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静
摘要:通过介绍食品安全预警体系及其功能,比较我国和国外食品安全预警体系现状,剖析我国食品安全预警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的食品安全预警体系,并对其4个主要组成部分进行解析。
关键词:食品安全 预警体系构建 分析评估 预警应对
Construction of Pre-warning System in Food Safety Emergency Management
Gao Jing (Xiamen Products Quality Supervision & Inspection Institute)
Abstract: By introducing the food safety pre-warning system and its functions,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food safety early warning system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food safety pre-warning system in China, puts forward a perfect food safety pre-warning system, and analyzes its four main components.
Key words: food safety, pre-warning system construction,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pre-warning response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近年我国发生了几件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如:三聚氰胺事件、塑化剂事件等, 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危害和隐患,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立,并在国际上给国家的政治形象和商业声誉带来了无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在食品安全监管基础上, 进一步加强对食品安全预警体系建设, 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食品安全预警体系的意义
食品安全预警体系是根据食品安全管理要求,按照防范超前化、应对速效化和管理常设化的原则建立的,通过对可能产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因素进行监测、追踪、量化分析、信息通报、控制等,从而减少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该体系在系统收集和分析监测资料的基础上,寻找从农产品种养殖到食品生产、运输、储存和销售全链条的不安全因素,对食品不安全现象可能引发的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进行预测,科学地识别、判断和治理风险,使之转化为安全状态,是人们实现超前管理的有效工具,可帮助人们及早发现问题,并把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同时,通过权威的信息传播媒介和渠道,向社会公众快速、准确、及时地发布各类食品安全信息,实现安全信息的迅速扩散,减少社会的恐慌,保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2 食品安全预警体系的现状
2.1 我国食品安全预警体系现状
2007年4月,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正式推广应用了“快速预警与快速反应系统(RARSFS)”,采集了监督抽查、定期检验、日常监管和专项检查等食品安全监管的工作数据,对涉及使用非食用原料、致病菌、重金属含量、农兽药残留严重超标等敏感问题的数据,48小时之内收集完毕,并初步实现了国家和省级监督数据信息的资源共享。原国家卫生部开展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和全国食源性疾病监测,制定食品安全行动计划,从2005年在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50~60个监测点,到2010年在31个省建立180~200個监测点,初步形成了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1]。农业部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对全国大中城市的蔬菜、畜产品、水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实行从生产基地到市场环节的定期监督检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定期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2]。
2.2 国外食品安全预警体系的现状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96年建设了“全球疫情警报和反应系统”,并启动了“全球疫情警报和反应网络(GOARN)”,共有60多个国家和140多个技术合作伙伴参与其中,提高了WHO的风险评估、信息传播和快速反应的能力。欧盟于2002年对食品安全预警系统进行大幅调整,建立了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Rapid Alert System for Food and Feed,RASFF)。RASFF系统包括欧盟25个成员国,该系统连接各成员国食品与饲料安全主管机构、欧盟委员会及安全管理局,各机构间彼此联系,信息渠道畅通。能及时收集各成员国真实的食品安全信息,并进行交流,以充分保障食品安全[3]。
美国食品安全预警体系中有较强大的食品安全预警信息管理和发布机构的支撑, 能将食品安全预警信息快速及时地通报消费者和各相关机构, 美国各食品安全监测和研究机构拥有强大的监测网络和先进的实验室, 其中食品安全与应用营养学中心(CFSAN)、农业部食品安全检验局(FSIS)是美国的两大食品安全监测和研究机构。FSIS建立了一套预警系统包括自动化进口食品信息系统(AIIS)、消费者投诉跟踪系统(CCMS)和监测管理系统(PBIS),通过分析统计检测数据建立了各种预警模型。建立了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系统, 通过对整个食品链, 包括原辅材料的生产、食品加工、流通乃至消费的每一环节中的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危害进行分析、控制以及控制效果验证, 来实现以预防为主的生产全过程的监控。同时还建立了突发事件管理系统(NRIMS), 可以追踪突发事件的来源[4]。
3 我国食品安全预警体系存在的问题
3.1 零散性
信息网络平臺局限于一定范围内,对其他地区突发事件产生原因的获取存在滞后性[5],未能在国家层面上实现整体性和系统性,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覆盖整个食品链的监测预警体系。
3.2 封闭性
未建立共享平台,数据限制对外公开,造成了各省市、部门以及各厂商对拥有的信息相互封锁和垄断,信息的使用效率大大下降。
3.3 滞后性
有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监测能力不足、过于行政化和监测系统反应不灵敏等问题,使得现有的监测预警体系往往流于形式,某些预警指标存在空白,造成预警意识滞后。
3.4 落后性
(1)专业应急队伍力量薄弱,不能全面采用危险性评估技术和控制技术,没有对化学性和生物性危害的暴露评估和定量危险性评估,对一些新型食品添加剂、包装材料、农药残留等缺乏研究与评估[6]。
(2)技术落后,缺少对食品安全信息的获取、鉴别手段,难以保证及时搜取到客观的信息,在现有预警系统指标设计上,重量化指标轻定性指标,收集的数据存在偏差,导致预警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4 完善的食品安全预警体系构建设想
吸取国外经验,考虑食品安全预警体系具有的各项功用,构建食品安全预警体系应包括数据源、信息源系统、分析评估系统、预警应对系统和食品安全科研系统。其中,分析评估系统由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系统和信息分析及风险评估系统组成。预警应对系统由预警系统和快速应对系统。以上各系统又都由食品安全科研系统提供技术支撑。见图1。
4.1 数据源
主要来自于各种渠道建立的食品安全相关数据库,主要为以下几类:(1)食品风险分析数据库;(2)各级政府部门建立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数据库;(3)为食品行业提供信息服务并在网上建有公共平台的数据库,如中国药品保健食品网发布的保健食品数据库等;(4)无公害食品专题数据库;(5)国内外食品标准数据库、国外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专用数据库等。
4.2 信息源系统
信息源系统功能是负责收集、整理、更新和补充有关的数据和信息,信息源系统的输入端是数据源的各种相关数据和舆情监测信息,输出端输出的是经过集成、过滤和统计的有效的数据和信息。应加强信息化建设,规范完善信息采集系统,建立统一的信息报送电子平台,完善食品安全信息采集的渠道。信息源系统的建设需要食品安全科研系统作为支撑,通过食品安全科研工作的不断投入,组织科研力量全面分析研究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及快速反应体系保障措施, 研究制定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理办法,建立食品安全监测点进行主动监测, 获得我国食品安全状况动态规律, 包括本底水平和我国食品安全危害的区域分布、时间动态和污染水平, 对食品供应链从生产、加工、包装、储运到销售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和溯源,完善数据源各类数据库。
4.3 分析评估系统
以检验检测资源共享和信息共享,在完善检验检测资源配备的基础上,确保食品安全信息收集准确、传递迅速;同时,采用科学的信息分析及风险评估技术,建立基于多个食品危害物检测指标的食品安全预警数据分析模型,有以下几种类型:(1)基于回归分析的食品安全状态预测与预警:研究食品安全检测数据与检测日期之间的数量变动关系,得出两种之间可能存在的数量变动关系。通过回归模型,输入将要预测的食品安全状态的时间段,可以得到将要预测时间的食品安全状态评价值。(2)基于时间序列的食品安全状态预测与预警:将食品安全状态的历史评价按照时间排序,然后分析它随时间的变化趋势,通过外推得到未来食品安全状态的预期评价值。此办法一般是用于影响食品安全状态的其他因素不好确定的情况下。(3)基于神经网络的食品安全状态预测与预警:可以构建神经网络预警模型,通过输入当前的食品安全检测数据样本,得到所要预测时间段的食品安全状态。此方法适合影响预测结果的因素过多,且用简单的线性模型难以模拟的情况[7]。为了保证分析评估的质量,还应建立一支稳定的、具有相当实践经验的专家群体,利用专家的实际调查研究和经验判断,参与预警分析模型的建立和预测结果的评估[8]。
4.4 预警应对系统
危机应对的关键是捕捉先机,在危机发生危害之前对其进行控制。预警应对系统是按预警分析结果进行预警应对,运用现代化电子网络手段,将存在的问题和发生的情况快速、高效、准确地向上一级主管部门报告,并按照有关法律和规定向社会公众告示。同时构建快速反应系统,实质就是应急防控预案,是应对危机的一种特殊形式,主要是对重大、突发安全事件的紧急应对处理的计划和方法。
5 结论
本文探讨了食品安全应急管理中预警体系的构建,并就体系构建的4个主要部分(数据源、信息源系统、分析评估系统和预警应对系统)进行分析。食品预警体系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多视角来观察和研究,需要政府部门、生产者、消费者的共同努力,并需提高对食品安全预警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快宣传工作,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共同推进我国食品安全预警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唐晓纯.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与预警体系建设及其问题思考[J].食品科学,2013, 34(15):342-348.
[2] 晏绍庆,康俊生,秦玉青,等. 国内外食品安全信息预报预警系统的建设现状[J]. 现代食品科技,2007(12):63-66.
[3] 邵运川.欧盟食品安全预警体系对我国食品安全的启示[J].食品工业,2016 , 37(11):198-200.
[4] 许建军, 周若兰. 美国食品安全预警体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8(3):47-49.
[5] 司腾飞,王震琰.浅谈构建科学的食品安全预警防范体系[J].时代经贸(中旬刊), 2008(9):113.
[6] 杨艳涛.由“三鹿奶粉”引发的对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体制的思考[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8(10):9-12.
[7] 许建军, 高胜普.食品安全预警数据分析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食品学报,2011,11(2):169-172.
[8] 唐晓纯,苟变丽.食品安全预警体系框架构建研究[J].食品科学,2005, 26(12):24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