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丽芝
【摘 要】目的:探究饮食及营养指导预防孕期并发症及巨大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3月来本院接受常规产检的64例孕妇作为调查研究资料,通过数字随机分组方式,以32例为一个小组,将孕妇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孕妇单接受各项常规产检,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给予特殊的饮食及营养指导。结果:观察组孕妇孕晚期体质量增长速度(0.36±0.09)kg/周、孕妇分娩时体质量(25.3±2.2)kg/m2及不良妊娠情况(剖宫产率、难产率、产出血率、巨大儿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孕妇。结论:在孕妇产检期间给予科学的饮食及营养指导,可预防孕期并发症问题发生,降低巨大儿率。
【关键词】饮食及营养指导;预防孕期并发症;巨大儿;临床效果
文章编号:WHR2019031073
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足够的营养摄入,是产妇分娩储备前提条件,同时也是胎儿健康生长发育的基础,以往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产妇容易出现营养摄入不足的问题,而随着近些年物质水平的不断改善,孕妇营养过剩症状越发显著,这不仅增加了高血压、糖尿病等孕期并发症的可能,还会增加分娩巨大儿的风险,故此做到孕妇孕期的饮食和营养指导十分必要,为此本院专门针对于此展开了相关临床资料调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组32例,产妇年龄为24~36岁,平均年龄为(28±1.2)岁,孕周11~29周,平均孕周(16.9±1.4)周;对照组32例,产妇年龄为25~38岁,平均年龄在(30±1.5)岁,孕周11~28周,平均孕周(16.7±2.5)周。
1.2 方法
对照组:32例对照组孕妇单接受常规产检,主要检查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血、尿妊娠检查,从而判断孕妇是否正常妊娠;2)疾病化验检查,检查孕妇是否存在特殊疾病,避免疾病传染或危害胎儿健康;3)血型、甲胎蛋白、乙肝表面抗原、Rh因子及肝功能检查,从而全面的孕妇的健康情况,以确保胎儿健康成长;4)血、尿常规检查,整个怀孕期间至少要进行3次血红蛋白常规检查,而尿常规检查则需要每次孕检时都做1次;5)血糖筛查试验,确保孕妇糖代谢正常。在孕检的过程中,若是发现孕妇存在异常,应立即采取手段展开治疗纠正,同时向产妇介绍讲解相关孕期知識,告知其合理饮食搭配的重要性。
观察组:32例观察组产妇在常规产检基础上,给予特殊的饮食及营养指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营养状况评估,为孕妇建立孕期膳食营养档案,同时本院专业的营养师会结合产妇的孕周情况、营养状况和胎儿宫内生长情况,通过专软件对孕妇的营养情况进行分析,为孕妇制定个性化的营养干预计划和阶段性营养食谱,并为产妇发放个人24h膳食摄入记录表,及时对产妇的膳食营养摄入情况跟踪记录。2)营养食谱制定,参考《营养食品学》相关内容,遵照孕期总营养摄入量超出非孕期837.36KJ的原则,确保各项营养摄入比例为脂肪控制在20%~25%,蛋白质在55%~65%,碳水化合物在55%~65%,同时每日要摄入25~30g的膳食纤维,并且在孕期要注重维生素B6和微量元素的摄入,包括钙、铁、钾等[1]。3)营养指导,本院选派了专业的营养师对孕妇进行一对一的营养食谱讲解,包括食物种类的选择、食物的烹饪方法及食物的数量控制等,从而通过耐心的指导讲解,提高孕妇孕产期间膳食配合依从性。4)方案调整,结合孕妇填写的每日膳食营养记录表,及每周称重记录情况,在产妇的每月例行产检期间,帮助产妇进行针对性的饮食营养方案调整,从而确保孕妇接受更适合自身的营养摄入。
1.3 临床观察指标
本次临床研究中主要观察指标为:孕晚期体质量增长速度、孕妇分娩时体质量及母婴妊娠情况(剖宫产、难产、产出血、巨大儿)。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孕晚期、分娩时体质量比较
两组孕妇在孕晚期、分娩时体质量数据比较见表1。孕晚期体质量增长速度对照组快于观察组,分娩时体质量对照组高于观察组。
2.2 孕妇母婴妊娠情况比较
两组孕妇母婴妊娠情况比较见表2。观察组的情况好于对照组。
3 讨论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及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营养补充越发重视,但对于特殊人群的营养供给,如孕妇、老人、小孩,必须要严格的遵照《营养食品学》标准,但是很显然很多孕妇和家属对孕期营养知识了解甚微,盲目的进行营养补充,致使近些年孕妇孕期营养过剩问题越发突出,并导致孕妇出现孕期并发症,如孕期高血压、孕期高血糖,增加孕妇孕产期风险[2]。此外不合理的饮食摄入,还会增加巨大儿的出现几率,巨大儿主要是指出生体质量大于4000g的胎儿,临床医学调查显示,孕妇孕期体质量每增加15kg,分娩巨大儿的概率就会显著增加,对于产妇而言,巨大儿分娩是十分危险的,如正常的胎儿都是从母体的骨盆娩出,但是由于巨大儿的胎儿且硬,因此胎儿的抬头多在骨盆口处“搁浅”容易出现并肩难产的问题,若是处理不当,有一尸两命的可能,如有数据调查显示,我国因巨大儿产妇死亡的发生几率为0.488%,同时多数分娩下的巨大儿,也多有低血糖症、高胆红素血症等疾病,因此能够对孕期产妇进行合理的饮食指导和干预十分必要。
遵照《营养食品学》标准合理的调配孕期营养素摄取,以能量摄入与消耗保持平衡为原则,其中蛋白质、水和碳化合物是人体提供热能的主要来源,其中蛋白质是生命的源泉,是肌肉、血液的基本构成物质,孕妇应该适量的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尤其是妊娠4个月后,蛋白质的摄入量应该达到80g。此外,脂肪是人类热能量的主要来源,1g脂肪就可以释放9kcal的热量,一般情况下,孕妇每日所需的脂肪应该为60g左右,而碳水化合物是自然界存在最多,同时也是最光谱的化学结构,怀孕期间,可通过米、面等食物获取碳水化合物。本院就是以此为原则,为孕妇制定了相关饮食指导计划[3]。本次临床调查研究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8年3月,并抽选了64例来本院进行孕期产检的产妇作为调查研究资料,所有的参选孕妇,无糖尿病史、高血压史、严重心脏、肝脏疾病,在为孕妇制定饮食指导计划前,全面地评估孕妇的综合指标信息,包括日常饮食习惯、平时摄入食材、现下体质量指标、孕妇孕周、胎儿宫内生长情况等,从而为孕妇制定个性化、人性化的孕期营养管理方案,同时通过一对一的营养指导,让产妇了解合理饮食摄入的重要性,防止摄入过量营养的问题发生。通过上述调查数据可以发现,在孕晚期阶段,观察组孕妇体质量增长速度相对较慢为(0.36±0.09)kg/周,同时孕妇分娩时体质量也相对较低一些为(25.3±2.2)kg/m2,此外在剖宫产、难产例数、产出血及巨大儿方面,进行饮食及营养指导的孕妇,整体的妊娠结局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这样的调查结果表示,在孕妇产检期间,对其进行饮食及营养指导,是有助于产妇营养摄入均衡的,可为产妇良好的妊娠结局提供保障,为母婴的健康安全提供保障。
而针对于本次临床资料调查研究,笔者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和意见,首先,合理的营养摄入是优生优育的前提,与普通人相比,孕妇需要摄入的热能更多,这样才能满足孕妇自身和胎儿的消耗,但早期阶段无需增加过多的营养供给,只需结合常规的产检,确保胎儿不会出现发育不良、先天缺陷即可。而到了中晚期,则应该适当的增加营养供给,如应该确保钙的摄入量达到1000~1200mg,锌的摄入量也应该增加5mg,碘的供应量也应该达到200μg,并且应该通过动物性食物、纯热量食物的补充,为孕妇增加能量。其次,在孕妇产检的过程中,要格外注重孕期糖尿病筛查,巨大儿与孕妇的血糖情况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在早期孕检、孕期24~28周、孕期30~32周,孕期36~37周,都应该各对孕妇进行一次糖尿病筛查,若是发现孕妇有孕期糖尿病症状,一定要对其重点管理,可通过杜绝甜点摄入,减少淀粉糖、油脂的总体摄入量,从而更好地帮助孕妇稳定血糖,确保孕妇的每周体质量增长量控制在500g左右[4]。最后,在对孕妇进行饮食管理的同时,还应该要求孕妇合理配合运动锻炼,建议在孕期20周时,由专业护师带领产妇进行瑜伽操、瑜伽球、散步、健美操等训练,以不觉劳累为度,运动时间控制在30min以内,此外若是孕妇以前有游泳的习惯,且孕期各项检查无异,孕妇也可以进行适当的游泳活动,这样有助于加快血液循环,更好地帮助孕妇控制体质量,预防孕期并发症及巨大儿的发生。
综上所述,合理的饮食摄入是优生优育的基础条件,但伴随着近些年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孕妇孕期营养水平显著提升,甚至出现了营养过剩的问题,而这不仅增加孕期并发症风险,还致使孕期巨大儿出现率逐年攀升,而本次临床调查研究证实,在孕妇孕期产检的过程中,对其进行饮食及营养指导,可更好地控制孕妇体质量,从而有效地预防孕期并发症及巨大儿几率。
参考文献
[1] 马美婧.饮食及营养指导预防孕期并发症及巨大儿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3):170-173.
[2] 杨丽香.孕前孕期体重与妊娠相关并发症及妊娠结局关系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8,25(03):383-384.
[3] 陆含蕾.孕期营养管理对预防巨大儿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05):184-186.
[4] 扈菊英.孕期体重管理对控制足月新生儿体重及妊娠结局的影響[J].中外医疗,2017,36(03):173-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