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广辉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河南漯河 462300)
自2011年开始,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为全面推广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积极整合绿色和有机蔬菜产业结构,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重要发展规划。并且在菜篮子工程等相关部门的协助下,积极研发符合当地生产的配套技术,将有机肥施用、频振式诱虫灯和防虫网棚应用等作为新型推广技术,结合郾城区当地实际情况筛选了一部分符合生态环境标准以及蔬菜生产要求的区域,全面落实有机蔬菜种植工作。
为保证有机蔬菜种植工作顺利开展,应落实完整的种植管理规范,并且依据种植规划提升有机蔬菜种植工作的整体水平,发挥管理工作的优势,确保能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和种植监督管理体系。
一般而言,国家对有机食品种植区域有着较为严格的规定,无论是水源条件、空气条件还是环境条件,都要结合国家标准进行选取,保证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相应管理工作能有序开展,并且维持基地土块的完整性,确保有机蔬菜种植区域内没有其他蔬菜种植地块。最重要的是将有机蔬菜和无机蔬菜分别处理,从而维持具体工作的实效性。另外,要设置对应的转换地块,尤其是在种植的第三年要尽量结合有机蔬菜的生长标准完成科学化管理和生产,确保相关检测部门完成检测工作后方可投入市场。除此之外,在基地选择的过程中,要尽量结合实际情况和环境要点,避免有机蔬菜生长基地受到外界的影响,多数缓冲区域的实际屏障结构宜超出12 m,以确保管理工作和蔬菜质量监管机制的完整性。
对于有机蔬菜种植工作而言,结合自然资源的基础特征和有机蔬菜的生长环境选择适宜的土壤以及种植区域较为关键。此外,农户应尽量选择抗虫害能力较强的有机蔬菜品种,按照种植要点和种植规划完成相应工作,并对蔬菜的遗传性进行监测,避免遗传因素对蔬菜产量产生影响。首先,要在种植工作开始前对田园进行集中清理,确保为有机蔬菜生长提供较为适宜的生长环境,针对豆类有机蔬菜要利用3种农作物轮作的方式,而对于一年内只能产一茬的蔬菜则要借助多种作物轮作的处理机制,在确保有机蔬菜高产的基础上,提升基地清理工作的合理性,并且及时对病残体进行处理和控制。其次,农户要尽量采取有效的配套技术完成有机蔬菜的种植,实现蔬菜壮苗,利用嫁接换根和栽培等方式提升种植水平。最后,结合种植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植株间距的调整,落实合理性密植的种植规划,保证有机蔬菜能在较好的环境中生长。
目前,主要采取强力培肥的方式,充分发挥绿肥的固氮作用,确保氮元素补给及时有效。首先,在培肥操作过程中,要将氮肥的实际用量控制在0.02%~0.04%,一般而言,氮肥的含量宜在42~60 kg/hm2,且要将有机肥料作为主体,常见的有机肥包括生物肥、钾矿肥、磷矿肥等。在实际用量方面,有机肥施用量宜维持在2 250~2 950 kg/hm2,以提升实际应用效果[1]。其次,中耕除草操作,要对实际操作进行监管,只有及时除草,才能确保有机蔬菜更好地吸收养分,从而提升其产量。值得一提的是,同一个品种的蔬菜不能在同一地块上连续种植2次,并且在有机蔬菜收获后要及时对土地进行综合处理,有效优化土壤的基本质量,以减少种植区域病虫害的出现。
对于有机蔬菜种植,病虫害防治工作非常关键,要结合环保要求和实际种植情况选取抗病性能较好的药剂,实行系统化高温消毒处理工序,利用成套设施严格按照肥水管理要求进行病虫害处理和防治。另外,要结合种植区域实际情况保护害虫的天敌,有效借助非化学方式完成病虫害处理,将农业措施和物理措施进行融合,一般是利用赤眼蜂、捕食螨以及瓢虫等进行虫害的防治,而借助硅藻土杀虫也能有效减少害虫对有机蔬菜种植造成的影响,提升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时效性。
为提升有机蔬菜的产量和质量,应积极推广生态农业技术,这样不仅有利于发展有机蔬菜种植业,有效推动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实现区域经济的增长,也能有效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确保全面平衡生态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从而制定更加完整的农业可持续性发展规划,在全面落实现代化科技手段的同时,完善调整机制,以保证农产品质量得以全面提升,进一步满足不断增长的农产品消费需求,也为生态系统监督管理工作的落实提供保障。
在推广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全面夯实创新基础,建构有效的管理规划,并且整合管控模式,尤其是在农村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较为匮乏的背景下,积极整合农业技术推广规划和机制,为农村经济和发展创新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2]。
一方面,要加大生态农业技术攻关层面的资金投入力度,请求政府在资金方面多给予支持,确保创新研发的基本效果,以提升技术创新研发工作的推广水平。资金的支持是提升整体推广管理实效性的关键因素,要依据具体技术要点建立资金供应模式,确保能顺利落实创新研发项目,且能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加快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专项基金的筹集进程,为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保障。
另一方面,要完善农村生态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将农产学研究项目和农村农业科技成果作为关键,避免脱节问题对研究工作造成的影响,且能将农业技术推广作为根本,全面落实完整的监督管理机制。
在实际应用模式中,应严格按照人力资源监督管理要求,提升推广人才水平,在兼顾技术监管效率的同时,做好现有推广队伍成员专业培训的工作,增加相关人员对生态农业技术的了解,提升推广生态农业技术的综合实力。
首先,要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确保技术人员把握具体操作要点以及农业推广机制管理要素,且能有效整合管理模式,在实践推广中提高认知水平。对相关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及专业素养培训,引导其了解生态农业技术的最新成果和前沿技术,不断激发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创造良好的人才管理环境,为地区生态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提供保障。
其次,要完善人才的外部引进机制,有效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合理引进外部人才,积极推广校企合作和专项培养体系,确保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全面开展,提升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应用效果,确保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最后,要针对技术人员开展阶段性考评,将其工作状况和绩效联系在一起,提高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营造良性的竞争环境,为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为了进一步推动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进程,应积极落实相关的管理工作,有效结合农村建设的发展契机,将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应用规划和郾城区统筹发展计划进行融合,加大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力度,以确保生态农业的效益。首先,要借助示范点的示范作用来推动农业环保建设工作,促使农户了解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价值和实际效益,为推动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条件。此外,助力地方农业部门、企业以及农业科研单位之间建立完善的合作机制,为相关部门发挥其作用和资源优势创造良好的平台,在充分结合当地特色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环保新技术的应用。
为助力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工作的顺利开展,不仅要依托政府财政拨款,也要合理引入社会资金,建构多元化投资主体。政府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适度的政策倾斜,鼓励地方民间团体为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工作的开展注入资金,利用多元化渠道提升工作的时效性,从而为农业生态技术推广资金的筹备提供保障[3]。
在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有机蔬菜种植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充分践行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要求,完善具体种植管理模式,减少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提升种植监督管理效果,优化蔬菜种植工作规划,为地区生态农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实现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