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视域下肇庆市绿道体育分析及发展对策

2019-12-23 05:53:43焦健华广东理工学院体育系广东肇庆5261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11期
关键词:肇庆市肇庆绿道

□ 焦健华(广东理工学院体育系 广东 肇庆 526100)

1、肇庆绿道体育的优势

自然条件方面,肇庆市有着天然的优势,雨季较短,四季都十分适合开展自行车骑行活动,活动季节时间长,并且中心城区所处的平原地带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生态环境十分优美,拥有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山湖城江自然融为一体,从而造就了肇庆成为我国珠三角地带一个十分重要的一个生态屏障保护区。天然的地理优势为肇庆市开展绿道网建设提供了十分自然的地貌资源,这是城市绿道建设的基础和重点,也是可以持续提升肇庆市的户外旅游休闲品质的先发优势。

新时代下,我国各大城市基于城市景观、交通通勤以及休闲游憩等如火如荼开展的绿道建设与绿道体育公共服务开发的 “绿道运动”就是典型之一。此外,在文化遗产保护以及利用方面,肇庆市有着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建设绿道网能够把优秀的历史遗迹进行有机地串联融合起来,加快建设绿道网,不仅有助于推动旅游以及生态经济发展,更有助于打造一个良好宜居的生活环境,尤其是对于提升肇庆市城乡发展综合实力,以及促进肇庆市尽快融入到珠三角一体化经济发展建设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肇庆绿道体育的发展现状

肇庆,拥有十分丰富的自然景观,波光潋滟的星湖水以及层峦叠翠的鼎湖山举世闻名,还有千年传唱拥有较高知名度的端砚风,中间串联着长达1130公里的绿道网络,充分体现出了“一府一砚三名人,山湖城江七星城”独居特色的城市风格,汇聚着自然的灵气和生命的欢歌,更构筑起了一幅动人的水墨山水画卷。

肇庆市最具盛名的环星湖绿道地处风景优美的七星岩景区沿湖,位置在省立绿道1号线,沿线一共串连了多个环湖公园以及广场,比如波海公园、东门广场以及半月湖公园等等。结合环保、休闲、运动以及旅游等不同功能的绿道体系,为肇庆市绿道建设注入了更多新鲜活力。绿道体育与城市环境的耦合,在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强调尊重和保护城市环境,强调人们在从事绿道体育实践时,尊重和爱护城市环境。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地快速兴起,开展绿道建设逐渐成为全国各地城市规划最为重要的工作内容。根据《“十三五”全国旅游公共服务规划》,延展到2020年,肇庆市将建设完成10条跨区域自行车旅游休闲绿道,总里程高达500公里。

如今,绿道是优质生态产品的体现,对于改造城市自然生态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增强人和环境之间的互动,持续创造更加理想和幸福的人居环境。

3、肇庆绿道体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地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精神层面的追求也在持续提升。而在追求不同层面的精神需求上,体育是较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体育对于提升国民身心健康以及综合素质地跃进有着十分特殊的作用,体育水平的发展也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十分重要的一项标志。在健康中国视域下,重点探讨如何发展绿道体育,不仅符合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同时也是广大民众的热切期盼,建设小康社会也为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十分坚实的经济以及社会基础,有助于推动我国体育休闲产业实现高速发展。本文重点探讨的是发展绿道体育对于促进小康社会发展和建设带来的积极影响影响,选取肇庆市这一具有先天地理和自然优势的城市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肇庆市绿道体育建设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有效的建设性意见。

3.1、布局不够合理

目前肇庆市中心城区建设的多个体育场所大部分分布在南城以及西城片区,绿道健身设施存在分布不均的问题,市民很难实现就地或者是就近分散开展绿道体育锻炼。比如,以城东板块为例,城东片区人口密度非常大,然而真正可供市民健身的绿道体育资源却非常匮乏,尤其是适合老年人活动和参与的绿道网路十分有限,专门为特殊人群比如残疾人提供锻炼的绿道场所十分欠缺。

3.2、场地开放不够

从目前发展情况来看,大部分绿道网是向全市民开放的,但是大部分绿道设置地区偏远,很难满足广大市民的健身需求。只有体育部门下属场馆向市民开放,难以满足广大群众高涨的体育健身需求。比如,占全市体育设施总量高达40%的学校绿道,因顾及到校园安全,然而教育系统绿道网建设的开放程度远远不及学生所需。据省体育局公布的详细数据显示,2013年度至今,教育部门绿道网的开放程度只有17.13%。此外,全市绿道网建设程度远远不及市民所需,城南片区的绿道网建设严重不足,再加上场地开放程度不足,导致一定的资源处于闲置的情况。

3.3、产业发展滞后

当前肇庆市体育产业发展依然处在初步发展阶段,整体缺乏健全的产业发展规划,尤其是在重点项目发展规划以及发展领域方面仍然存在不明确的问题,冠军绿道品牌打造以及生态优势依然没有得到很好地开发和运用。众多集中在绿道健身娱乐以及体育培训等诸多类别,整体规模发展并不大,而且效益不高 。肇庆市绿道体育市场发展缓慢,特别是在引导体育健康消费等诸多方面依然是十分薄弱的。

4、肇庆绿道体育发展对策与路径

4.1、明确绿道体育发展定位,合理做出建设规划

首先是在绿道功能具体的定位方面,不仅要考虑到充分体现出生态、文化以及经济,还有社会等方面的效益,还需要具备综合旅游度假、观光教育以及休闲娱乐等方面的功能,更应当充分考虑到绿道体育健身应具备的功能。绿道体育休闲业上位概念是体育休闲产业与体育产业,其发展源于绿道与绿道体育。绿道是指连接自然保护区、公共绿地、名胜古迹、历史遗址、公园广场及高密度聚居区的开敞空间纽带。简而言之,是指被认为条状或线型的绿色区域或公园。

另外,在建设绿道体育的道路上,要充分考虑肇庆市的名胜古迹和山川江湖,并把不同区域的体育设施相互链接,让体育成为城市绿道建设及应用的核心。城市绿道体育是在所提供的的绿色休闲空间上实行公共共享性,鼓励增建游憩、运动的相关公共设施,将空间留给民众,使民众能够享受到生活结合体育的乐趣。最后,在绿道驿站的具体建设上,不仅要考虑到其休息及游玩的娱乐功能,还要考虑到进行体育运动的健身功能,从而充分发挥出驿站的娱乐休闲以及进行体育锻炼的功能。

4.2、加强绿道场地设施建设,实现建用结合

第一,根据人民日常体育锻炼的需求,加强绿道德的建设,努力建设更多适合广大市民体育锻炼的绿道场地,并做到绿道体育项目建设和验收同步。第二,需充分了解广大市民日常体育锻炼的需求,并研究出相关的方案,并在绿道体育项目中得以呈现,这必须要求体育管理部门和各部门之间要相互配合并紧密合作,充分实现绿道建设和实际之间的有效衔接,进而使广大人民享受到绿道建设带来的成果与快乐。

4.3、划分绿道片区规划,打造绿道体育先进品牌

一是以自行车骑行为切入点,形成绿道体育活动的品牌。二是以不同区段绿道的特色和功能为依据,开展各具特色的绿道体育活动。如广州市在白云山绿道上开展了高空弹跳蹦极、三角滑翔翼、高山滑草等项目;利用山水田园的生态资源禀赋,将绿道打造成为“国家健身步道示范工程”;三是以组织竞赛为抓手,打造绿道体育的赛事品牌。惠州市承办了2011年“惠州绿道”全国自行车公开赛。省将举办珠三角、泛珠三角自行车拉力赛。而今,依托绿道环境的休闲体育犹如一匹黑马,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比如以“运动成都,健康绿道”为主题的成都市天府绿道要求做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年年有大赛”。

4.4、拓展绿道体育服务内容,提升绿道体育活动质量和效益

除现有绿道的体育健身活动内容,我们还需进一步地探究,研究出适合广大群众的绿道体育项目,积极落实绿道体育措施,如加强广大群众对绿道体育的认识程度,广泛推广绿道体育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大对绿道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的培养,着力提高绿道体育活动的服务水平,实现质量和效益的协调统一。

着力打造肇庆绿道体育活动品牌、着力打造广东绿色体育带。重点打造珠三角自行车集结赛、泛珠三角万人绿道马拉松、广东绿道定向越野等绿道体育活动品牌,定期举办国内外绿道竞赛活动,形成相对固定的绿道体育活动与竞赛体系。以省立绿道网为依托,有效整合全省体育资源,构建集体育、教育、休闲、旅游于一体,“点、线、面”相结合的绿色体育带,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具有广东特色、国内领先的群众体育示范区域。

发展绿道体育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它不仅指明了今后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同时推动群众体育更加全面发展,满足了现今众多城市的发展诉求和人民体育需求,因此,深化绿道体育改革迫在眉睫。因而,推进体育事业转型升级,需牢牢抓住生态文明建设的时机,最终实现绿色生态的绿道体育的环境目标。

猜你喜欢
肇庆市肇庆绿道
绿道上的“风景”
先锋(2022年9期)2022-05-30 10:48:04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星科学校
中小学校长(2022年1期)2022-03-01 00:52:52
大地回春—肇庆十八年林丰俗作品特展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幸福街道中心小学
中小学校长(2021年8期)2021-09-14 07:41:36
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南丰镇中心小学
中小学校长(2021年7期)2021-08-21 06:49:54
骑行绿道“潮”玩成都
少儿美术(2021年2期)2021-04-26 14:10:22
肇庆学院封
基于指数模型的R = P(Y <X <Z)统计推断
肇庆市排舞运动的推广及其启示
依托百里汾河工程构建体育健身绿道的思考
体育科技(2016年2期)2016-02-28 17: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