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新艳
摘 要:小学生数学水平之间的差异主要原因并不是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而是缺乏解题的思路与技巧,找不到解题的突破口,不知如何分析解决。“解决问题”在人教版教材中,呈现生动、充满生命活力的模式。“授人之鱼,不如授人之渔”,注重对学生进行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当前课改的重要理念,也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之一。根据现状和发展趋势,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开展小学数学解题策略教学的研究有其深远的现实和社会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研究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解决问题方面明确地提出,要“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要求。要求我们把数学知识放在真实情境中理解、发现并提出问题,然后利用相关知识,通过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形成数学思维,获得情感体验,本文笔者就平时的教学实践探究,初步形成了一些方法,与老师共同探讨学习。
一、實物和视频演示策略
这种方法直观而且形象,适用于百分数问题、倍比问题、工程问题、行程问题(追及问题、相遇问题)、植树问题等。运用实物演示和图解的策略,可以把抽象问题形象化,从而让学生直观地、快速地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例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4页“解决问题”。可以将课本上的主题图部分运用多媒体动态的形式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观察发生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学生在一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已经有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想法,可以安排他们6人为一小组讨论和交流。学生很快会说出答案:看戏的人原来有22人,之后走了6人,又来了13人,现在有29人。学生在看视频的过程中,老师帮助他们理清思路,走了6人后,还剩多少人;剩余16人,又来了13人,现在有多少人。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注重培养了学生的有序观察;学生学会了遇见这类问题的思考方式,运用中间量的关系来推导最后的答案的策略。
二、逆推求解策略
有些题,顺着题目要求进行分析,数量关系很难理清楚,如果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进行逆向分析,很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适合归一或归总问题、求平均数等比较复杂的问题。
例如,小明原来有一些书籍,今年又买了26本,借给小军32本,还剩55本。小明原来有多少本书籍?我们可以先按题意进行条件整理归纳,再逆向推算求解。
原来有多少本?→又买了26本→借给小军32本→还剩55本。
原来有61本←退回买的26本←要回借给小军的32本←还剩55本。
55+32-26=61答:小明原来有61本书籍。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注重培养了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学生学会了在遇见问题时,运用逆推方式求解的策略。
三、假设求解策略
假设求解就是在已知条件的基础上,先进行一个假设,然后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推测与分析,找到解题的思路与技巧,进而寻找出正确答案。这种求解的方法适用于解决一些数量关系比较隐蔽和复杂的问题,像“鸡兔同笼”、租船问题、逻辑推理、用分数除法解决的工程问题的常用方法。
例如,刘老师给小明出了20道数学计算题,做对一道得8分,做错一道倒扣4分。做完所有计算题后,小明最终得分是100分。问:小明做对了几道题?做错了几道题?我们可以先按题意进行条件整理分析,再假设求解。
假设20道计算题都对,得分是20×8=160分,比最终成绩高160-100=60分。而每把一道错误的题都当成对的题,多8+4=12分。故错的题目是:60÷12=5道,对的题目就是20-5=15道。进而正确的算式是,错的题目数:(20×8-100)÷(8+4)=5(道)对的题目数:15-4=11(道)。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注重培养了学生假设问题答案,找出矛盾,从而寻求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会了假设、质疑,寻求矛盾突破口。
综上所述,解决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学会用实物和视频演示、逆推求解、假设求解等策略解决相关问题,对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深入研究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构建新教育下的课堂教学新模式,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娟娟.有效教学: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M].东北师范出版社,2010-08.
[2]易虹辉.新课程教学解决问题实践研究(小学数学)[M].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