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洪涛郑弘溶(1.河北工程大学 河北 邯郸 056001;.韩国朝鲜大学体育学院 韩国 光州 6145)
近些年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个体闲暇时间日益增多,社会大众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尤其国家战略方针政策的导向以及一些列文件的快速出台,全面健身、全民健康的社会形态越来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几年随着国民健身热情的持续高涨,国民参加健身锻炼的人口数量越来越大,但是与之矛盾的是我国人民大众整体健身意识薄弱、健身手段单一、健身方法缺乏科学指导性等一系列突出问题。为此,提升健身意识、丰富大众健身手段、科学指导国民参加健康锻炼已成为当今一段时期内体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通过“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加强身体和医疗一体化和非医疗卫生干预,促进重点人群的体育活动”等,改善整个人的身体健康。同年十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强调指出:“推动体医融合,加强科学健身指导,积极开展涵盖整个生命周期的体育卫生服务。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国民健康干预与指导的重要思想与方法手段。如何剥离竞技体育中先进健身与健康管理手段、方法为普通大众服务也成为体医融合工作的一个难点。本研究基于此观点同时结合个人多年执教大学高水平运动队的教学经验,对“体医融合”背景下竞技体育身体功能训练体系面向大众健身开展普及研究开展理论性探讨。
“体医融合”的全民健康管理的内涵是运用两个不同学科领域在思想、理论等诸多方面和层次的紧密结合以及技术手段的相互学习和使用,进而实现学科交叉在国民健康管理环节达到互补共融,达到渗透促进的效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就是针对依托医学学科提供思路和路径和体育学科提供手段和方法通过融合和在建,最后运用医学的思维方法和知识体系对适宜大众健身的体育运动方法进行梳理与提炼,最终以运动处方的形式加以具体化和可操作,进而促进社会大众健康管理在突出实用性的基础上也更具有科学性与针对性。
但目前,体育需求日益多元化、多层次与体育有效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体育社会化水平不高,作为政府和大众枢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严重缺乏,已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更高层次的需求。近几年大力提倡“体医融合”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大众健身依旧处于缺乏科学指导与培训,在个体锻炼过程中,存在盲区和误区,锻炼效果较差,容易造成运动损伤,甚至发生严重伤害事故,这些普遍性的大众健身现象对全面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快速实现产生了不利影响。
身体功能训练源于康复领域,经过发展和演变,逐渐向竞技体育渗透,并率先在美国形成以神经系统开发为主导的人体运动效率的崭新理论体系。近年来,这一全新的体系广泛运用于竞技体育,在运动员提升竞技表现力、预防伤病、促进康复以及增强竞技自信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效果。如果能将这些方法和手段应用到大众健身,改善大众体力状况、提升大众生活质量的现实中,是体医融合实践中的一种升华,进而实现精英运动员享有的健康促进服务惠及社会大众。进而便于大众群体能够科学合理的开展自身体育健身活动,打造高雅、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快全民健身,健康中国建设的目标实现。
通过提炼竞技体育中的身体功能训练体系的精华,作为一种新的训练模式面向大众群体普及,相对于传统的训练模式,身体功能训练是在其基础上的优化和进步,是在系统科学的指引下,以目的为导向,根据实际情况创新发展的一种训练模式。该训练模式是和当前的竞技体育的特征和发展趋势紧密相关,因此面向大众群体的身体功能训练具有显著的艺术性和先进性。
(1)锻炼理念的创新。国内就身体功能训练的研究及应用多侧重于竞技体育专项训练领域,身体功能训练面向大众普及打破以往面对高水平运动员专项训练的范畴,从竞技体育中剥离出来,通过优化筛选训练动作方式,预防运动损伤,形成一套科学的自身健康管理的运动模式;
(2)训练场所转型。面向大众普及的身体功能训练体系对锻炼场所的要求不在仅仅拘泥于训练场和运动场,更便于大众在家庭,社区,甚至办公室内完成的一系列动作方式。从大规模的群体活动健身,如广场,训练场地,操场等,向家庭化健身运动转型。促进大众健身由受场地因素限制向因地制宜、灵活科学的家居型方向发展;
(3)适用对象的转型。面向大众普及的身体功能训练适用于各个年龄段。把竞技体育的训练成果转化运用于社会体育,受惠于广泛的大众群体;
(4)健身动作模式的转型。大众健身动作模型的选择由原来的动作单一、方法固定向动作多样、多维运动、随机发生的动作模式转型。由强调大训练量,发展力量水平向强调动作模式的正确、有效和经济性,强调向科学和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从单一的健身方式向结构化、多元化微运动模式转型。
身体功能训练面向大众普及,是突破功能训练用于竞技体育专项训练的范畴,从中提炼出适用于大众长期科学锻炼的新模式,以动作结构、活动模式、运动康复为主线,实现更具操作性的大众健身的良好途径和方法;同时身体功能训练可以组合多种健身模式,在健身训练过程大多利用自身体重不需要复杂的健身设施和器械,对场地要求不高,很多锻炼方法在家庭和办公场所就可以进行,便于大众实施;同时面向大众普及的身体功能训练方法相对简单易学,且在余暇时间就能开展锻炼,可以有效的调动个体积极参与健康锻炼,及时快速有效的消除紧张状态,全面改善和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同时普及身体功能训练还能对预防运动损伤、防患体力不足造成的机体退行性病变具有很好的预防作用,能起到对运动损伤关口前移,指导大众远离运动风险,了解相关运动康复手段和方法,对于保障大众体质健康有着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
面向大众全面普及身体功能训练可以培养人们科学、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人民体质,提高民族的健康水平,优化社会人文环境,增强国民幸福生活指数。
(1)大众普及身体功能训练体系的选择是通过筛选与整合竞技体育功能训练的部分手段与方法,优化人体最基本的运动能力,对动作模式、核心力量、动力链、恢复与再生等训练方法进行系统性与简易化的科学推广,基于面向大众群体普及为目的,完善功能训练体系在大众健身中个体差异与健身项目动作模式的构建与提升。同时大众身体功能性训练对场地器材的要求比较低,不用复杂的大型器材,开展起来比较容易,从多层面,多角度的将更合理的训练方法引进到大众健身中,解决日常锻炼的基础问题,是提升国民素质,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快速实现的手段与途径。其社会效益越来越高;
(2)大众普及身体功能训练所产生的效益不再只停留在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而是身体功能训练模式的推广,对加大力度推进全民健身计划实施与促进健康中国战略快速实现的具有现实意义。面向大众普及身体功能训练体系理论与方法,不仅能提升大众群体对运动是良医的健康管理意识,还能扩大健康生活方式的人口规模和社会辐射,更重要的效益是带动社会生产要素的改善、给社会的稳定、进步和发展增添活力。
“体医融合”背景下面向大众普及身体功能训练体系,从健身的角度是为促进全民健身的提高提供方法和手段,从健心的角度是促进全民健身的内涵效应的丰富与完善,从服务社会的角度是对通过社会融合方式、文化发展效应和改善健康生活方式的手段为健康中国战略的快速实现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