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重清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氛围;教学;课外活动;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23—0068—01
创造性思维是指个体主动、独立地发现新事物,提出新的见解,解决新的问题,发明或发现一种新的反应方式。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是人类思维最活跃、最富生命力的思维活动。本文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一、创造宽松气氛,给学生思维“松绑”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只有实施愉快教学,师生关系融洽,双方配合得好,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实施愉快教学,学生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愉悦,情绪饱满。
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和学生打成一片,共同探讨,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要给学生充分表达意见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有不同的认识可以展开争辩。 尽量表扬和鼓励不平凡而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除此之外,创造气氛的主导者是教师,学生往往根据老师的引导进行学习,因此,最重要的也是老师对氛围的把控。
二、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方法
1.在教学中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灵活运用发问技巧,对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重要意义。在教学中,就可用“假、列、比、替、除”等方法来提问,从而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假就是假如,老师提出假设的情境或条件,让学生对这个假设的情境加以思考,可用人、地、事物时等组合发问,由于情境是假设的,并不是现实,因此,产生的结果就具有不确定性,这就给学生以充分的遐想空间。列即列举,让学生举出符合某一条件或特性的事物或资料,越多越好。比指比较,让学生就两项或多项资料性或关系比较其异同,比的对象或人、或物、或事、或地。替即替代,用其他的字词、事物、涵义或观念取代原来的资料。除是指“除此之外”,针对原来的资料或答案,鼓励学生能突破成规,寻找不同的观念。类指“类推”,将两项事物、观念或人作直接比拟,以产生新观念,如比较近义词、意思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句子等。
2.积极开展课外活动。
课堂教学固然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知识,能力的主要手段。但是,积极开展课外活动,也是挖掘和培养学生潜能,发挥每个学生的相对优势,促使学生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的不可忽视的重要手段。通过课外活动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发现和思考,广泛寻觅知识;加强、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大量的实践活动,培养实践技能,挖掘每个人的潜能,发挥每个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增强独立创新意识,在好奇中探索知识,在活动中锻炼科学思维。学生以最佳心态接受信息,气氛轻松,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空前高涨,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外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以学生探究知识为主体,以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和协作精神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最终目标。
3.要坚持训练。
思维是一項艰苦的脑力劳动,需要对孩子进行耐心的强有力的训练。特别是在起始阶段,要进行三个月时间不间断的强化训练。为什么要强调在三个月内训练不间断呢?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要想无意识(也就是自动地、习惯成自然地)重复某种行为,就必须给大脑细胞以一百次同样的刺激和兴奋。大脑细胞在这样连续不断的一百次的刺激和兴奋下,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形成一定的信息通道和网络,一旦形成了这样的网络,外界即使不再强制,孩子也会轻松地进入思维的王国中去。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摸清学情,有的放矢。教师要吃透教材,掌握学生水平,根据训练的重点、难点、具体的课文设计好教学过程,循序渐进,引导探究。
其次,要抓住时机,适时点拨。 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进入一种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心里想知道又一下子弄不清,教师抓住这个时机进行辅导,定能事半功倍。小学语文教学还应和思想教育紧密结合,教师要抓准思想教育的切入点,使文章的思想、意境自然而然地渗透于学生心中。
再次,要鼓励成功,培养自信心。 学习进程中,学生的任何点滴进步不光反映在学到了新知识,更宝贵的是这些新知识是通过他们自己的主动参与努力获得的。在学习实践中他们难免会遇到难题,学生有可能因此而灰心。因此教师不能仅仅从知识、方法的培养着眼,还应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上下功夫。
最后,注意课内外联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课堂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阵地,但课堂教学并不等于教学的全过程。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前对课文的感知,课后的巩固、应用也是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指导行为的重要教学发展阶段。这也是教师引导学生在生活和社会中去组织、探索、实践、运用,培养他们各种能力使知识得到内化的好时机。
编辑:蔡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