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传统文化知识提升语文课的品味

2019-12-23 07:13刘艳楠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38期
关键词:比喻传统同学

刘艳楠

语文课堂上,让传统文化知识深入学生的内心,点燃他们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怀,甚至让学生们陶醉其中,主动去学习,去弘扬,这才是语文教师的真正使命。《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地去更新和创造,巧妙运用传统文化知识去提升语文课的品位,尤为关键。

一、丰富课堂形式,巧用经典诗文更新班级口号和班训

班级口号和班训会时刻激励学生思想进步,我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知识,将他们进行了统合,分为四步。由学生在师生问候完毕大声地朗读,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我是这样设计的:(第二步和第三步根据课程可以进行自动的调整)

第一步:一名同学朗读我们的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学们齐背诵“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第二步:一名同朗读我们一定能做到:《诫子书》。同学们齐背诵《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第三步:一名同学朗读我们的喜欢的经典名句是:同学们齐背诵“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第四步:一名同学朗读我们的要牢记:同学们齐背诵“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每当学生激情的朗读后,每个人的神情都会变得自信起来。他们的内心深处也产生了无穷的力量,加深了对经典诗文的感情和理解。然后我们将喜欢的经典名句写在黑板的一侧,作为当天的标语。学生带着崇敬和专注的态度,更加深他们对经典的领悟。

二、增设拓展课程,巧妙积累经典诗文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和文言文课的基础上,我们拓展了适合学生阅读的课程内容。

早诵读课程:以历代先贤的经典著作《弟子规》《论语》《道德经》《增广贤文》等为诵读内容。

午诵读课程:以历代先贤的经典句子作为诵读内容。按照人物进行分类诵读。孟子、孔子、庄子等名家的名言警句,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人的名垂千古的诗句。

课前诵读课程:以课本的诗词为主要内容。

家庭诵读课程:收集、积累、背诵各种传统节日的习俗和诗句。

课后拓展课程:在语文综合实践课和语文课文中涉及到的相关内容。

例如:学习庄子的《北冥有鱼》之后,让学生收集、背诵庄子的名言和成语。

《庄子》中的成语积累

朝三暮四: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褚小懷大:用小口袋装大东西。比喻能力不能胜任。

知一万毕:指理解本质,万事尽通。

执而不化:指固执己见,不知变通。

庄周梦蝶:庄周在梦中幻化为蝴蝶,在天地间遨游,逍遥自在,不知何为庄周。忽然醒来,发觉自己仍是庄周。后以此比喻人生变幻无常。

一日千里:原形容马跑得很快。后比喻进展极快。

以管窥天:通过竹管子的孔看天。比喻见闻狭隘或看事片面。

越俎代庖:主祭的人跨过礼器去代替厨师办席。比喻超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

学习《大道之行》之后,让学生收集与“和”有关的名言。

1.平则上下和,和则年谷熟。《晏子春秋·内篇·杂上》

2.君子和而不流。《中庸·第十章》

3.天地之气,莫大于和。《淮南子·氾论训》

4.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菜根谭》

通过增设的课程,感染了学生的热情,加深了对文化思想内涵的理解,学生们的传统文化知识得到了积淀,尤其是对伦理道德修养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促进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成学生知识的建构者和引领者。

三、评经典人物,立榜样,学品质

在语文课堂上,开展“本周人物榜”活动。每次周末,我们会向学生公布本周语文课本中涉及的人物或作家。根据单元内容不同,有的时候人物少些,有的时候人物多些。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涉及的人物有柳宗元、陶渊明。我们会让学生搜集他们的故事、名言、或兴趣。依据这些为他们写人物评价词。小组同学进行筛选,由写得最好的同学朗读,并累计分数。八年级二班的常书悦同学这样评价陶渊明。陶渊明,字元亮,东晋著名文学家。他一生为人清廉,刚正不阿。“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正是他一生真实写照,同时他也不会为五斗米折腰。他不愿与官府同流合污,两袖清风。当他面对世俗时,积极追求美好生活,他能选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意生活。陶渊明告诉我们,人一定要有尊严并快乐地活着。不随俗污尘,才是人生的真谛,他高尚的品格和正直的为人,值得我们学习。通过写给圣贤人物的评价词,学生在他们身上学习到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自此,很多学生也会以他们为人生的榜样,激励自己拥有博大的胸襟和抱负。

四、巧用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在课堂上,我经常为学生播放经典诗文朗诵录音,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播放视频,让学生欣赏动静结合画面,感受经典文字里蕴藏着的诗意与美好。我在喜马拉雅Fm里录制了《燕楠读经典个人专辑》和《燕楠读哲理散文》适时发在学生群和家长群里,便于学生及时收听和学习。这样保证在任何地方都会得到传统文化的滋养,让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

五、传授诵读方法,提高学生记忆经典诗词的能力

著名的语言学家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要培养孩子纯正的文学趣味,就要从读诗开始。”诵读经典诗文是有方法的,只是随意的读一读,而不全心地投入读,是无法与作者产生共鸣的。我指导学生朗读的技巧。例如:停顿、重音、语气、语速、语调。这样才能反映出作者的感情,才能再现文学作品的特定情景,领悟文学作品所要表现的哲理意味。才能深入地理解作者的真意。通过朗读,获得语言信息,从而领悟文字的内蕴。有时,我们和学生一起谱曲,唱诗词。学生们热情饱满。有时,我采用快读、慢读、适中速度读等技巧引领学生读出节奏鲜明的感觉,对诗词曲赋的兴趣,提高记忆的能力。

猜你喜欢
比喻传统同学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比喻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比喻最爱
什么是比喻
再析比喻义的“像……似的”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