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玲
【关键词】 中职英语;任务型教学法;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23—0132—01
任务型教学法,英文称作“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一种强调以“边学边实践”或“实践中学习”(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方法,对语言学习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而在世界上受到广泛关注。英语课在中职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由于中职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方法不得当,应用较少,导致学习效果并不理想。任务型教学法对中职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是值得深入研究以提升中职英语教学质量的方法。要将任务型教学法应用到中职英语教学中去,需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的结合。
一、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结合
中职英语教学以促进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为目标,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英语教师面临着学生英语基础差,对英语心理上排斥,不善于表达等问题,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英语技能很难融合到职业技术人才培养当中。究其原因,主要是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结合得太少了。
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是任务型教学法的应有之义,也是非常重要的应用举措。课堂内,英语教师要讲解英语基本知识,并进行音标、语法的教学;课堂外,要让学生突破张不开嘴说英语的障碍,勇于读英语、敢于说英语。
二、知识讲解与课堂交流结合
中职英语的教学要由英语教师单向讲解过渡到知识讲解与课堂交流结合的模式,即实现教与学的同步推进。课堂交流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通过你问我答的对话式教学、情景化表演的互动式教学、学生走上讲台的体验式教学,营造课堂浓厚的学习氛围。知识讲解要避免干巴巴的灌输形式,最好采用嵌入的方法,通过课堂的交流揉合进去,效果会更好。课堂交流的内容应该广泛一些,比如模仿美剧剧情、组建英语角、搭建学习园地、讲述英语故事、举行演讲比赛等等。另外,英语教師要擅于使用多媒体,以直接、兴趣化的方式,增强学生的接受能力,让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
三、个体学习与群体合作结合
任务型教学法认为,合作是语言学习的重要途径。新时代,面临知识快速更新、专业分工越来越细的新形势,各行各业讲求以团队化合作的方式完成任务,以优势互补弥补单打独斗的局限。中职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说,将中职英语教学中的个体学习与群体合作相结合,既能提升英语学习效果,也符合社会发展对中职教育的需要。
个体学习与群体合作的结合,是对英语教学的创新延伸和必要补充。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会锻炼和提升自我认知能力,还会增强责任感、沟通技巧和群体合作精神,当然,最首要的是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四、新教学任务与已有资源结合
新教学任务就是英语教师按照教学计划安排某节课计划讲授的内容。已有资源就分两种类型,一种是中职学校教学资源,包括教师资源(包括外教)、多媒体教学设施、图书资料等,这些资源因各个中职学校各不相同,英语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有效开发使用,且前文均已说明,此处不再赘述;二是学生英语基础,这点具有普遍研究的意义,是新教学任务需要结合的重点资源,因此本文所研究的已有教学资源着重落脚点在这方面。
学期或一个教学阶段开始,英语教师在着手讲解新教学任务前,应摸清学生的词汇量、语法掌握情况、阅读能力、写作水平等情况。一方面,对基础扎实、英语成绩好的学生,教学中可以适当加大难度;对基础薄弱、英语成绩一般的学生,要考虑到新教学任务可能对他们不易接受,要想方设法进行补课,打牢基础。另一方面,学生现有的知识要与新教学任务有机结合,通过从现有资源的巩固复习中迁移到新教学任务中来,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全新的知识,也将已有知识进行了回顾和强化。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务型教学法从理论到实践、从鲜为人知到广泛认可,说明这种方法在英语教学中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并且任务型教学法理念与中职教育的宗旨十分契合,非常有必要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引入。具体如何应用,笔者提出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结合、知识讲解与课堂交流结合、个体学习与群体合作结合、新教学任务与已有资源结合的构想,这四个结合能不能行得通,还面临许多现实问题,还需要在中职英语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与检验。
编辑:赵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