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技术①

2019-12-22 23:07:12尹冬梅
热带农业工程 2019年2期
关键词:吸浆虫皖北纹枯病

尹冬梅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夏桥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安徽阜阳 236200)

安徽地跨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皖北地区是我国小麦主产区之一,小麦产量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粮食安全。为了提升小麦产量,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近年来,安徽省大力推广小麦种植新技术、新品种,实行良种良法相配套,力求在粮食安全得到保障的同时,提高农民的种粮收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1 小麦种植技术

1.1 小麦选种

在小麦种植过程中,选种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也是实现小麦增产增收的前提条件。所谓选种,主要是结合种植区域的气候特点和自然情况,选择合适的小麦品种[1]。小麦选种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地力,购买种子时还要明确种子的相关信息,选择正规途径购买。

1.2 小麦耕作

在小麦实际种植过程中,采用优化后的耕作技术,既可以增加小麦产量,同时也能防止土壤肥力的流失。一般可以采用轮作的种植方式。如果在同一片土地中反复种植一种农作物,就很容易导致水分和土壤养分的流失,直接影响到该种农作物的产量[2]。在轮作种植过程中,应结合小麦的成长期,对轮作时间进行合理安排,防止因连年种植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对于皖北地区,还可注重深耕深松技术的推广,耕作过程中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机械设备来扩大翻耕深度。一般来说,冬小麦翻耕的最佳深度为23~25 cm,如果该片土地上连续种植小麦的时间超过3a,则翻耕深度还需要加深10cm左右。

1.3 小麦播种

小麦的生长离不开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在播种时间的选择上,也要充分考虑到气候因素,一旦气候不达标,将会直接影响到小麦的产量。皖北地区冬小麦一般都在秋季播种,适宜播种的温度要在10℃以上。充足的水分是种子发芽、出苗的必要条件,小麦种子必须吸收相当于本身重量45%左右的水分才能发芽,因此在播种前一定要把握好土壤的情况,要符合一定的湿度要求,既不能过于干燥,也不能太过湿润。随着现代化机械设备的发展,皖北平原地带主要依靠机械来播种,机械化播种大大提高了人工播种的效率,播种时深浅一致,有利于麦苗的齐、壮、全。然而,在播种时也要注意机械的精细化程度,要合理设置种植株距、行距和深度,一般垄深和垄距分别为80 cm和70 cm,种植数量保持在10粒最为合理。播种时还要注意播种的均匀性,防止出现漏播等现象。

1.4 小麦施肥

小麦的高产不仅要靠科学的种植,也离不开后期精细化的管理。化肥是小麦增产的重要因素,小麦要想得到更好的生长,就必须合理施肥。皖北地区冬小麦所施的肥料以磷肥、钾肥为主,个别时候也会使用氮肥。化肥的作用是为了给小麦成长输送充足的养分。在施肥时间的选择上,一般在小麦刚播种时,就需要施加充足的底肥,从而保证在出苗期小麦能获得足够的养分。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也需要定期进行施肥,并且还要结合生长实际情况和气候条件,来适当地调整化肥的类型和用量。值得关注的是,施肥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施用肥料过多,会导致小麦养分过剩,不利于小麦生长;施用肥料过少,则小麦吸收养分不足,会限制小麦生长。因此,在施肥时,要科学施肥、合理,并保证肥料的持久性和均匀性。

1.5 小麦灌溉

相比皖南地区,皖北地区降水量偏少,尤其在冬春季节,气候偏干旱。因此,科学合理的人工灌溉在小麦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在灌溉时间的选择上,也要考虑到当地的气候条件因素,如在雨季时期,人工灌溉就可以适当减少。一般来说,在小麦越冬前要灌溉越冬水,抽穗时要适当灌溉来保证产量,小麦后期生长过程中也要灌溉返青水。在灌溉技术的选择上,大田喷灌是最适合小麦生长的一种灌溉方式,其利用管道将有压喷头分散成细小水滴,然后均匀地喷洒到田间,对作物进行灌溉。目前,皖北地区大田喷灌已经被普遍实施。

2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2.1 播种期的病虫害防治

播种期最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是地下害虫、吸浆虫以及纹枯病。在这一阶段,主要通过种子包衣、药剂拌种或者对土壤进行处理等方式来进行病虫害防治[3]。在种植以前,需要使用药剂对小麦种子进行搅拌。搅拌过程中,可以使用51%的辛硫磷药物,防止白粉病和纹枯病,同时要注意水分不能过大,以免影响下种和每块地的种子用量;对于吸浆虫的频繁发生的地段,可以将防治药剂撒到土壤中,再通过翻地的方式来防治病虫害;此外,种子包衣也是一种有效防治病虫害的方法,能够有效减轻病虫害的发生。种衣剂的选择要结合病虫害的类型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病虫害,可以选择不同的种衣剂,有些种衣剂也可以防治多种病虫害。

2.2 返青期的病虫害防治

小麦在返青期最易面临的问题是纹枯病病、干吸浆虫以及麦蜘蛛,这一阶段是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的一个关键环节。纹枯病的预防应当合理灌水,防止小麦的生长过旺,避免植株之间长期湿度过大,并及时清理田间杂草。对皖北地区来说,可在3月份的前半月进行针对枯纹病的药剂喷洒,喷洒15 d过后,可再进行二次喷洒,以加强巩固,喷洒完毕后可进行浅锄,将药剂翻入到土壤当中。对于干吸浆虫,可以通过土壤处理的方式来进行防治。麦蜘蛛比较喜欢温暖干燥的麦田,其对大气湿度较为敏感,主要通过风力进行病害传播。一方面,可以通过及时浇水施肥,来减轻小麦的受害程度;另一方面,可以选用15%扫螨净乳油或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20%螨克乳油进行喷洒防治。

2.3 抽穗期灌浆期病虫害防治

这一时期小麦面临的病虫害主要是麦蜘蛛,同时也要重点关注白粉病、锈病和赤霉病。对于麦蜘蛛的防治,此阶段的防治措施与返青期的防治措施差距不大,仍是通过药剂喷洒的方式进行防治。对于白粉病、锈病暴发性强,流行速度快,发病严重的病株矮而弱,不抽穗或者抽穗短小,不及时防治可造成小麦枯死。对于此类病害的防治,首先在选种时要挑选抗病性强的品种,其次要做好田间的管理措施,如水肥管理要跟上,出现干旱时要即时灌溉等。最后,对于此类病害,关键要通过药剂喷洒的方式即时控制,防治危害面积的大规模扩大。对于病害程度较为严重的麦田,可以多次喷施药剂进行防治。

3 小结

随着小麦种植面积的扩大,小麦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严格选种、施肥、灌溉,并采用药剂拌种、喷雾等方法防治病虫害,有利于保障小麦的健康生长,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粮食安全。

猜你喜欢
吸浆虫皖北纹枯病
青海省小麦吸浆虫的分布、发生条件及防控策略
摄影·美好安徽
江淮法治(2022年17期)2022-11-16 12:27:52
皖北“民间艺术之乡”生态化发展机制
侯马:召开小麦吸浆虫防治现场会
今日农业(2021年8期)2021-07-28 05:55:52
皖北小麦病虫害防治
新农业(2020年18期)2021-01-07 02:17:06
麦田吸浆虫无害化控制技术探讨
四川水稻品种对纹枯病抗性的评价
皖北区域社会保障服务水平实证分析
小麦纹枯病大田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现代农业(2016年5期)2016-02-28 18:42:36
水稻纹枯病防治药剂的筛选及田间防效
乡村科技(2016年30期)2016-02-19 06: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