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莹 ,苏秀珍,姜 艳 ,彭 慧 ,徐群清,曾 怡*
(1.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广西 百色 533000;2.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实验室是医学院校培养高等人才的重要基地,是培养人才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主要场合。在科技兴国、人才强国的大背景下,国家和政府对高校的投入不断增加,如何保障实验室的安全有效运行,发挥实验室人才培养的作用,是目前各个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实验室生物安全是指为避免医学实验室各种活动中生物因子(例如病原生物)对人、环境和社会造成危害或潜在危害而采取的防护措施,以达到保障研究人员以及公众健康的一种综合行为[1-2]。2003年SARS疫情过后,国家和政府相继推出法律法规,强调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重要性。然而随着时间流逝,开始出现淡化或流于形式的现象[3]。2007年广州某高校实验动物中心发生的肾综合征出血热实验室感染事件,2011年哈尔滨某大学28名师生感染布鲁氏杆菌传染病,2015年北京某大学实验室爆炸致一名博士后当场身亡。这些惨痛的教训提醒人们实验室安全教育刻不容缓。
随着2014年我校第一届研究生入学开始,我们就开设了医学实验基本技术与安全课程,以“三基”(基本概念、基本实验操作、基本应急方法和技能)为教学目标,选择与医学研究生科研、临床工作密切相关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经过5年的探索和建设,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教学经验和体会总结如下。
提到实验室生物安全,一些教师、学生的第一印象是病原微生物感染,或者危险化学品等,与自己从事的科研、教学工作无关。本课程教学目标是让师生明白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核心是风险评估、安全防范的措施和设备、实验的规范操作。保障实验室安全是一切教学、科研活动的前提[4]。
以叶冬青主编《实验室生物安全》和颜光美主编的《实验室生物安全》为我校硕士研究生的主要教材。此外,以丁香园网站组织编写的《生物实验室安全故事手记》、自编教材《医学实验基本技术实验指导》为参考教材。
主要讲授实验室生物安全基础知识。具体内容有:(1)实验室生物安全绪论。包括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简史,国内外生物安全管理的概况;目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我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等。(2)化学实验生物安全。包括实验在用的危险化学品的购买、存储、安全实验等,如何辨别化学品的安全标志,如何阅读安全技术说明书。化学废弃物的正确处置,如何预防与处置化学品突发事故。(3)病原微生物实验生物安全。包括病原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基本概念、分类分级、安全操作和管理要求、实验废弃物规范处置,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处置方法和应急程序。(4)临床实验生物安全。介绍临床各个实验室的特点,主要危害源和污染的种类与原因,生物安全管理的主要措施与要求。(5)基因工程实验生物安全。介绍基因工程基本概念,目前我国基因工程生物安全法规,基因工程实验的安全评估和防护,基因工程实验废弃物的处置。(6)实验动物实验生物安全。介绍动物实验风险,动物实验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与操作,动物福利等。(7)放射性实验的生物安全。介绍电离辐射的防护原则与措施,实验室放射性核素的申请,订购和保管要求,实验室的保洁及实验废弃物的处置。共8个学时。
研究生是实验室的主要参与者,本课程不仅仅要加强师生的生物安全防范意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基本安全操作技能、提高学生自我防护意识和对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具体内容包括:不同级别实验室安全守则和规范进行教育,基础实验技能培训,根据实验风险评估进行自我防护知识,安全操作技术,仪器规范实验方法、实验室意外事故处理的应急措施等。共16个学时。
很多研究学生对实验的认识仅仅局限于本科阶段实验课程教学,不了解不同实验室的防护级别不同,不同实验样品对实验室防护要求不同,如果仅凭课堂理论讲授,内容相对枯燥,难以理解和运用。因此我们采用了多种辅助工具和教学手段。(1)课堂互动软件。适当运用教学互动软件如UMU、问卷星等,有利于活跃教学气氛,提高学生的关注点。(2)摄制教学视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拍摄一系列教学视频,并上传到科学实验中心网站上,有利于学生自学。(3)案例讨论。针对近年来高校发生的安全事故展开讨论,以此教育学生自觉学习生物安全知识[6]。
实验室生物安全属于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考核以考查学生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所以考核为形成性评价考核。包括:学生课堂表现+实验报告+期评成绩。学生课堂表现主要体现在课堂参与讨论的活跃度、课后查阅资料的积极性高低;实验报告内容分为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及结果讨论三部分。其中结果讨论要求学生根据已学知识结合自己的实验结果给出合理充分的论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实验结果的讨论内容,分析其对生物安全知识的理解运用程度。期评为开卷考试,以应用型论述题试题为主,考查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课程开展至今,已有四届学生从中受益。对课程的调研结果表明,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高达95%;学生普遍认为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对实验室安全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并能积极、主动进行防范。另外,科研素质、技术操作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训练,为今后开展课题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在工作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如部分研究生导师自身的生物安全意识薄弱;部分实验室生物安全条件差,没有配备任何消毒和防护设备;有些管理人员对实验垃圾处理消极,漠视学生随意处理实验样本和有害废物等。
总之,实验室生物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广大师生共同参与、积极配合,以保障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