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嘉琪
长期以来,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企业的长效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但人力资源薪酬管理还不完善,面临严峻挑战,其角色和作用也愈发重要。这就要求企业强化人力资源薪酬管理,适应时代发展潮流,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共赢,从而推动企业效益创造、稳定发展。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源泉,大众对这一常识早有共识。综合对各类型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调研,我们发现,基于各方面的考量,薪酬是企业人才引进、人才培养、留住人才长效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科学的薪酬管理有助于提高员工积极性,激发员工工作效能,留住核心人才,创造出新成果,同时也有利于吸引新的人才,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
在企业经营发展进程中,成本上升源自于多种因素,成本的上升使企业面临巨大压力,甚至可能达到不可挽回的地步。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薪酬管理,能够使企业制定的人才需求及安排策略更优化,规避人员安排不善,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和价值流失,为企业开源节流。所以,企业不能忽视科学的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对营运成本降低的影响。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经济结构仍以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为主,人力资源是影响经济转型的关键因素和重要基础。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将会进入高峰期。科学的人力资源薪酬管理,能够提升企业员工的满意度,强化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企业效益的提升。
当前,大多企业都会对薪酬的设计制定一系列相关制度,或请专业机构人士为企业“量身打造”,但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新员工入职薪酬制定方面,大多企业会要求员工提交银行工资流水,但由于不同企业薪酬发放方式存在差异,工资流水虽有参考性,但不能作为核心参考。例如,若员工的老东家在薪酬管理方面比较注重激励机制的作用,在薪酬结构上,薪酬收入向业绩倾斜,基础薪酬相对占比不大,绩效薪酬占比较高。这种现象的存在,导致新企业在对员工进行工资确定时,不能真正反映员工的真实薪酬水平,无法查询到员工的实际全部薪酬收入。此外,现有企业的薪酬管理大多不能与员工的能力、经验相匹配,制定的薪酬不能真实反映员工真正的价值创造能力。
1.人力资源薪酬管理体制落后。一方面,薪酬管理体制落后,管理比较刻板。这导致薪酬管理和企业管理、企业战略衔接度较差,薪酬管理常处于被动,无法有效服务于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薪酬管理体制不完整,对绩效管理的认识不够,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较弱,工作缺乏热情,工作效率低下。
2.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理念落后。部分企业薪酬管理理念还比较传统,大多按照岗位职级确定薪酬,缺乏时代创新意识,脱离当下社会背景,这种落后的理念无法满足新时代对新人才的要求。此外,虽然部分企业对薪酬管理逐渐重视起来,制定了相对完善的制度体系,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仍然流于形式,注重表面。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制约着员工的成长,造成人才的流失,而且拉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后腿。
目前,我国多数企业对动态薪酬管理应用不足,薪酬管理的激励作用发挥不到位,薪酬大多与岗位、职级挂钩,员工的努力、工作态度、内在潜力对薪酬影响微乎其微。另外,薪酬一经确定,大多长时间不会有变动,当员工的努力在一定期限内不能得到薪酬的回报,员工可能会认为自身的价值、自身的努力得不到反馈和回报,自然会导致员工消极怠工,以及降低工作要求、混日子等问题出现。此外,现有薪酬较大比重都是固定的,浮动部分占比较小,薪酬缺乏弹性和可能性。虽然大多企业都会有奖金、福利等激励方式,但是奖金发放大多在年终,且透明度不足,期限固定,不能起到有效激励。这些症结的存在制约员工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制约企业的长效发展。
1.公平性原则。一是内部公平。主要体现在同一部门、同一岗位、同一职能员工,在薪酬制定及提升方面应该同等对待。二是外部公平。主要体现在对标同一行业、同一区域,在薪酬制定及提升机制方面应该保证不出现明显的差别。三是个人公平。主要体现在企业制定的薪酬,要保证薪酬制定对于同行业员工公司变动后的满意度。
2.竞争性原则。在进行人力资源薪酬管理优化时,薪酬制定要对标行业、区域标准,提升人才吸引力度,才能留住优秀人才。同时,要完善薪资提升水平,对标同区域、同行业水平,充分完善晋升机制。
3.激励性原则。该原则指导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应用,关注员工能力的激发、员工需要的满足、员工工作积极性的调动。因此,企业应着力于薪酬管理中激励机制的高效设计,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
4.合理性原则。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优化,主要目的还是服务于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对薪酬管理进行优化时,一方面不能损害企业的利益,要在保证企业利益的同时提升员工满意度。另一方面,薪酬管理的优化,要在保障员工所在区域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展开。
1.创新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理念。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实际,对现有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理念做出调整,积极推进企业的转型和升级。尤其是企业高层管理者,应该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了解各行业各类人才的新背景,树立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科学理念,指导薪酬管理系列工作,真正发挥薪酬管理巨大的价值创造功能。同时,要在薪酬管理日常工作中,不断从问题中学习并积累经验,强化薪酬管理的适用性。此外,在实践中要不断发展创新,改进完善薪酬管理的各方面工作,关注员工需求,激发员工积极性,学会共享交流,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
2.完善人力资源薪酬管理激励机制。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对员工要求的提高,员工对企业的需求也相应提高。为了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企业薪酬管理中应融合激励机制。一是实行绩效薪酬管理。用绩效理念指导薪酬管理工作,薪资水平与绩效挂钩,并设计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二是开展动态激励。对于高质量、高效率员工,给予一定奖励;对于低质低效员工,给予一定惩罚,使得综合薪酬能够与员工能力、态度等匹配,增强员工对自身及企业的认可。三是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随着需求层次的上升,激励不能仅局限于物质方面,要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关怀。将物质和精神结合,保障企业各领域工作的顺利推进,助力企业长远发展。
3.多元化薪酬晋升的通道。绝大多数企业的薪酬是与职级挂钩的,且由于职级的固化,一旦形成很难打破,这就导致薪酬不能匹配贡献,给员工带来怀才不遇的感受。在薪酬管理的过程中,要打破官本位的阻碍,不能仅仅局限于职级评比、绩效考核。例如,对于优秀的员工,为其提供学习深造、同业交流的机会。另外,对于业务性行业,由于业绩压力等方面的原因,企业领导更偏重于看到前台业务人员的成绩,而对于后台部门的工作重视不足。后台作为企业长效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总是被遗忘于角落,会阻碍员工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对于薪酬晋升通道的拓宽,要基于岗位、职能、部门等因素的综合考虑,用人之长,避人之短,使薪酬晋升通道多元化、科学化。
4.强化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制度保障。人力资源薪酬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招聘、定岗、定薪、晋升等方方面面。企业要结合发展实际,强化薪酬管理的制度保障,这是优化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重要内容。一是建立完善岗位聘任制度。二是科学设计干部选拔制度、专业化岗位聘任制度。三是健全绩效考核制度。建立符合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要求的绩效管理体系,转变绩效管理理念,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由时点绩效到过程绩效。四是建立人性化的福利制度。企业要加大对员工的人文关怀,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为员工提供学习深造、假期等福利,强化员工企业归属感,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