务”的制度体系。

综上所述,集团化办学为会计专业中高衔接“标准化”推广应用提供了实践平台;会计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促进了中高职院校的密切联系和深度合作,完善的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的运行,将形成中高职院校“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育人新局面。

猜你喜欢
中山市集团化运作
中山市威硕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机电工程(2021年7期)2021-08-07 08:53:40
中山市迪米尔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中山市鹰飞电器有限公司
中山市迪米尔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甘南藏区学前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40
破解PPP产业基金的运作难题
中国公路(2017年9期)2017-07-25 13:26:38
从《朗读者》大热看纸媒读书版的运作
传媒评论(2017年4期)2017-07-10 09:22:56
打造集团化医疗航母
中国卫生(2016年6期)2016-11-23 01:09:00
集团化 分级诊疗的催化剂
中国卫生(2016年4期)2016-11-12 13:24:28
PPP项目运作中的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