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诗学视阈下儒家“仁”的境域生成性

2019-12-23 07:19贾玮品
青年文学家 2019年33期
关键词:境域诗境本源

作者简介:贾玮品,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外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比较诗学与西方文论、翻译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2-2139(2019)-33-0-01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逐渐被形而上学的表象性思维方式控制的世界,相反人们处于技术的摆置之下,整日忙忙碌碌而淡忘了自己诗意生存的特性。如何通过诗性的还原创生出一个诗意的自由世界便成为当今思想家和文学家们所努力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试着借鉴对当代中西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诗学理论视角,深入分析在儒家核心概念“仁”的境遇生成性,以期二者能够有互参意义上的补充和融通甚至于开出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海德格尔是对二十世纪西方哲学和诗学影响最大的哲学家,他把革命性地突破了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理论,从而达到了一个新的思想层面。他的诗学思想通过进入《存在与时间》而形成“半诗性”的思路,从此境域出发,海德格尔走向了境域生成性思维,继而进入了后期的“中道”的显隐对生的“全诗性”思路。此“全诗性”思路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借助于文学艺术来思考本源,但同时又在本源层面思考了文学艺术;而第二个阶段则是直接将本源赋予了诗性,也就是说直接把源初的生成境域当成了诗境。同时也把诗境当成了源初的生成境域。海德格尔是从文学艺术登堂入室进入到诗性本源的“化境”中的。“因为语言乃是最精巧的,也是最易受感染的摆动,它将一切保持在这个自身缘构的悬荡的构造之中。就我们的本性是在这个悬荡着的构造中所造成的而言,我们就居住在此自身缘构之中。”[1]据此,语言本身 就不只是一个无意义的交流工具,而是一个有着存在论意义上的深刻含义,所以海德格尔讲“语言是存在之屋。”[2]

“仁”在儒家经典中有着提纲挈领式的指示生成作用,是儒家核心天道观的重要一环,它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孔子思想的重心所在。但是宋明到近代以来,学者们对于“仁”的解析都出现了比较大的偏差,以至于“《论语》中的仁被矛盾与神秘包围着。”[3]而黑格尔则认为孔子缺乏哲学素养,但是如果我们借助于海氏的诗学理论来看“仁”的生发境域,或许会有新的发现。在近现代流行的研究视角中,大家普遍把“仁”作为一种普遍意义上的德行,但是这样一个普遍概念在《论语》中却特别缺少一种观念上的统一性和普遍性。“仁”在《论语》中出现了一百多次,每次却依情景不同而在意义上相去甚远,比如“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以为仁”等等。宋明至近代以来的学者解释都偏向于把“仁”作为一种对象化的独立的概念来讨论,而忽视了“仁”出现情境中活泼生动的产生语境,从而做出了不可还原最初完整语境意义的简化概括,缺少了“朝向事情本身”的现象学态度和方法,自然很难把握仁在原初意义上丰沛圆满和根源性。

“仁”首先是与语言相关的。《论语. 宪问》中“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所以进入仁的境界必关联到语言方式,然而在达成仁的过程当中,我们会比较深切地体会到仁的不可把捉性,因为我们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和言语方式很容易落入到惯性和二元对立的模式中,所以“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论语. 子罕》)。所以仁的践行必然会经过一个打破普遍原则的主体性超越的过程,从而深入生命与语言境域深处来探究,以此来摆脱任何固化的,现成的定义和约定,达成一种“唯变所适”的真正的仁义。

在具体的践行架构中,儒家是通过“学”来打破现成者的束缚,打通生生不息的易境来实现的。“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所以“学”本身对于真正的儒者来说,不仅是方法论上的,更是存在论上的。正是在“学”这样一种伴随着新的境域的不断更新和绵延,“仁”者在实现着超主体性的,甚至是超主体间性的“爱”,“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论语.述而》)仁是一个多维度多面向的生存结构,有其自身的语言方式和气象情态。事实上,任何概念化的,二元对立的,普遍化的模式都会使仁失去其本来的面目而“非仁化”,我们只能在其纯境遇域化纯人间性中实现其真善美的深邃丰沛的意境,人类生活世界本身的情状波澜才是其生生不息的根本家园。

“仁”是深植于活生生的人生体验中的“学”,而打破固化的是“艺”,它是一种灵活机变,蕴含着动态和意义生成的韵律。诗是艺,诗的语言是酝酿意境的结构表达。“《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无邪之思的意蕴淳朴天然,化机无限。

在此意义上来讲,本源的世界就是诗境,任何形态都是诗性文艺的呈现。所以一切都是原本生成境域的创生。儒家正是在君子自强不息的创造性转化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实现作为人的意义的圆成。为往圣继绝学,以诗续命,以命入诗,文字自有接引生命智慧的大道,以此为志,至乐在其中。

注释:

[1]张祥龙,海德格尔:《同一区别》,第30页。

[2]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路上》,第111页。

[3]引自郝大维(David Hall), 安乐哲(Roger Ames  的《孔子哲学思微》(Thinking though Confucius), SUNY Press,1987年,第111页。

猜你喜欢
境域诗境本源
营造闲静的诗境
佘景峰
基于“境域意义构联学习”模式的中学生地理问题解决素养提升
诗境
保函回归本源
追溯本源,自然生成*——《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教学设计
析错因找方法 溯本源寻对策
“联想”的伦理性
论现象学视阈下的三种人
纤维新材料:本源与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