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立华
【关键词】 数学教学;多元设计;趣味课堂;灵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23—0176—01
一、多媒体辅助,活跃课堂氛围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逐渐进入课堂,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它能够将丰富、时效的网络资源,充分融合到课堂教学中,从而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赋予它们声、影、形全方位的新活力。
例如,教学“时、分、秒”一课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分、秒的视觉体验。这样,首先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获取时、分、秒的真实体验。其次,通过视频画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之后,教师转换视觉情境,带他们来“钟表商店”,并让他们观看展示的各类钟表,让他们着重认识钟表上的三个指针。最后让学生总结秒针、分针和时针的运行关系。即,秒针走1圈(60秒)分针走1小格,而分针走一圈(60分)时针走一大格。由此得出结论:1分=60秒,1小时=60分。实践证明,这样教学,教师省时省力,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教学气氛,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二、参与游戏,提升趣味性
在小学生的心目中,游戏永远比学习更具吸引力。因此,教学中,教师可以紧紧围绕小学生爱玩的天性,结合课堂教学目标,实施游戏化的教学模式,使他们在“玩”中掌握学习内容。
例如,教学“方向与位置”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寻宝”游戏,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准确说出某一位置的方向。如,教师可以事先将“宝贝”藏在某同学的课桌里,然后提供给学生正确的方向信息。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信息确定位置,迅速找到藏在同学课桌里的宝贝。之后与学生交换位置,让学生藏,教师找。这样一来,通过游戏将全班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了起来,他们轻松掌握了知识。
三、合作学习,提升学习效率
合作学习深受学生青睐,也是近年来教师常常选用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合作式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体会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趣味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树立学习的信心。此外,适时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还能给教师留出时间,让他们有机会走进学生中间,与学生融洽交流、和谐互动。
例如,在“估计费用”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出示电子课件(购物账单),设计探讨问题:“你能帮淘气估一估他买的这些商品一共花了多少钱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为淘气估一估吧!”这一问题一抛出,马上能使学生将学习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建立起联系,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是一种内需,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接着组织学生分组展开讨论,交流各自不同的策略,分析策略的思路和适用性。教师走到学生中间,去聆听他们的想法。讨论结束,教师先让学生讲述自己探讨出来的估算方法,接着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学生就能对每种方法的特点和用途形成深刻的认识。实践证明,课堂上有效的合作交流,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信心,更使他们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完美地融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当中。
综合以上观点,构建趣味性的小学数学课堂,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不言而喻。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不断总结和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更多新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标,致力于开展愉快教学,力求为学生营造出愉悦的学习氛围,从而使他们在小学数学课堂之上,能够扎实地打好自身的学习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尊定坚实的基础。
编輯: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