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引领下体育学习有效的教学设计

2019-12-23 01:42冯莉萍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广东珠海519085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15期
关键词:课外教学内容运动

□ 冯莉萍(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广东 珠海 519085)

2018年4月27日,全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座谈会上,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认为,教育就是教、育、做。“教”要用系统的知识体系传授系统的知识;“育”是用价值体系育人;“做”是创新体系,把传统和现代、东方和西方已有的知识体系、价值体系学习和借鉴过来,形成我们的一种创新性行为。

目前,在校大学生对课外体育健身的认识和参与动机、态度是积极向上的。在这个健康成为人类关注的焦点的时代下,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意识,认知,习惯的培养成为学校对大学生健康体育教育的中心。

大学生进行身体锻炼的自主性主要通过两种路径,一是体育课程学知识,二是参加课外体育锻炼。而自主身体锻炼的培养主要来源于教师的培养和课外活动的开展。“以教师主导”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确实转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行为,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体育学习,教学设计必须创新。

1、创新体育教学的背景设计

体育学科及项目非常具有实践功能的特点,将体育课程设计定位为“知识引领下有效学习的体育教学”,分基础、提高、功能、拓展四个阶段。在课程设计中突出知识的层次性、逻辑性,目标之间的连贯性,教学内容应具有前瞻性、灵活性特征。

1.1、知识延续性的体育理论教学

大学体育依然为补课式教学,学生对体育知识不能有效地运用,在教师的引导下只注意技能的提高,学生还处在被动学习的状态。近年来伤害事故频发,体操不敢练了,长跑比赛取消了,学生体质逐年下降等等。体育课越上越内容越少,体育比赛越来越没有竞争意识。如何调动学生运动的本能,在运动中获益,体育课依然是非常好的途径。教学设计中应让学生明白世界上所有的学习都是一个道理:最好的学习是延续过往,为历史积累加分。突出大学体育课是中小学体育知识的延伸。通过课程的历史、概念、训练原则等理论知识的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对体育学、解剖学、运动力学、训练学、美学、社会学、营养学等学科的融合学习的重要性,积极对自身体能的关注,体验自我感觉,逐渐增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以求课程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1.2、实用性的体育实践教学

目前要解决大学生不断增长的身体健康问题,仅靠体育课,其锻炼效果并不好,学生平时并不注重课外体育锻炼,时间久了,体质自然而然就会下降,导致多种疾病的年轻化,尤其各种网络应用的普及,甚至有的因为懒惰不想走动吃饭都通过外卖解决,出现超重和肥胖率的增长也是必然结果。尽管国家己经采取了一些相关的措施,比如阳光体育、体质测试等,但是通过分析近些年的学生锻炼现状来看,这些措施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教师应在教学中根据学科发展,强调运动原则、体能的重要性,注重身体肌肉和生理机能的训练,达到精准而有效,全面提升体能。

1.3、自主性的锻炼意识引导

课上通过课程目标、内容、方法、考核等多个层面的知识讲解、有效运动的知识学习,将躯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引导到课下锻炼的重视。通过锻炼意识的提高,提高参与运动的自主性,体会运动带来的功能,体验用心运动的乐趣及作用,引导在多元平台获取健康的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2、课前仔细对学习者进行分析

2.1、学习者主动参与身体锻炼的心理分析

大学生形体美的意识初步形成;整体上,学生对塑形(腿型、臀型、背部)、减肥等愿望强烈。

2.2、学习者运动能力分析

(1)文献综述。

为了促进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提供新的视角,刘潇潇对当前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现状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建议学校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改变对体育运动的误解,针对他们的爱好进行教学,丰富教学内容。体育运动场所是培养学生人际关系与团队合作意识的重要法宝,在参与运动的同时培养毅力与勇气。

多个文献在课外体育锻炼现状中都指出大学生无论是身体素质方面的不达标,还是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动机的自主性缺乏,都表明了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仍然需要更多的重视。

(2)学生自主身体锻炼情况分析。

通过访谈分析,多数学生身体素质一般,偶尔运动;学习者运动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学习者对体育课程不重视。参加过体育运动比赛的更是寥寥无几,但少部分有网络健身课程、运动APP打卡。

学习者在学习前专项运动知识参差不齐,学生希望通过技术选项课的学习,掌握相关知识,能够通过专项运动的学习,达到增进健康、塑造形体、提高技术水平的目的。

2.3、知识引领下的学习内容设计

(1)设计知识性和有效性的教学内容。

体育教学设计应建立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制定有效的教学管理及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有特色、建立效果突出的评价方法和标准,保证教学的知识性和有效性。

(2)设计具有前瞻性、灵活性特征的教学内容。

体育教学应立足于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及锻炼,积极关注自身身体的感受,注意体能提高,课堂注重与同伴的学习交流,课下注重与同学、朋友、家人的沟通,身体状况、心理状态、社会适应性得到全面提高。教学中,力求知识点覆盖面广,以利于学生课上、课下能结合起来,因此创新体育课程教学设计时可设计为基于知识引领下有效运动的体育教学。在课程设计中突出知识的层次性、逻辑性,目标之间的连贯性,教学内容应具有前瞻性、灵活性特征。意在学生通过课程目标、内容、方法、考核等多个层面的精准、有效地学习过程达到课上、课下结合,达到在能主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并获有成效。

(3)设计具有深度和广度的教学内容。

重视体育学科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培养体育的兴趣,端正态度、养成习惯。教学中根据体育学科发展,注重身体肌肉和生理机能的训练,逐渐增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达到精准而有效,全面提升体能。在课程学习及课后锻炼中不断积累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加大培养学生的自主身体锻炼意识力度,达到有效提升锻炼的意识;能综合运用体育知识进行运动;能对本人身体形态、身体素质情况进行分析并制定本学期锻炼目标;能自主进行课外锻炼并对锻炼情况进行分析;能清晰的对体育学习情况进行分析;能和同伴协同完成体育活动或竞赛等。

(4)体育知识应延续过往的基础知识再积累。

体育教学是一个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培养有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是对人体进行培育和塑造的过程;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学科及项目特点,将体育教学设计定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宗旨,意在学生通过课程目标、内容、方法、考核等多个层面有效地学习过程达到课上、课下结合,达到在能主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并获有成效。

2.4、突出体育功能的教学过程设计

(1)有效学习的知识目标。

①教学管理中的知识

严格课程要求、进行有效管理,提升学习的可塑性。如,着装管理:理解运动着装在动作中影响,促进学生上课的学习态度;行为管理:物品摆放整齐,背包、鞋、器材整理促进自律,尊重他人;时间管理:快速地多种形式的考勤,强调准时与热身的重要性;促进学习,养成锻炼习惯。

②教学方法中的知识

突出大学体育课是中小学体育知识的延伸。积极引导学生对教育学、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力学、运动学等学科的融合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多学科的融合,积极促进运动带来效果。

③技能学习中的知识

初步掌握本专题学习内容的热身流程及方法,让练习者思考、对比并提出学习重点。

④引导自主身体锻炼的知识

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锻炼,教方法,让学生体会在个人运动、健身过程中,不仅仅有健身的功能,还有娱乐、健心、促进社会交往等功能,在锻炼中体会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全面提升。

(2)有效学习运动技能。

①通过热身唤醒机体、启动肌肉、增强体能;

②增强肌肉核心力量的前提下,提高各方面的身体素质;

③掌握不同运动训练内容后的放松方法,通过功能讲解,让学生记忆,并运用到自主身体锻炼及运动技能提升训练中。

(3)立德树人的体育教学。

①仪式感;

②体育知识的多元性;

③有效学习是为了有效运动;

④关注全体学生;

⑤多种方式的讲解、讲评;

⑥共同提高的同伴指导;

⑦引导反思的团队合作性训练。

3、创新教学评价设计

(1)观察。

观察学生在跟练过程、语言引导、接触性改进动作后的不同练习情况。尽可能关注到所有学生。(前提:不能随身携带手机、应穿紧身健身衣裤,有利于学生专注学习、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等)

(2)方法。

通过图片、视频、示范、讲解、纠错改进等方法多角度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动作,并专注自身感受。让学生从科学(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力学、运动学)与艺术(美学、内在感觉、心理成分、能量和生命力的流动)两方面获得转变的证明。

(3)进阶。

打好基础。有进阶动作,有利于学习时更加的专注,形成有效教学、有效学习。

(4)指导。

同伴的指导,教师的观察、指导,有效促进动作的精准,整体提升动作有效性。

(5)展示。

设计阶段性分享环节,可以是个人、团队,展开多个目的性的培养环节,讲评非常重要。

4、结论

(1)课堂常规师生应共同遵守。

利用多学科的融合,针对动作难易、作用不同,根据学生运动水平不同,采取多种指导方式,同伴或小组练习前针对运动安全提示保护和帮助的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不同,教师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要对课下练习提出指导性建议。

(2)以知识引领下的备课。

动作随着学生的基础、环境、心情、身体状况等等出现不同问题,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并灵活运用,充分备课是非常必要的。体育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保证良好的运动技能及有深度的专业知识是必须的。根据项目特点,应多设计小组合功能训练,以保证更好的课程效果。

(3)融会贯通学知识。

作为人生最后的体育课堂,如何将所学的知识于将要学习的进行积累加分是非常重要的。课程中的知识点非常多,要抓住重点、分解难点,融会贯通,提升学生的兴趣。

(4)形成功能教学。

基于知识引领下的体育学习有效教学的最大优点在于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实现健康的自我决定。从而大幅度提高了课程的效果。推广的示范价值在于能充分挖掘体育课的功能,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关注身体、关注健康,主动掌握体育知识,主动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并利用所学知识积极地、科学地参与健身活动。

(5)班群管理及知识传播。

过程中对微信群的文章推送、指导,课后的答疑,促进锻炼报告呈现多元的锻炼形式,学生对自身关注度明显提升,促进了健身效果。

猜你喜欢
课外教学内容运动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小满课外班
不正经运动范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