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 2019-06-26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 *滕洋(1995-),女,湖南凤凰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
【摘 要】生态文明教育是解决当前生态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场馆教育作为区别于学校教育的社会教育,具备诸多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独特优势。场馆具有丰富的生态教育资源与多样的生态教育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不足。场馆通过设计生态情境、讲解员辅助讲解以及开展多元的生态活动等方式,将生态文明知识讲授与生态文明实践相结合,建立起生态文明与生命意义的联系,从而促进人类生态认知观与生态价值观的转变,有效达成生态文明教育的神圣使命。
【关键词】 生态文明教育;场馆;学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0-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9)06-0001-05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并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在宏观政策的指导下,教育领域也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政策文件中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具体学段目标和内容。然而,日前学校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场所主要局限于学校课堂,其教育形式单一,多采用抽象教材对学生进行灌输式讲授,导致生态文明教育实施效果欠佳。为此,笔者将结合生态文明教育的本质特性介绍一种新型的生态文明教育方式——在场馆中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并探讨在场馆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可能性,以期为更好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提供参考。
1 场馆实现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
1.1 生态文明教育的含义
为应对工业文明带来的生态危机,研究者先后提出了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等概念,旨在通过培养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技能,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理念。但这种提法并未能解决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究其根源在于其人性假设依然以人为中心,认定人是社会的唯一主体,并未转变生态价值观念,形成一种合理健全的生态伦理观。自此,人们开始反思环境教育与可持续教育的局限性,逐步转向“类主体”的人性假设,提出生态文明教育,从全方位视角关注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和谐共生。有关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解,学界的探讨有很多,但尚未形成统一的界定。总体而言,主要有广义与狭义两种理解。广义上的生态文明教育是指国家主体根据社会发展需求,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方式,针对全体社会成员开展的有关生态环境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狭义上的生态文明教育是指学校场域中开展的生态文明教育,是学校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生态环境现状、生态观念、生态道德等方面的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2】。场馆教育作为一种区别于学校教育的非正规教育方式,其针对的教育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场域不局限于学校,理应归属于广义上的生态文明教育。
1.2 功利化的生态文明教育观
学校教育作为工业文明的产物,以追求高效率、利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在这一功利主义为导向下的学校教育,注重对学生的纪律约束和学生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强调采取统一的教材,开展有组织、有系统、有计划的教学,并以考试分数作为考核学生能力的单一方式,学生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接受生态文明教育,很难达到实际效用。由于生态文明教育不作为应试教育的考核指标,导致生态文明教育课被其他主科教师占领,而且生态文明教育作为时代的产物,当前学校尚未具备与之匹配的师资,导致生态文明教育课常常是自然科学教师负责,或者形同虚设、不按课程要求开展。除此之外,学校当前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资源尚未得到充分挖掘,且生态文明教育缺乏相应的实践体验与理论指导,导致当前学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不佳。
1.3 场馆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优势
场馆的范围覆盖自然历史博物馆、动植物园、科技馆、水族馆、天文馆、美术馆、生态保护区、展览馆等,它是对人类和人类环境见证物进行收集、保存和陈列,为全体社会公众提供教育、欣赏、研究等目的的公益性社会文化机构【3】。其中,“对人类和人类环境见证物进行收集、保存和陈列”为场馆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物质基础。“为全体社会公众提供教育、欣赏、研究等目的”决定了它有责任对公众进行生态文明教育。除此之外,“国际场馆协会”制定的《自然场馆道德准则》还将场馆的生态文明教育责任明确为“提高公众理解、欣赏并保护自然世界的意识”【4】。那么,在场馆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优势何在?其优势主要源于场馆生态文明教育区别于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独特性。
首先,从教育对象来说,学校生态文明教育针对中小学阶段的学生,而场馆生态教育对象具有全民性和终身性,与生态文明教育的理念更加契合。易言之,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民参与,且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场馆丰富的信息资源、灵活的学习方式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公众的需求,成为人们乐于接受的教育方式,可以更好地增强生态文明教育实效性。
其次,从教育内容来说,学校生态文明教育传授的是单一、抽象的生态理论知识,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导致学生在接受生态文明教育后,即使学到了生态文明的相关知识,也不一定具备生态文明意识或产生生态文明行动。而场馆生态教育内容则更加丰富多样。一座场馆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名片,其藏品是这座城市在过去与现在的生态环境中所遗留的印迹,这些物件见证着这座城市生态环境的变迁,它与公众生活的周围世界紧密相连,能够迅速激發公众的共鸣与反思,从而形成生态意识,产生生态行动。当然,在这里不能否认学校教育所传授的生态文明教育知识是场馆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基础。
除此之外,场馆生态文明教育环境与学校具有很大的不同。场馆的环境比较宽松,活动空间较大,且能够通过专业的设计模拟生态环境,通过数字化技术、科技设备等展示生态演进,从公众的视听说等多感官激发学生的生态意识与行动力。而学校的受教育者多局限于教室这一固定场域,基本采取教师教—学生学的僵化静止状态,不具备创造、模拟生态环境的空间和条件,采取单一的课程讲授,导致学生无法真正领会生态文明建设的急迫性。
最后,从时间上来看,生态文明教育是贯穿于人的一生的,学校教育仅局限于特定时间、特定学段的做法不符合生态文明教育的追求,而场馆教育时间的广延性则避免了学校教育刚性化和制度化的时间限定, 为各个年龄阶段的人提供了终身受教育的机会, 是从摇篮到坟墓的教育,更加能够有效实现可持续性生态文明建设【5】。不仅如此,生态文明建设是全球性的,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场馆有很强的行业特征和一致的专业行为与共同的语言,也具有全球性特点。结合以上探讨可知,场馆具有区别于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实现生态文明教育的独特优势。
2 场馆实现生态文明教育的保障
2.1 教育资源保障
博物馆的教育资源不同于其他社会教育机构,其汇集的是丰富的人类文化遗产或体现时代特色的精神文明成果,既具历史文化内涵,又具有科普审美价值。就生态文明教育资源来说,场馆具有丰富的生态文物资源、生态活动资源以及生态道具资源。
场馆具有丰富的生态文物资源。其收藏了不同生物在过去与现状的生态环境中所遗留的文物,这些文物见证着自然环境的千变万化,帮助人们认识人类自身在环境进程中所留下的印迹,也尽可能引发人们对当下及未来生存进行省思。场馆可以利用其独特的环境收藏资源,传达其中蕴涵的环境密讯、培养公众的环境意识与态度,并以此提升场馆承担生态文明教育的角色功能【6】。
除了丰富的生态文物资源,场馆还拥有丰富的生态活动资源。场馆生态文明教育功能主要通过活动来实现。场馆的活动主要围绕藏品、展览、陈列设计开展,这是场馆教育资源中独具特色的一点。以围绕藏品开展场馆生态文明教育为例,场馆可以通过研究藏品,根据藏品的不同特色设计生态文明教育相关展览,或者在常规陈列中结合当地自然景观加入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模拟与生态文明教育相关的情境。除此之外,场馆还可以通过举办生态文明教育主題讲座或进行户外活动和宣传,如举办生态摄影展、入小区宣传环境常识等,使公众通过场馆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了解、学习一些环境知识,逐步培养生态文明观念。
不止于生态文物资源与生态活动资源的充盈,场馆还具有丰富的生态道具资源。由于场馆的活动空间较大,其可以通过利用多种科学技术设计集视听说于一体的生态情境、播放生态纪录片、模拟还原虚拟生态环境演变史、制造文物道具等,为公众提供丰富多彩的直观生态形象,使公众能够印象深刻,产生共情,从而激发公众保护生态的意识。
2.2 教育方式保障
不同于学校的单一教育方式,场馆的生态文明教育主要通过陈列展览、讲解服务、与其他机构合作和融合信息技术等方式实现。陈列展览是场馆最核心的构成要素,是场馆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基础。
场馆的展览一般分为常规陈列和临时展览。常规陈列体现的是本土自然环境变迁与生物进化的历史;临时展览则更具有时代特色,以多元的维度展现全球生态文明现状与困境。一般公众进入博物馆,多以参观陈列展览居多,直观且具体,博物馆相关的教育项目也是以陈列展览为基础进行设计。可见,陈列展览是场馆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基础。场馆的陈列展览固然具有直观的教育作用,但也存在不足。因为陈列展览通常是一种参观者的自我教育,需要一定的知识背景与生活阅历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物内涵,但这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只靠陈列展览难以满足不同年龄和不同知识水平的观众的参观需要。除此之外,由于陈列空间的限制,有些文物注解不能完全展示其内涵,这些都需要借助讲解员解说才能深入理解。讲解员通过专业解说,可以引导观众把直观视觉所获得的不连贯的感性知识,上升为对陈列主题思想的正确理解,从而使博物馆陈列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7】。
由于场馆的基本陈列与展览一般是不可移动的,为弥补这一不足,场馆需要不断加强与其他机构的合作。如目前常见的“馆校合作”,场馆通过与学校合作,将文物做成道具,结合学校生物校本课程,走进学校,开展中小学生生态主题讲座或生态课程,进而提升中小学生的生态素养。除此之外,场馆还坚持把生态理念带进社区、企业、事业单位等,为公众提供亲身感知的机会,让公众感受到“环保就在身边”,并通过举办一些公众亲身参与的实践性活动,充分调动公众参与的热情,从而使生态文明教育更深人人心。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建立“数字化场馆”“5G智慧场馆”成为当前场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场馆如若要持续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就不能忽视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如目前很多场馆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立了网上数字化场馆,让公众足不出户就能身临其境地参观场馆的展览与陈列,将生态文明教育延伸到场馆之外。同时还利用微博和微信平台等新媒体技术,及时发布各种教育信息,与公众进行互动交流,进一步拓展了场馆的生态文明教育空间,丰富了人们喜闻乐见的解释生态文明教育的方式。
2.3 教育过程保障
在学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主要体现的是一种教师讲、学生听的知识性教学过程,培养的是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理性知识,即了解生态文明的相关知识和原理。而在场馆接受生态文明的教育过程是极具体验性与反思性的。学生通过亲历生态情境、配合讲解员的指导以及同伴的互动交流,学习生态文明知识,不断将场馆的生态资源与日常生活的经验联系并进行反思,从而培育生态文明情感,为生态文明行为的产生提供情感动力。这一极具体验性、反思性、感性的教育过程,触动了学生的情感,而内在情感的激发,是行动产生与否的关键性条件。场馆的体验式教育过程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对学生外在动力的过分关注、忽视情感因素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价值方面的不足。
3 场馆实现生态文明教育的表征
3.1 人性观:从“占有性个人主体”到“类主体”
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并不是人类主体性的实现造成的,相反,正是人類主体性的实现,才有人类的文明创造与延续。究其根源来说,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人的占有性个人主体性,即把人的主体性强调到一种极端化的程度。这种占有性个人主体性以“人是万物唯一主宰”“人是中心”“技术理性”和“占有性”为特征,把他人、社会、自然作为其客观对象,置于人之外,一切以满足自我利益最大化为追求,导致了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类自我的异化【8】。面对这一异化,学校教育作为工业文明的产物,主要是从知识技术和人文两种取向进行反思【9】。二者的人性假设都是“人类中心”,前者强调技术理性,把自然完全客观化,学校教育则是通过传授学生科学技术知识、培养学生相关技能以应对生态危机;后者虽然强调人在精神层面上的追求,但把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排斥在其关怀的视野之外,就算关怀也是以人类中心的思维方式切入。可见,学校教育对关乎人类存在的生态危机和精神危机并没有起到力挽狂澜的作用。场馆作为面向全体公众免费开放的持久性公益机构,其具有“主体间性”“整体性”“开放性”等特点,体现“类主体”的特性。来场馆参观的对象是人,是场馆的主体,而陈列在展厅的文物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客体,它是“无机的主体”,它是主体活动的内在要素,也是人前来参观的外在条件,没有文物,人的参观行为也不会发生,人类文明的延续也将受到阻碍,因此二者是一种平等共生的关系,体现主体间性。除此之外,场馆生态教育是一种“整体性的教育”,其接受全部个体,又尊重个体的差异性,为不同年龄、不同文化水平、不同国界的人提供多层次教育项目。最后,场馆是面向全社会开放的社会教育机构,使场馆成为一种全民性、终身性场域,人与人、人与物之间在一种开放的环境中进行互动交流,而不是上层阶级或特定人群的专属机构。场馆的这些特性能够培养人们开放、整体、民主的思维,转变人们的“占有性”“封闭性”等观念,更好地为实现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人性观基础。
3.2 认知观:从“生态知识”到“生态意识”
生态情感的合理性、生态意志的坚定程度以及生态行为的自觉性均取决于生态认知的全面与否【10】。2014年国家环保部发布的首份《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显示:当前我国社会公民生态文明认知呈现“认同度高、知晓度低、践行度不够”等问题【11】,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为应对这一危机,学校教育领域采取的是宣传教育为主、生态课程教学为辅。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从知识层面了解生态文明的本质与核心内涵,这是培养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基础。也就是说,不理解生态文明这一内涵,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意识与行为的培养就无从谈起。只有让受教育者知道生态文明是什么,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提升受教育者的生态素养。但是,仅仅具备生态文明的抽象理解还不够,这只是对生态文明的表层认知,受教育者只是从教师那里系统地吸收了生态文明知识,在抽象层面上知道生态文明是什么,但缺乏与生态文明现状的联系。正是缺乏日常生活的真切体悟,导致人们的生态意识与生态行为难以产生。为此,生态文明教育必须要让受教育者了解我国生态危机的现状。场馆作为社会教育的权威机构,其以反映自然历史变迁、社会物质与精神文明为主线,而生态环境演变作为自然历史变迁的主要构成部分,必然成为场馆的重要内容。场馆通过有目的、有组织的筛选与重组,建立文物与人、社会、自然三者的联系,让受教育者亲历这样的环境,通过场馆提供的文物或虚拟的情境,深入感知与接触到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事实及其给人类发展、社会发展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联系受教育者在学校所学的生态文明知识,建立生活经验与知识经验的关系,使受教育者真正意识到生态文明与自身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唤醒其生态意识,自觉保护生态环境、践行生态理念,产生环保行为。
3.3 价值观:从“生态环境”到“生命回归”
生态危机是经济上以工业化、城市化、效率化为标识的现代化的幻灭和生态问题恶化的凸显。出现这样的危机,主要根源在于人对美好生活的强烈追求与欲望,出现了许多以牺牲生态为代价的经济发展。除此之外,工业文明的物质精神已逐渐取代过去的形而上精神,人类对生活的意义的探寻逐渐由精神追求下移为物质满足,导致精神危机,对他人、对自我、对社会与自然逐渐失去了道德关怀的兴趣和能力。可见,生态危机与人的精神危机具有内在统一性,要真正解决生态危机,还是得从人的观念、价值追求等入手,也就是说,“环境问题最终是人的问题,与人的追求与理念、文化与价值相关。环境问题只是具体的感性的实际,而这背后一定是人的理念、生存方式、价值世界。”【12】易言之,生态文明教育最为根本的目的是帮助受教育者探寻“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往哪去”的答案。只有明晰“我”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是自然的演化、社会的联结的产物,既具有社会性又具有自然性,“我”必须与“他人”“自然”“社会”“自我”和谐相处,才有可能触及生态文明教育的本质,忽略人的生命意义去谈生态文明终究是徒劳无功的。因此,生态文明教育必须以廓清生态文明与人类生命意义的关系为起点,站在人类生命存亡的高度去探讨生态文明的价值意义。场馆作为收集人类发展历史的见证物的场域,其按照时间的逻辑将人、自然和社会的演变历程用文物或遗址的形式为公众进行直观呈现,公众在这一直观场域中,按照时间的逻辑,了解生命的诞生、生命生存所赖以依存的生态系统,感受人类运用语言、大脑智慧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印迹,从而建立起人类生命与自然社会的联系,进一步反思生命的价值追求与意义,真正体悟到生命与生态文明的紧密联系,最后产生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的意识与行动。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50-52.
【2】 徐潔.生态文明教育的理念及实践探索【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3】 王乐.馆校合作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4】 王乐.西方场馆教育目的的历史嬗变与时代诉求【J】.教学研究,2017,40(1):1-5+11.
【5】 曹晓婷,王乐.论场馆教育中的学生身份及其正当诉求【J】.教学研究,2017,40(6):3-17+82.
【6】 郝娟.博物馆与环境教育【J】.客家文博,2011(1):51-57.
【7】 左斌.自然博物馆如何开展环境教育【J】.自然博物,2016,3(1):74-78.
【8】 冯建军.类主体:生态文明教育的人性假设【J】.教育研究,2019,40(2):17-24+130.
【9】 徐湘荷.生态教育思想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2.
【10】 李因莲,王新华,杨璐.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常态化研究【J】.教学研究,2016,39(6):25-29.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EB/OL】.(2014-03-25)【2019-06-26】.http://www.mww.gov.cn/xxgk/hjyw/201402.shtml.
【12】 魏波.环境危机与文化重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6.
【责任编辑 马晓宁】
On the possibility of realiz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in museum
TENG Yang
(School of Education,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Hubei 430070, China)
Abstrac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solutions to the current ecological crisis. As a social education, museum education is different from school education with its unique advantages in practic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Museums are home to abundant ecological education resources and diverse ecological education methods, which can to some extent make up for the lack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in schools. Museum education establishes a connection betwee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life meaning by combin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eaching with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practice, including designing ecological scenarios, subsidiary interpreting and d carrying out various ecological activities thus promoting the change of ecological cognition and ecological values of human beings and effectively fulfilling the solemn miss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Key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venue; school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